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菇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菌菇种植

红平菇种植方法(平菇反季节层架栽培技术)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2-04|点击次数:

平菇反季节层架栽培技术

朱满堂

河北省平泉市是反季节香菇的主产区,每年香菇生产规模超过1.5亿袋,因此,每年会产生大量废菌棒或被杂菌污染菌棒。玉米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加工后玉米芯成颗粒状,组织疏松,间隙偏大,持水性较差,作为主料栽培平菇,产量低。2020―2021年笔者利用香菇污染料及玉米芯颗粒栽培反季节平菇,菌棒成品率高,料内菌丝体致密,整个生产期出菇4~5潮,单袋平菇鲜菇产量达1.00~1.25 kg,产值5~6元。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菇农参考。

1 栽培设施

平菇反季节层架栽培的发菌棚和出菇棚均为香菇反季节层架栽培的发菌棚和出菇棚。

1.1 发菌棚

发菌棚棚长 60 m,拱架跨度 11 m,边高 1.8 m,矢高4.5 m。拱架上先铺一层大棚膜,膜上再铺一层岩棉,再覆盖一层大棚膜。发菌棚两侧用砖墙或苯板墙封闭,在一侧留门。

1.2 出菇棚

出菇棚为双拱棚,外棚长55 m,拱架跨度9.5 m,边 高 2.1 m,拱 高 4.5 m;内 棚 长 53 m,拱 架 跨 度8.0 m,边高 2.1 m,拱高 3.3 m。内棚覆盖一层大棚膜,外棚覆盖一层遮阳网。

1.3 出菇架

出 菇 架 为 7 层 ,高 1.6 m,宽 0.85 m,层 间 距0.23 m;每隔1.5 m摆放一个出菇架;单排每延长米摆放6个出菇菌棒。

2 栽培技术

2.1 时间安排

平菇菌棒生产时间为2月上旬,出菇期为4月中旬—10月。

2.2 原料处理

香菇菌棒第一次倒垛时将污染的菌棒从发菌棚运至料场,除去塑料袋及保水膜,打碎建堆自然发酵后备用。提前15 d将玉米芯加工成直径为0.5~1 cm的颗粒,加水预湿,自然发酵后备用。

2.3 拌料装袋

培养料配方:香菇废料25%,玉米芯55%,麸皮18%,石膏 1%,石灰 1%,培养料含水量 59%±1%。按配方将木屑、玉米芯颗粒、麸皮、石膏、石灰加入搅拌机中先干料拌均匀,然后加水拌均匀,当培养料含水量达 59%±1% 时出料装袋。栽培平菇的专用 塑 料 袋 规 格 为 折 径 宽 17 cm,长 58 cm,厚0.005 cm。采用装袋机装料,装袋后料柱长 42~43 cm,每袋湿料2.90~3.00 kg。

2.4 灭菌、冷却

培养料采用常压蒸汽灭菌,灭菌时应在 4 h内将温度提升至100 ℃,保持28 h后停火,焖锅4 h后打开灭菌锅门,料袋温度降至80~90 ℃时出锅,移至发菌棚冷却后接种。

发菌棚移入料袋前地面要先撒一层石灰粉,铺一层旧大棚膜,上面再铺一层毛毡,再覆盖一层专用新塑料膜,既防尘又保温。发菌棚提前3 d用专用气雾消毒剂熏蒸发菌棚,用量8~10 g/ m 3 ,移入灭菌料袋前1 d通风排烟,必须排净烟气后才能放置已灭菌的培养料袋。

平菇反季节层架栽培技术

图1 发菌棚


2.5 接种

当料袋温度降至20~25 ℃即可接种。反季节层架栽培平菇宜选用广温型平菇菌株,例如平菇206、平菇208。

2.5.1 菌种消毒

将袋装菌种用新洁尔灭和洁霉精配制的混合药剂浸泡消毒,浸泡时棉塞朝上,浸泡后袋装菌种棉塞朝下放置在塑料筐内晾干。

2.5.2 熏蒸接种帐

将菌种、接种工具、酒精、擦特灵、工作服等放入接种帐后,提前8 h使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气雾消毒剂密闭熏蒸接种帐,用量 8~10 g/m 3 。接种前 1 h打开接种帐一角通风排烟后再接种。

