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菇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菌菇种植

成都金堂菌类种植基地(问政四川丨种植羊肚菌后,成都金堂农户求助:土地变“穷”了)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2-21|点击次数:

“没有科学依据前,我还是要种!”提到羊肚菌种植可能导致“废地”(注:土地肥力下降),成都金堂福兴镇三合碑社区羊肚菌种植大户曾阳勇明显被激怒了。

今年,曾阳勇准备把自己的种植基地扩大至200亩,再创新高。但另一方面,村民们却私下里告诉记者,部分种过羊肚菌的土地,短时间内都会遇到“吃肥”和减产的问题。

近年来,围绕这位菌类“新贵”的争议始终不断。

近日,有读者向四川在线•问政四川和川报观察•民情热线(028-86968696)反映,羊肚菌种植可能引发地力枯竭,种过羊肚菌的土地,再种水稻、玉米等作物,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减产。

群众的反映是否属实?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应注重什么?记者来到成都金堂的羊肚菌种植区进行了调查。

“羊肚菌又称羊肚菜,因其外形酷似翻开的羊肚而得名,是世界上珍稀食用菌之一。近年来,随着羊肚菌行情走俏,四川作为适生区之一,开始规模化布局相关产业。”

问政四川丨种植羊肚菌后,成都金堂农户求助:土地变“穷”了

资料图

种植条件:

石灰成桶撒地里,土地不能施肥

“现在这块地,种东西要比别个的地多追两次肥。”一场雨后,三合碑社区村民刘文军给自家的两亩土地施肥。其实10天前,他刚和妻子撒过一次肥料。

刘文军之所以再度追肥,是因为自家庄稼长势没有过去好,他猜测:“可能跟去冬今春种过羊肚菌有关。”

三合碑社区及其周边是成都平原的羊肚菌重要产区之一。过去五六年间,村里上百户人家几乎全部成了菌农。

但村里人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种过羊肚菌的土地,三年内只能种其他作物,不能再种羊肚菌。

石灰撒土里 改变土壤酸碱度

“种过羊肚菌的地,种其他作物也会减产。”金堂竹篙镇常乐村村民李文水告诉记者:前年,他家一亩多土地被流转给附近农户种植羊肚菌。去年收回这块地后,他发现,同等条件下,这块地所产的水稻比周边地块低了一两百斤。

李文水认为,羊肚菌的种植改变了原有土地的酸碱度,是造成减产的一个重要原因。

问政四川丨种植羊肚菌后,成都金堂农户求助:土地变“穷”了

资料图

“石灰成桶成桶撒在地里,庄稼能长好吗?”李文水记得,前年秋天,土地刚刚流转给羊肚菌种植户,对方就开始给田里撒了40多斤石灰,“说是没这个,土壤酸,就长不出羊肚菌。”

省农科院证实了这种说法:羊肚菌喜弱碱性或中性土壤,即ph值6.5以上。而四川的,特别是成都平原地区的土壤,则以弱酸性为主,ph值普遍在6.1左右,这样的酸碱度适合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但若要短时间内达到种植羊肚菌的土壤条件,必须借助石灰等改变土地的酸碱度。

土地不能施肥 保证品质产量

还有的村民认为,羊肚菌对土地的肥力伤害很大。

“羊肚菌娇贵得很,水肥、气温随便出个错,一亩地一斤都收不到。”曾阳勇说,为了保证品质,羊肚菌种植全程不能施肥,但是灌溉要跟上。他认为,对田地不施肥,对地力会有损耗。

问政四川丨种植羊肚菌后,成都金堂农户求助:土地变“穷”了

资料图

三合碑社区的羊肚菌种植大户曾田枝告诉记者,作为菌类,羊肚菌在同一个地块连续多年种植,很容易产生病害残留土中,也可能导致土地减产。“这也是我们这么多年摸索出来的经验,同一块地,两茬羊肚菌中间,要间隔几年。”

