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家畜养殖

桂东养殖(桂东出海记丨策“马”养鲜,跋涉泥滩海上“骑马”,探访蚬子养殖户的忙碌一天)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08|点击次数: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孙桂东

在胶州湾河套区域,有一批养殖户以养殖“蚬子”为生。泥滩里拔足难行,深度接近1米。养殖户们几乎每天都要去和泥,将富含微生物的新鲜海泥翻到上面,让蚬能够快速生长,同时将不平整的地方覆盖,防止积水导致蚬死亡。对于养殖户而言,几乎风雨无阻,忙碌一年半才能在每年的五一收获上市。为了能够方便进出,渔民们使用自制的“泥马”在泥滩里穿行,速度快的话,15分钟就能行驶1公里。看起来行驶很丝滑的“泥马”有何技巧,渔民耕作又有哪些辛苦?10月30日,记者跟随渔民一起来到城阳河套附近的养殖海田进行探访体验。

桂东出海记丨策“马”养鲜,跋涉泥滩!海上“骑马”,探访蚬子养殖户的忙碌一天桂东出海记丨策“马”养鲜,跋涉泥滩!海上“骑马”,探访蚬子养殖户的忙碌一天

渔民在“和泥”,将新鲜的海泥翻上去。

泥滩上“骑马”飞奔,一公里只需15分钟

在胶州湾的深水区里,养殖有海蛎子、蛤蜊。而在城阳河套以及胶州等地的滩涂上,不少渔民专门在泥滩上养殖“蚬”。据了解,“蚬”的口感跟蛏子非常相似,不过蛏子又细又长,“蚬”则又宽又短。在胶州、城阳河套以及即墨丰城等地,养殖面积比较大。

“我们这里的滩涂是泥滩,一脚踩进去就到大腿位置,”养殖户老吴说,“蚬”的生长范围比较广,但是,如果滩涂比较硬的话,将来捕捞又是难题。所以,他们便把养殖的地方选在了这一片海域。

老吴说,这一片海域从海岸下去就是泥滩,最浅的地方也有半米,最深的地方有一米多。即便是顺着海沟走,一脚踩进去也拔不出腿来。养殖户在海滩上行走,全靠他们自制的“泥推子”,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泥马”。

桂东出海记丨策“马”养鲜,跋涉泥滩!海上“骑马”,探访蚬子养殖户的忙碌一天

10月30日早晨7时许,记者跟随老吴一起骑着摩托车,来到了位于火炬路附近的海域。渔民们的“泥马”就放在岸边上,也不需要人来看管。“这个别人拿了去也不会用,”老吴说,这些“泥马”都是他们自己制作的,手艺从老一辈那里学来的。记者看到,“泥马”整体的长度两米左右,外形很像一艘小船。在中间偏后的位置,搭建了一个支架,最后面放了一块垫子,主要用来放腿。

由于都是在泥滩上作业,他们在下海以前,全部换上了皮裤。虽然海风吹在身上还有点冷,但他们穿得相对较少。老吴说,在泥滩上作业比较晒,很快就会大汗淋漓。再加上穿着皮衣,他们穿得一般都很少。

收拾完以后,老吴和另外一位渔民老刘,一起抱着“泥马”走进了泥滩里。他们一只腿跪在“泥马”上,另外一条腿像是船桨一样不停地摆动,在泥滩上行动非常丝滑。老吴说他们这个滩算是比较近的,差不多600米,记者看了一下,他们大约六七分钟就赶到了海田里。像他们这种经验丰富的渔民,一公里只需要15分钟。

桂东出海记丨策“马”养鲜,跋涉泥滩!海上“骑马”,探访蚬子养殖户的忙碌一天

一个月要干20多天,越是高温越要“出滩”

记者了解到,他们每年一月份撒苗,生长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第二年的五一前后才进入收获季。这会儿不撒苗也不收获,他们下海要忙啥?