2.5.3 接种

接种时五人一组:一人搬袋;一人一边用擦特灵擦洗接种面,一边用电钻或角磨机在接种面上打四个接种穴;其余三人接入菌种,1 kg菌种约接种100穴。接完菌种后在培养袋上面覆盖一层专用接种膜,利于菌种保湿,防止杂菌污染。一个接种帐内码4 000~5000袋,要在4~5 h内完成接种工作。

2.6 发菌管理

2.6.1 温度调控

发菌管理的重点是控制温度,采用燃煤暖风炉或电加热暖风机升温,通风器和负压风机降温等调控温度。

白天发菌棚内温度控制在 23~25 ℃,夜间 18~20 ℃,以利于菌种快速恢复活力,及早萌发吃料。每天中午打开通风器通风,提高发菌棚内含氧量,每次通风30~40 min。

2.6.2 倒垛

菌丝培养 20~25 d 后,菌丝圈直径达 10~12 cm时第 1次倒垛,倒垛能降低菌棒温度,提高氧气含量,加速菌丝生长。倒垛后菌棒三棒每层码垛,垛高11层;单排码垛,间距15 cm。菌丝长满料袋时再倒垛以利于袋内菌丝生理成熟一致。

2.7 出菇管理

2.7.1 平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4个时期

(1)桑葚期:菌棒受到光照刺激,并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菌丝扭结形成白色颗粒状、形似桑葚的原基。这一时期称为桑葚期。(2)珊瑚期:白色颗粒状原基逐渐伸长,变成不整齐的短杆状,继续生长后整丛菌蕾变成珊瑚状。这一时期称为珊瑚期。(3)成形期:菌柄逐渐增粗,并在顶端分化出黑色或紫黑色球形的小菌盖;小菌盖初期比菌柄细小,而后迅速向一侧生长扩大;菌盖形成后,菌柄的生长受到抑制;有许多小菇蕾中途停止生长,最后只有若干个处于生长优势的小菇蕾发育形成子实体,大部分小菇蕾因缺乏营养而萎缩死亡。这一时期称为成形期。(4)成熟期:子实体形成后,菌褶出现,孢子开始形成,随着子实体的生长,菌盖逐渐展开,当菌盖展开后,盖缘变薄,孢子成熟,随即弹射孢子。这一时期称为成熟期。

2.7.2 出菇期管理技术要点

2.7.2.1 整理出菇面

平菇菌丝长满培养料,并有气生菌丝层加厚时,表明平菇菌丝已生理成熟,菌棒及时上架出菇。用刀割去接种穴处塑料膜,露出培养基,形成出菇面,留下的塑料膜起到托住菌棒及保湿作用。

2.7.2.2 补水

割出菇面后打开微喷设施给菌棒补水,喷水40 min 后停水 20 min,如此反复,当菌棒含水量达70%~80%,即菌棒质量达 3.25~3.75 kg时补水完成。

2.7.2.3 温湿度调控

菌棒补水后出菇棚每天喷水4~5次,保持出菇控制棚内空气相对湿度 85%~90%,棚温 10~28 ℃,并有充足的氧气。经过5~6 d出菇面上形成桑葚状原基。子实体珊瑚期时每天浇水2~3次(用水少),出菇棚打4~6个通风点通小风;子实体成形期至成熟期每天浇水4~5次(用水多),打开边侧棚膜、留下遮阳网通风。

2.8 采收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平菇子实体经过10~15 d生长,当菌盖颜色变浅,边缘开始向上反卷并充分展开,菌盖与菌柄连接处有绒毛出现时应及时整丛采收。

2.9 休菌

采完第一潮菇后,待料面干燥3~4 d后,再喷一次水,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利于菌丝恢复。休菌期间每天喷水4~5次,保持或提高菌棒含水量,促进菌丝快速恢复活力并积累养分。菌丝恢复生长 15~20 d,菇脚坑菌丝发白并出现零星菇蕾时应及时补水,使菌棒含水量达65%~70%。其他出菇管理措施同第一潮菇。


平菇反季节层架栽培技术


平菇反季节层架栽培技术


平菇反季节层架栽培技术

图2 出菇棚及出菇状态

标签: 菌菇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