家畜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家畜养殖

马蜂大棚养殖(31岁苗族返乡大学生养殖马蜂,掌握三大关键技术年入百万不是梦)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08|点击次数:

31岁苗族返乡大学生养殖马蜂,掌握三大关键技术年入百万不是梦

胡蜂又叫马蜂,是一种性情十分凶猛的昆虫,令人生畏。但今年31岁家住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八开镇亚类村返乡创业苗族大学生韦国良,却对胡锋进行人工饲养,带领乡亲脱贫致富。

31岁苗族返乡大学生养殖马蜂,掌握三大关键技术年入百万不是梦

2008年,韦国良大学毕业后,到浙江、天津等地打工,了解到人工养殖前景十分广阔后,2011年3月,他返乡开始创业,研究胡蜂,从事胡蜂养殖。

31岁苗族返乡大学生养殖马蜂,掌握三大关键技术年入百万不是梦

经过7年多的不断摸索、研究,韦国良了解了胡蜂的生活习性,掌握了胡蜂人工养殖的交配、越冬、筑巢三大关键技术。同时,还积极探索蜂王温室大棚反季培育,突破了并王、嫁王、多王同室筑巢、高密度养殖等胡蜂人工养殖技术难点。

31岁苗族返乡大学生养殖马蜂,掌握三大关键技术年入百万不是梦

所养的胡蜂越冬、筑巢、放养率均稳定在95%以上。因而,韦国良的胡蜂人工养殖规模逐年扩大,他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胡蜂王”。

31岁苗族返乡大学生养殖马蜂,掌握三大关键技术年入百万不是梦

2016年12月,韦国良牵头成立了榕江县国良胡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30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直接带动村内外65户养殖胡蜂。2018年,合作社养殖胡蜂1600多巢,实现收入160余万元。

31岁苗族返乡大学生养殖马蜂,掌握三大关键技术年入百万不是梦

今年,韦国良预计人工养殖胡蜂4200巢到4600巢,预计年产值超300万元,将带动周边300户农户实现增收致富。

31岁苗族返乡大学生养殖马蜂,掌握三大关键技术年入百万不是梦

胡蜂人工养殖的筑巢、交配、越冬三大关键技术筑巢:筑巢呈开放的圆筒形状,侧壁设有螺纹排料槽,开放端部设有多个切削合金头钻孔机轴设有螺纹,尾部设有与所述螺纹相配合的螺纹孔。

31岁苗族返乡大学生养殖马蜂,掌握三大关键技术年入百万不是梦

这样解决了传统的在地下土洞中养殖土蜂、在地上树枝和人工支架上养殖胡蜂带来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不利于胡蜂资源的综合利用的问题。在胡蜂展阶段,技术员不用穿防蜂服,就可观看研究蜂巢发展情况、蜂王产卵情况、胡蜂捕食回来喂养幼虫和蜂王情况。

31岁苗族返乡大学生养殖马蜂,掌握三大关键技术年入百万不是梦

交配:由于网状通道的网孔直径较小,只能允许雄蜂和胡蜂直接飞到野外环境中,而雌蜂个体大不能爬出,在胡蜂类昆虫向上爬行的本能行为驱使下,雌蜂沿着网状通道上行进入交配棚,由此实现自动、批量收集发育成熟进入期的雌蜂(准蜂王)的目的;飞出养殖棚的雄蜂和野外环境中的其它雄蜂因为受到交配棚中雌蜂发出的性激素的诱导而大批返回网状通道随雌蜂一同进入交配棚。

31岁苗族返乡大学生养殖马蜂,掌握三大关键技术年入百万不是梦

还有一部分会从交配棚的倒吸装置进入交配棚,由此实现自动、批量收集发育成熟进入期的雄蜂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准确、高效、自动、批量收集发育成熟进入期的雌雄蜂,有效提高胡蜂雌雄蜂交配质量,获得优质蜂王的目的。

31岁苗族返乡大学生养殖马蜂,掌握三大关键技术年入百万不是梦

越冬:用干净无毒塑胶薄膜把整个箱体包裹严实,密不透风,再静置于室内,让蜂安全越冬,直至来年开春自然苏醒,才开箱取蜂分巢建群。由于利用完整的旧巢壳作箱内层,不仅胡蜂习惯接受而且保温效果好;

31岁苗族返乡大学生养殖马蜂,掌握三大关键技术年入百万不是梦

通过侧壁铁纱网方便观察箱内蜂的状态;箱内投放饮料饵料供其采食,且有一定活动空间,为胡蜂蓄锐准备冬眠打下坚实基础;制作箱体节料省工、轻巧,利用它让准蜂王安全越冬的成活率高达95%以上,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养蜂器具。

标签: 家畜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