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家畜养殖

河南新野皮南牛养殖场(田园新野入画来——新野县绘就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新画卷)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08|点击次数:
田园新野入画来——新野县绘就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新画卷

三里河畔绿色家园 张付保摄

田园新野入画来——新野县绘就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新画卷

旭润光电公司自动化生产车间

田园新野入画来——新野县绘就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新画卷

新纺公司生产车间

田园新野入画来——新野县绘就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新画卷

□刁良梓王冬安乔彬

一个个产业发展势头正猛,一个个乡村风景秀美,一条条道路宽阔平坦,一张张面孔笑容可掬……冬日时节的新野乡村,一派幸福和谐、蒸蒸日上的发展新图景,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脱贫攻坚给农村带来的可喜变化。

新野县委书记燕峰表示,近年来,新野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统筹推进“五个振兴”,有力促进了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让田园新野的步伐更加稳健。

新野县先后获得中国棉纺织名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等荣誉。

精准扶贫

打牢乡村振兴根基

新野县坚持用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两不愁三保障”,重抓“两业”和兜底两大关键,走出了一条平原农业县精准脱贫之路。

在产业扶贫上,新野县依托肉牛、蔬菜、花生、林果等特色产业,推行农业产业扶贫“四个三”、科尔沁肉牛寄养托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等扶贫模式,建立村支部、新农主体、贫困户紧密联结的利益机制,推动整村、整乡集中连片发展现代农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仅产业扶贫一项,每个贫困户每年就能增收4000元以上。

在就业扶贫上,新野县依托纺织服装、智能制造、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通过“千企帮千村”结对帮扶,因地制宜,把扶贫车间建到村边路边、田间地头,把产业链延伸下沉到村一级,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新野县还精准开发设置保洁员、护路员、护河员、护林员等公益岗位6000多个,年工资都在3000元以上,实现了贫困群众的稳定增收。

在兜底保障上,新野县针对新野贫困人群中因病因残和孤寡群众占比大、脱贫难的现状,大力实施“四集中”兜底保障工作,投入8000多万元,高质量建设了34个乡镇敬老院、26个村级幸福大院、14个医养结合集中康复点、26个社会福利机构集中托养点,吸纳入住特殊贫困群众3034人,入住率100%,做到应兜尽兜。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对兜底保障机构日常运营费用进行奖补,确保“四集中”模式持续健康运行,守好脱贫攻坚最后一道防线。

做强产业

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作为平原县的新野,产业发展起步早、基础较好、产业明晰,培育壮大了肉牛、蔬菜、花生三大特色产业,形成了具有新野特色的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模式。

新野肉牛产业化集群示范区是全省首批三个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试点之一,是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入围全国首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新野县以科尔沁牛业南阳公司为龙头,以肉牛产业化集群为支撑,形成了“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一是全链条全循环。建设了南阳市种公牛站、3000头皮南牛扩繁场、万头肉牛育肥场、3000头肉牛电子交易市场、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厂、6000吨牛肉熟制品加工厂等产业链项目,形成了良种繁育、母牛养殖、饲草饲料生产、肉牛育肥、屠宰加工、物流运输、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经营格局。二是高质量高效益。新野是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拥有科尔沁牛业皮南牛肉制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两茬甜玉米+蔬菜”一年三熟种植模式,每亩地净效益5000元以上。全县肉牛常年存栏量10万头以上,肉牛产业年产值46亿元,带动3万多名群众从事相关产业。

新野县以建设全国优质蔬菜强县为目标,坚持用产业集群理念谋划蔬菜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安全、优质高效的发展路子,先后荣获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等称号,拥有绿健农业公司大葱集约化育苗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了六大蔬菜生产基地,全县蔬菜复种面积常年保持在35万亩左右,全县常年活跃着1000多名蔬菜经纪人,有90多家蔬菜专业合作社、100多座温室大棚和一个供港蔬菜基地,与河南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引进新品种,推行工厂化育苗、规模化种植,年产量170多万吨,产值20亿元以上,亩均产值7000元以上,菜农人均纯收入达6000多元。目前,全县共有25个无公害蔬菜产品,面积20.6万亩;12个绿色有机产品,面积3.1万亩;“新野甘蓝”“大白菜”2个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国家认证,“宛绿”牌蔬菜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

新野县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花生种植作为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花生常年种植面积60万亩左右,产量达24万吨,亩产净收入在1700元左右。以王庄镇为核心,形成了豫西南地区最大的花生交易集散地,年交易量达200多万吨、30多亿元,带动4万多名群众从事花生购销、加工等相关产业;以富民花生食品公司、世卓世嘉食品公司为龙头,形成了种植、剥壳、收购、仓储、物流、销售、加工的全产业链格局,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提高花生废弃物综合利用为抓手,通过花生秸秆和花生壳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基料化、燃料化“五化”开发利用,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

新野县还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津湾桃果、上庄黄梨、龙潭黄酒、施庵中药材等一大批特色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成为带动一方群众增收致富的乡村产业。