老吴给记者找来了一个“泥马”,他们在前面遥遥领先早已到达,记者在后面歇了十多次,用了快一个小时才终于到达他们的海田。

广阔的海滩上,出现了一块块整齐的地块。每个地块宽度两三米,长度达到了四五百米。老吴说,这一片海滩大概100亩,承包户也就5家,每家20亩左右。“蚬”的生长比较特殊,既怕热,又怕“闷”。

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在退潮以后,将海沟里新鲜的海泥用铁锹翻上去。老吴说,一方面海泥里有丰富的微生物,是“蚬”的主要食物。另外一方面,他们要用海泥将坑洼不平的地方填上。如果不能及时填平,小水洼就会将“蚬”闷死。

桂东出海记丨策“马”养鲜,跋涉泥滩!海上“骑马”,探访蚬子养殖户的忙碌一天

去年一月份的蚬子,已经长大。

“一般从五一过后,基本上天天都要来,”老吴说,这个活需要天天干,只要不是大风大浪天,他们都得出来。一个月最少的情况,也得出来二十五六天。有些渔民干活比较仔细,一个月能出来30天,几乎是一天不落。不过,到了冬天天气渐冷,他们就不用出来了。这个时候蚬子也逐渐开始冬眠不再进食,第二年开春以后,他们还要继续出来。

记者了解到,蚬子不怕冷,但是非常怕热,每年夏天也是死亡率最高的时候。“越是天气热,我们越要出来,”老吴说,其实这会算是最舒服的时候。

他们出海都是根据退潮时间来的,由于晚上看不清,都是白天出来干活。如果退潮时间赶在了中午,他们也得到海里“和泥”。“即便只是懒了两三天,一年半的辛苦可能就白费了,”老吴说,中午的时候天气太晒,有时候他们也受不了,只能上来歇一歇。一般如果是小潮的话,他们能忙三四个小时。如果遇到退大潮,能在海里忙活六七个小时。

他们在海里使用的工具就是铁锹,一天忙活下来,速度快的话能往前赶1000米左右。平均四五天,20亩海田就能翻一遍。

桂东出海记丨策“马”养鲜,跋涉泥滩!海上“骑马”,探访蚬子养殖户的忙碌一天

一天四五百元,雇不到工人干

“以前累了还能雇人干,现在花钱都找不到,”老吴说,此前在河套街道有十几个渔民,长期都是干这个的。每年忙的时候,他们就会找工人来干活。但是,从四五年前起,这伙工人年纪大了陆续就不干了。之后,再也没有其他人加入进来。

“这个活太累了,即便一天四五百元,依然没有人过来干,”老吴说,虽然都是在海里搞养殖,但在泥滩上尤其累,说实话还有一点门槛。在海里放养海蛎子还有蛤蜊,都是在船上干活,虽然一开始可能晕船,慢慢就能适应了。在泥滩上干活,仅仅是骑“泥马”就要费很大工夫。

桂东出海记丨策“马”养鲜,跋涉泥滩!海上“骑马”,探访蚬子养殖户的忙碌一天

“学这个有技巧,掌握好力度跟频率是关键,”老吴说,很多人看着挺轻松,其实学起来并不简单,他当时学了快半年才真正掌握了技巧。即便学会了,在泥滩上行走,也并不是一个轻快的活。

另外一位渔民老刘说,现在干这个活基本上都是他们这个年纪。年轻人没有愿意干的,年纪大了干不了。所以,这两年在泥滩上包滩以及干活的越来越少。大概2010年以前,河套以及胶州的养殖户,加起来有一两百人。现在的话,也就剩下20来户。而且,他们基本上50岁左右。

老吴说,他们都是从小就开始干这个活,已经习惯了。他在30岁的时候,就开始在这里承包海滩,一干就是20多年。除了养蚬子,也没有其他的技术,这些年一直就干这个活。等过两年干不动了,他也会转行,这片海滩上的养殖户不知道还会剩下几个。

桂东出海记丨策“马”养鲜,跋涉泥滩!海上“骑马”,探访蚬子养殖户的忙碌一天

忙活一年半,影响产量的因素不少

“养殖户越来越少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不可控因素太多,风险太高,”老吴说,在海滩上养殖也算是靠天吃饭,海水的情况、降雨的情况以及气候的变化等,都有可能影响最后的产量。如果遇到不好的年景,蚬子大量死亡的话,他们可能赔钱。最后因为人工费太高,他们干脆放在里面就不出了。

老吴说,以他承包的20亩海田为例,这些蚬子苗每年都需要从南方购买,一亩地就需要两三千元,再加上承包的费用,每年的固定支出就要六七万元。而且,人工成本也是越来越高。