对于部分流转了土地的农户来说,减产已成事实。

李文水说,由于羊肚菌种植户是外地人,想要追回损失已不可能。他们更担忧的是,会不会对土地造成更加长远的伤害。

待解课题:

特色产业对地力影响,尚无科学研究

农户们的担忧有没有依据呢?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这恰恰是当前农业科研的一个盲点。

“目前相关研究不充分。”省农科院土肥所所长甘炳成说,羊肚菌是近年来突然走红的经济菌类,其耕作对于土壤影响有多大,并没有专门的研究。不过,羊肚菌不适宜在同一块土地上连作,也是事实,“种植结构和种植模式单一,对菌类作物来说,病虫害高发、产量锐减是常态。”

问政四川丨种植羊肚菌后,成都金堂农户求助:土地变“穷”了

资料图(来源:新华社)

“羊肚菌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科学研究,但有些作物对地力要求高,是明确的。”省农科院土肥所副所长黄忠乾介绍——

比如,成都平原及川内其他地区农户曾反映:有不少外地客商采取“候鸟迁徙”的方式流转土地种植西瓜,“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而事后调查发现,作为葫芦科植物,西瓜对水肥要求极高,种植过程中的过度施肥和过度灌溉,极易导致土壤板结。

导致不少农户在收回土地后,数年内面临减产。

记者走访发现,类似于羊肚菌、西瓜等特色产业入川布局而对地力产生影响,并非个案——

例如,此前从广西等地引入四川的速生桉,由于生长速度快,备受木材生产企业和农户欢迎。但因其对水肥要求较高,被农户称为“抽肥机”和“抽水机”。

川内大部分地区实践证实,种植速生桉的土地,需要5至8年才能恢复此前的肥力。

综合测算种植效益和地力恢复成本,种植户收益并不高。

下一步,省农科院打算成立专家组,对羊肚菌种植和土质变化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专题研究。

对策建议:

建立种植品种“黑名单”

不少业内人士建议,应该以市州为单位,在测试当地土壤肥力和气候的基础上,给出流转后规模经营土地种植品种的“黑名单”。

同时,明确土地流转方的责任清单和相关赔偿补偿机制。如,流转期限结束后,地力出现明显下降,流转方如何赔偿农户损失、如何帮助恢复地力等。

对于流转土地的农户来说,如何在正式科研结论未出来前,防范可能的减产风险?

省农业农村厅农村经营管理总站站长刘志跃

重视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增加相关的约束和补偿条款。

农户在签订流转合同时“要多个心眼”。具体来说,可以增加用途、种植品种限制,明确流转期限结束后的土地收回方式,以及休耕或减产赔偿方式等。在日后求偿时做到有据可依。

刘志跃对记者强调,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根据现有的土地流转法律法规,农户无权干涉土地流转后种植的种类和种植方式。而且,对于流转期间土地肥力等土质破坏,鉴定取证需要专门的科研步骤,即便是有合同约定,追偿成本也非常高。

对此,三合碑社区的农户也深有体会:他们和羊肚菌种植户签订的流转协议中,只明确了流转面积和期限,没有注明其他事项。有的人甚至没有签订流转合同。因此,休耕或减产所带来的损失,只能自己承担。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

应尽快出台专门规定,明确流转前后土地肥力保障责任和措施。

总的来说,就是“谁种地,谁负责”。让业主、大户来承担可能的减产损失和修复地力成本,或帮忙恢复地力。

各级农业农村等有关部门,应强化技术力量下沉力度,介入土地流转的土地评估、土地回收等环节。

在四川有困难,找问政四川。如果您在四川遇到了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请登陆四川在线“问政四川”平台或川报观察民情热线求助通道留言反映、求助或建议。我们将充分发挥平台的互动联系作用及舆论监督功能,第一时间传递民声,推动问题得以及时解决——听得见声音,看得见态度。

问政四川丨种植羊肚菌后,成都金堂农户求助:土地变“穷”了
标签: 菌菇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