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菇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菌菇种植

慈菇种植方法(早熟慈菇-夏伏大蒜-冬莴笋1年3熟高效种植模式)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2-16|点击次数:

早熟慈菇-夏伏大蒜-冬莴笋1年3熟高效种植模式

杜 宇 苏生平

慈菇、大蒜、莴笋是江苏东台地区主要种植的蔬菜种类。近年来,江苏省东台市梁垛镇泰河村菜农在生产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早熟慈菇-夏伏大蒜-冬莴笋1年3熟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每667 m 2 效益超万元,实现了慈菇、大蒜、莴笋提早上市,增加了种植效益。现将早熟慈菇-夏伏大蒜-冬莴笋1年3熟高效种植模式介绍如下。

1 茬口安排

慈菇于1月10日育苗,清明前后移栽,6月底成熟,7月初采收上市;大蒜于7月下旬播种,8月底采收上市;莴笋于9月上旬播种,10月初移栽,12月至春节采收上市。

2 栽培技术

2.1 慈菇

2.1.1 品种选择

苏北沿海地区慈菇早熟栽培应选用苏州黄、括老乌和宝应白慈菇等品种。选留壮芽并用草包包好置于背阴处保温过冬,播前用25%多菌灵粉剂500倍液浸种消毒。每667 m 2 准备种芽25 kg。

2.1.2 播种育苗

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的地块搭建育苗泥床,用新鲜肥沃的河塘泥做育苗泥床床基,床基高10 cm。筑浅沟平畦,畦宽2 m、长10~15 m,沟宽0.30 m、深0.20~0.25 m。采用“双大棚+中棚或外大棚+中棚+小拱棚”多层覆盖,以保温保水,促进慈菇生长。外棚宽5 m、顶高2.2~2.3 m。1月10日,将慈菇顶芽按6 cm ×6 cm株行距栽插在育苗泥床上,栽插深度以顶芽第3节入土2 cm为宜。每667 m 2 大田需慈菇顶芽20 kg。大棚内设置晒水塘,用于调节苗床水位,中午温度较高时用水泵从苗床抽水输入晒水塘,苗床需水时晒水塘开闸放水灌入苗床。

2.1.3 定植

清明前后定植,定植大棚可采用宽 6 m、顶高 2 m 的竹棚或钢架大棚。每 667 m 2 施腐熟厩肥 2 500~3 500 kg或商品有机肥500 kg、磷酸二铵25~30 kg、硫酸钾20~30 kg作基肥。宽窄行移栽,株距25 cm,大行距1 m,小行距0.5 m。每667 m 2 种植3 200株。

2.1.4 田间管理

定植后棚内温度保持15~35 ℃,超过35 ℃及时通风降温;棚外日均温度达到17 ℃左右时揭除裙膜,同时每天10~15时顶膜加盖遮阳网,适当控制温度、光照,促进慈菇膨大。生长期每667 m 2 追施尿素15 kg、硫酸钾10~15 kg。

2.1.5 病虫害防治

慈菇病害主要有慈菇黑粉(实球黑粉菌)病、斑纹病等,虫害主要有莲缢管蚜、螟虫等。可用15%粉锈灵1 50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喷雾防治黑粉病,用36%甲基硫菌灵悬浮液500~600倍液或90%万灵粉剂2 300倍液防治斑纹病,用70%宝盖水分散剂5 000倍液或40%乐果1 500倍液喷雾灭杀莲缢管蚜,用杀虫单600~800倍液喷雾灭杀螟虫。

2.1.6 采收

6月底放干田中积水,7月上旬采收上市。慈菇每667 m 2 产量800~1 000 kg,每667 m 2 收益4 000元以上。

2.2 大蒜

2.2.1 种子处理

选用二水早、大丰三月黄、射阳白蒜等大蒜品种。宜选用球茎大而坚实、蒜瓣大、无病虫害的蒜头作种。7月中旬将蒜种放于5 ℃冷库中低温处理7 d,以打破休眠,利于出苗。播种前浸种3~5 h,使蒜种吸足水分,待蒜种表面稍干后用25%多菌灵粉剂500倍液拌种,拌种后当日即可播种。

2.2.2 播种育苗

(1)播种。7月下旬开沟播种。每667 m 2 施腐熟人粪尿或鸡粪1 500~2 500 kg、45%硫酸钾复合肥20~30 kg作基肥,筑高畦,畦宽(连沟)1.1~1.5 m。播种时先在畦的一侧开第1条沟,按行距9~10 cm、株距2~3 cm将蒜瓣播于沟内,然后开第2条沟,将开沟的土覆在第1条沟内的蒜瓣上,再在第2条沟内播种,以此逐条播种。每667 m 2 用种500 kg,播后踩实浇水,浇水不宜过急,以免将蒜瓣冲出,若土壤墒情好可适当少浇或不浇水。(2)育苗。播种次日,每667 m 2 用33%施田补100~150 mL兑水40 kg均匀喷雾防除杂草。畦面上平铺麦秸(每667 m 2 用量800 kg),棚架上保留顶膜和遮阳网,以利保湿降温,促进出苗。播后棚内温度控制在35 ℃以下,相对湿度不低于80%。出苗后遇高温干旱,于清晨或傍晚浇水。2~3叶期,每667 m 2 随水施尿素5~7.5 kg,每隔5~7 d喷洒惠满丰500~8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150倍液,促进蒜叶生长;3~4叶期,每667 m 2 追施稀人畜粪水1 000 kg、尿素6~8 kg作发苗肥。