不同于海蛎子以及蛤蜊,可以使用机器大规模收获,蚬子的捕捞都是纯人工。每年到了五一前后,他们就会找来渔船,将工人们拉到泥滩附近。随后,他们还要继续使用“泥马”赶到海田里,徒手在泥里捞蚬子。捕捞的方式也比较简单,看到泥滩上有小孔,用手往下一挖就能挖到。工人是按照工作量来计算工资,每斤要收2到3元。

桂东出海记丨策“马”养鲜,跋涉泥滩!海上“骑马”,探访蚬子养殖户的忙碌一天

老吴算了一下说,一斤蚬子的批发价格也就10元左右,去掉捕捞成本还剩下8元。一亩地正常情况下如果能出1000斤左右,还能赚到一点。有时候蚬子死亡不少,一季就赔进去了。去年跟前年,他承包的蚬子就遭遇了大面积死亡,两年都赔了钱。虽然前几年挣了一些钱,这两年都赔进去了。

“只要不出现减产,就能挣到钱,”老吴说,胶州湾的水质、泥滩环境都非常高,不仅海蛎子、蛤蜊鲜美,养殖的“蚬子”同样个大味美。每年到了收获季,小贩们都会过来争相抢购,价格也会比其他地方略微贵一点。但是,就怕发生死亡没有产量,运气好可能不挣钱,运气不好可能要赔钱。

“今年的话总体成活率还行,明年五一应该能有个好收获,”老吴说,一般到了冬天不大会出现减产的情况。但是,可变的因素太多了,只要有时间他们都会下来看看。一季“蚬子”要忙活一年半的时间,几乎天天都要泡在泥滩里,他们希望能通过多忙活一点,来确保来年的收获。

桂东出海记丨策“马”养鲜,跋涉泥滩!海上“骑马”,探访蚬子养殖户的忙碌一天

泥滩“骑马”寸步难行,600米用了近1小时

在泥滩上“骑马”是个技术活跟体力活,为了照顾记者这位新手,他们选了一块距离稍近的海田,大概600米左右。

在泥滩上行走,他们一般会选择“海沟”。因为海水的流动,这些海沟底部相对硬实一些,也是渔民们常走的路。记者将泥马搬到了海滩里,然后根据渔民的提示,单腿跪在后面的挡板上。但是,整个泥马并不大,稍微用力就会左右晃动,身体很难保持平衡。而且,另外一条腿摆动起来,一点也不方便,而且很耗费体力。

桂东出海记丨策“马”养鲜,跋涉泥滩!海上“骑马”,探访蚬子养殖户的忙碌一天

记者体验骑“泥马”。

记者在后面穿行了二三十米,渔民们早已经到达了海田开始干活了。而且,泥滩越往里越软,单腿越难用上力。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体力,后来几乎每走十多米,就需要停下来休息。

“泥马”,也是渔民们用来休息的地方。在泥滩里,如果踩进去,一条腿几乎就拔不出来。所以,他们休息的时候,都是坐在上面。

不到600米的距离,记者用了接近1个小时才赶到了海田里。记者看到,渔民们“和泥”的时候,泥马都是放在身前,他们需要踩在泥滩里。而且,在泥滩里行走,即便另外一个人技术熟练,也帮不上其他人,都需要自己滑行才可以。

为了能在涨潮之前上岸,记者提前就开始返回,整个过程也用了快一个小时。爬到岸边,双腿已经开始直打哆嗦。

渔民老吴说,在泥滩里没有太好的行动工具。如果是用船的话,他们需要凌晨四五点钟,趁着涨潮的时候将渔船开到附近,然后等到落潮再干活。想要回来的时候,还要等到潮水涨到能将渔船托起来。这样的话,一天最少需要十四五个小时。因此,除非撒苗或者收获,他们都会用泥马来出海。在微信运动里,他们每天的步数都不多,也就六七千步。但是忙下来,要比在路上走两三万步还累。

对于渔民而言,这只是他们再平常不过的一天。“辛苦一点没啥,最怕的就是忙活一年半没收成,”老吴说,如果收成好,他们这些人还能多干几年。如果收成不好,可能这几年就要转行了,“骑泥马”也可能逐渐成为一种摆在博物馆里的技术。

标签: 家畜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