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菇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菌菇种植

南昌县慈菇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南昌县慈菇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1 发生规律

1.1 慈姑黑粉病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花器和球茎。叶部染病,初生黄色至橙黄色大小不等稍隆起的疱斑,后疱斑枯黄破裂,散出黑色小粉粒,有的病叶畸形扭曲,叶柄生球状肿瘤或产生黑色条斑。花器受害,子房变黑褐色。翌春,当气温回升到l8℃以上时,越冬的孢子团萌发产生担孢子,借气流、雨水或田水传播,从慈姑幼叶气孔或从表皮直接侵入进行初侵染,后病部产生孢子多次重复侵染,病害得以蔓延。

1.2 慈姑斑纹病

为害叶片和叶柄,叶片病斑呈不规则形或多角形,大小不一,黄褐色或灰褐色,稍呈轮纹状,病部和健部分界明晰,周围有黄绿色晕带,数个病斑互相连接成大斑块,严重时致叶片变黄干枯。叶柄生短线状褐斑,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灰色至暗灰色霉。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冬。翌年,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发病后,病部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溅射或气流传播,在慈姑生长季节中,再侵染频繁。

1.3 慈姑叶柄基腐病

病菌侵害叶柄基部造成软腐,又称菌核病。病害先从外部老叶的叶柄处始发,逐渐向内叶扩展。叶柄病部表面或病组织内生白色菌丝,逐渐集结成小颗粒,初为白色,后呈黄褐色至黑色,即病原菌的菌核。病菌以菌核随病残体遗落在土壤中越冬,翌年,菌核漂浮于水面,气温回升后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侵害叶柄。夏秋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病,连作田块发病重。

1.4 慈姑钻心虫

又名慈姑蛀心虫,属鳞翅目细卷蛾科,是慈姑田重要害虫之一。对慈姑为害:一是以幼虫蛀入叶柄,群集取食,常将茎髓蛀空,导致叶柄折断、叶片枯萎;二是以幼虫卷叶为害,造成叶片卷曲,并在卷叶内取食,被食部位变黑色枯死。慈姑钻心虫以老熟幼虫在慈姑残茬和叶柄中群集越冬,成虫昼伏夜出,产卵有趋嫩绿习性,卵块产于叶柄中下部,幼虫多在夏、秋季盛发,尤以9~10月份对慈姑为害重。

1.5 蚜虫

春季孵化后,有翅蚜虫可迁飞到慈姑田,集中于嫩叶上刺吸汁液,使植株矮缩、生长不良、影响产量。蚜虫可繁殖多代,在盛夏高温季节前后出现为害高峰,尤其是在秋季慈姑球茎生长期间发生量大,为害重,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2. 防治对策

2..1 农业防治

2..1.1 换种抗病品种。淘汰抗性差、易感病品种,及时更换种植年限长的品种,结合生产或贮运所需,栽培高产优质、抗病力强、耐贮运的品种。

2..1.2 选用无病种球。不在病田及附近田块选择种用球茎,应选择具有所栽品种形态特征、球茎较大、顶芽较弯曲、充分成熟、无病虫害的优良球茎留种,晾干后单贮过冬。

2..1.3 实行水旱轮作。推行轮作,特别在慈姑老产区,与旱地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是防治慈姑黑粉病、斑纹病、叶柄基腐病等病害经济有效的措施。

2..1.4 及时清洁田园。采收后彻底收集并深埋慈姑病残体,铲除田边杂草,消灭病虫越冬场所,减轻病虫发生基数。2.1.5 加强水浆管理。根据慈姑发芽期、抽叶至球茎开始膨大期、球茎形成期的生育需要管好水层,避免长期深灌,做到干干湿湿,间歇灌溉,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株抵抗力。

2..1.6 做到合理施肥。在定植前,大田施足基肥,一般667m2施入腐熟堆肥或厩肥3000~4000kg、尿素15~20kg、过磷酸钙30~40kg、硫酸钾25~30kg。至植株抽生叶片转绿慢,地下已长出一部分匍匐茎时,追施1 次较重的肥料,促进球茎肥大,做到氮、磷、钾肥齐施。

2..2 药剂防治

2..2.1 药剂处理顶芽。在育苗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晾好的顶芽1~3小时,冲洗后扦插,可有效预防黑粉病、斑纹病等病害的发生。

2..2.2 病害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早施药,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多氧清水剂600 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防治慈姑黑粉病。选用86.2%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或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或50%多·硫悬浮剂500~600倍液等防治慈姑斑纹病。选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等防治慈枯叶柄基腐病,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2..2.3 虫害药剂防治。在慈姑钻心虫卵孵至低龄幼虫高峰期,选用8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在蚜虫盛发期,选用50%抗蚜威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雾。施药期间应保持水层,以提高防效。

(责任编辑王曼)

标签: 菌菇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