城乡贯通

推进城乡一体发展

新野县以全域化的视角来谋划城乡贯通,坚持以县城为龙头、以重点镇为节点、以中心村为支撑,持续推动城乡规划、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一体化,着力构建“1城2区5中心8镇60中心村”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城乡环卫一体化。投入5600万元,实行市场化运作,每个乡镇建1个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每个村配备1辆容量2—3吨的垃圾收集车,为每3户群众配备1个垃圾桶,设立配备保洁员2200余人,构建了“户投放、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机制,“一把扫帚扫城乡”,有效解决了平原县人口密度大、垃圾产量大、处理难度大的问题,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城乡公交一体化。新野县大力实施“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积极打造城乡20分钟交通圈,先后投资20080万元实施农村道路“通村入组”工程,投资9650万元购置新能源电动公交车170辆,投资200万元建设港湾站,投资150万元建设城乡公交运营管理信息平台,群众通过APP可实时查看公交线路运行情况,构建了“覆盖全域、城乡一体、绿色环保”的公交体系,解决了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城乡教育一体化。着眼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新野县先后投入7个多亿,新建、改建、扩建中小学校273所,重点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推行集团化办学,强校带弱校,缩小城乡差距,全县共增加学位18500个,补进教师1800多人,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城乡医疗一体化。新野县大力推行“互联网+医疗”,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乡卫生院、村卫生室依托互联网信息平台与县级医院建立远程医疗合作机制,让农村群众不出村、不出乡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有效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通过实施“四个一体化”,新野县实现了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促进了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文明大提升。

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宜居乡村

新野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两山论”,最大限度保护自然生态底色,打造“田园新野”品牌,走好“绿富美”发展之路。

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推进“厕所革命”,去年以来,共完成改厕60667户。坚持因地制宜,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220个村,整治坑塘974处。谋划了总投资11亿元的乡村振兴PPP项目,涵盖农村道路、供水、污水处理、改厕、村容村貌、公共文化设施等内容,已纳入国家PPP项目库,项目建成后新野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将整体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

着力打造“平原水乡”。新野自北向南有唐、白、湍、刁等8条过境河流,南阳市80%左右的出境水过境新野,是南阳盆地的出水口,是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丰富。新野县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实施全域水系连通工程,利用自然河道、现有灌区、部分开挖和在重要节点建坝蓄水,实现河与河之间、河与灌区之间、河与城区内河之间的贯通连接,着力打造河清岸绿、宜居宜业的“平原水乡”。累计投资1.9亿元,在城区白河滩湿地公园上下游建成了2座橡胶坝,形成水清、岸绿、景美的“十里平湖”生态景观带,打造了集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城市新名片;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桐树店液压坝,完成白河与三里河、三里河与农场沟水系连通工程,正在谋划实施湍河与运粮河连通工程,构建贯通城乡、覆盖全域、互连互通的水系网络;投资3.35亿元,对群众期盼多年的军民渠、农场沟、老寨河等三条城区内河进行综合治理,并通过水系连通工程把白河源头活水引入城区内河,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今天的幸福渠。

大力建设森林新野。新野县以总投资3.2亿元的国储林项目为依托,实施全域国土绿化行动,重点抓好河道绿化、通道绿化、围城围镇围村绿化,开展“四边四化”活动,打造常年见绿、月月有花、四季出彩的田园风光。

党建引领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新野县着力坚持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以基层党建创新引领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着力强基固本。紧紧围绕各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党性修养、素质能力的提升,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周二学习大讲堂”活动,开展村支部书记“大比武”、乡镇街道经济“大观摩”、县直单位一把手“大述职”等“亮晒评”活动,使干部既会谋划事、又会操作事。大抓基层基础,持续实施“3000万元扶持计划”,建成全省首家县级党建展览馆、全市首家智慧党建信息平台等党建阵地;实施“头雁工程”,坚持对村支书按照四个层级实施分类管理,“功勋”支书月基本工资是一般支书的2倍,同时把村支部书记绩效工资与基层党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情况挂钩,有效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构建全面依法治县新格局。新野县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建成了全国首个县级法治文化展馆、全省首个非公有制经济法治教育基地,在县乡村三级建设了一批法治文化公园、法治广场、法治长廊、法治橱窗,加强与西南政法大学合作,组建了全省旗帜性、标杆性县级法学会,新野荣获“全国法治创建先进县”称号。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针对长期以来农村矛盾调解主体单一化、调解方式机械化的问题,新野县推行农村矛盾化解“三理”室,实现了让群众有地方说理、有“明白人”评理、有基层组织处理,构建了农村矛盾化解“法治+德治+自治”的新格局,走出了农村社会治理新路子。

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新野县深化惠民殡葬改革,全县常年火化率保持100%,被确定为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单位。高标准建设了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村建设了实践站(所),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文明实践体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顺着“田园新野”的发展脉络,产业兴旺、城乡统筹、生态宜居的画卷在古城大地铺开。新野,背靠历史的厚度,面向未来的广度,向世人绽放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芳华。

标签: 家畜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