2.2.3 病虫害防治

伏青蒜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黑斑病等,虫害主要有蓟马、蚜虫、蒜蛆等。(1)病毒病:应及时拔除病株,并注意防治蚜虫和蓟马,防止其传毒,也可用1.5%植病灵1 000倍液喷雾防治。(2)黑斑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混和液喷雾防治。(3)蓟马:可用20%康福多4 000倍液喷杀。(4)蚜虫:可用 70%宝盖水分散剂 5 000倍液喷杀。(5)蒜蛆:可用 50%辛硫磷 800倍液或 48%乐斯本1 500倍液灌根灭杀。

2.2.4 采收

9 月底 10 月初,播后 60 d 即可采收上市。青蒜每 667 m 2 产量 1 700~2 000 kg,每 667 m 2 收益 6 000 元左右。

2.3 莴笋

2.3.1 品种选择

选用无锡香莴苣、挂丝红莴苣、合肥尖叶鸭蛋莴苣、北京鲫鱼莴苣、四川大青皮、耐寒白叶实、耐寒若蔓叶、耐寒二白皮、耐寒苦荬叶、耐寒青香秀等品种。

2.3.2 播种育苗

(1)种子处理。将种子浸于清水中并置于5~10 ℃冰箱内10~18 h(注意不能沾油),然后取出用纱布包好,置于15~20 ℃环境条件下催芽,待80%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2)播种。选择地势较高、通风向阳、排水良好、土壤疏松肥沃的地块,每15 m 2 撒施腐熟农家肥100 kg、复合肥2.5 kg、敌克松或多菌灵1 kg作基肥。翻耕耙平,筑高畦,畦宽1.2~1.5 m,沟宽0.4 m,浇透水,喷洒辛硫磷药剂,并盖膜闷5 d后打开通风3 d,耕翻土壤使药剂完全挥发后备用。播种前苗床浇透底水,将种子与沙或细土混匀后均匀撒播,播后覆细土,拱棚盖膜或遮阳网,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20~25 d或有3~4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2.3.3 定植

10月初移栽。每667 m 2 施腐熟农家肥2 500 kg、复合肥50 kg、石灰50 kg、磷酸二氢钙20 kg作基肥,翻耕耙匀后筑畦,定植株行距20 cm × 30 cm,定植后浇水促醒棵。

2.3.4 肥水管理

缓苗后,每667 m 2 追施稀粪水加尿素10 kg,促进莴笋叶片生长;莲坐期,每667 m 2 用清粪水加复合肥30~40 kg灌根(施肥前2 d复合肥用水浸泡);苗高30 cm时,结合中耕每667hm 2 追施尿素20 kg;肉质茎开始膨大时,每667 m 2 追施尿素30 kg,结合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可喷洒硼肥,以防肉质茎开裂;长有2片叶环莲坐叶(心叶与莲坐叶平头)时,茎部开始膨大,应及时补充水分,结合浇水施少量速效氮肥和钾肥。浇水不宜过早,否则叶片易徒长,不利养分积累,降低植株抗低温能力,且易感染霜霉病。若缺水,莴笋叶片生长受抑制,同化面积缩小,茎部不能膨大。长期干旱后遇大雨,茎部易裂口。

2.3.5 田间管理

活棵后20 d、35 d,分别喷1次矮壮素,促进植株叶片生长,使嫩茎粗壮。定植后应及时中耕蹲苗,一般在施肥和浇水前进行中耕除草,封行后不再进行中耕。莴笋肉质茎膨大期如遇强冷空气(-8~-6 ℃),夜间应加强保温,可在大棚内套小棚或覆盖遮阳网。

2.3.6 病虫害防治

莴笋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菌核病等,虫害主要以萝卜蚜为主。(1)霜霉病:合理轮作,多雨季节及时排水,干旱时忌大水长时间漫灌;发病前可用波尔多液喷雾预防,发病后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95%霜霉灵5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25%甲霜灵8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防治。(2)灰霉病:可选用50%溶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28%灰霉立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40%灰霉菌核净悬浮剂1 200倍液喷雾防治。(3)菌核病: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及时排水,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发病初期,可选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 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多菌灵磺酸盐(溶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防治,药剂应交替使用,隔7~10 d喷1次,连续防治3~4次。(4)萝卜蚜: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 000倍液等喷杀,隔7 d喷1次,药剂应交替使用;也可悬挂黄板诱杀。

2.3.7 采收

12月中旬至春节,莴笋收获上市。莴笋每667 m 2 产量1 500~2 000 kg,每667 m 2 收益4 000元左右。


早熟慈菇-夏伏大蒜-冬莴笋1年3熟高效种植模式

标签: 菌菇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