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菇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菌菇种植

枞树菌可以人工种植吗(野菜逢春发满山)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11|点击次数:

日前,去超市买菜,无意中发现架子上摆放着几把曾经熟悉的野芹菜和节耳根。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各买了一斤。

说到吃野菜,或多或少与贫困联系在一起。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质匮乏的时候,家乡人吃野菜,是为了果腹。如今,人们吃野菜是为了尝新,为了忆苦思甜。在此,使我不禁想起明代洪应明《菜根谭》中的一句话;“咬得菜根,百事可成”这种精神更值得延续……

我的故乡坐落在湘西麻阳的一座大山里,这里群山起伏,土地富饶,是一片难得的生活净土。每到春天,沉睡了的大地开始复苏,有了生气,到处长满了鲜嫩的野菜,品种繁多,荠菜、蕨菜、野葱、鸭脚板、野芹菜、马丝苋、春木芽、节耳根等,应有尽有,还有一些不知名,却很好吃的野菜,比比皆是。那些野菜一律是娇嫩而青翠的,叫人欲采不忍,欲去不舍。然而,谁又能抵挡住它们的美味诱惑呢?!

记得小时候,每到阳春三月,小伙伴们呼朋唤友,背着背篓,腰间别把镰刀,走进乡间的田野,睁大了眼睛,寻找需要的野菜。

蕨 菜

说到野菜,最先想到的是蕨菜。因为小时候,我最喜欢采摘的是蕨菜。摘蕨菜,别有一番情趣。

每年初春,樱花开放,母亲都会带着我提着篮子,上山采蕨菜。此时,从山下来到高坡上采蕨菜的人很多,在山上随处都能碰见许多跟我们一样采蕨菜的人。

我们沿着窄小的山路,拨开沾满露水的灌木丛,渐渐苏醒的沟沟洼洼里,很容易寻觅到叶尖卷成小拳头似的蕨菜。

蕨菜生长起来具有很强的聚集性,采的地方往往连成一大片,整个山坡都是,一会功夫,就装满了篮子,我们每次都高兴地满载而归。

母亲把蕨菜洗净后,倒入开水锅里,翻动均匀,煮透不煮烂,把熟透的蕨菜捞起沥干,拌上着料,热气腾腾、喷着香气的蕨菜就可以吃了。虽然口感稍带苦味,但鲜嫩爽口。

在20世纪60年代,蕨菜确实救过不少人的命。尤其是四五月间,小麦尚未成熟,正处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断炊人家上山采摘蕨菜,足够食用几个星期。所以,蕨菜是当之无愧的救命菜。

在经历了艰难困苦和饥饿后,人们对蕨菜的眷恋,一直是那么专注,即使蘸着一点苦涩,依然弥散着清香,用筷子夹一口蕨菜,放进嘴里,那种甘甜的味道,简直香到心窩里去了。

现在,我只能在市场买农户采摘的蕨菜,虽说味道不曾变化,但是,没有亲自采嶡菜的成就感。尤其是城里的年轻人,只能尝其味道,却享受不到采蕨菜的乐趣。

在我们家乡,蕨菜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家常菜。尤其是端午节前后,家家户户餐桌上都有蕨菜。蕨菜可以炒肉丝,也可以清炒,若能搭配肥瘦均匀的五花腊肉丝小炒,那简直是妙不可言。

蕨菜一般生长于灌木丛生的阴坡和潮湿谷地,极少受到农药、化肥的污染,是一种最“洁净”的蔬菜,被誉为山菜之王。它不仅味道鲜美,入口滑爽,营养丰富,每100克鲜品中含蛋白0.43克,脂肪0.36克,糖类3.6克,有机酸0.45克,并含有胡萝卜素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还有多种药用功能,有解毒、清热、润肠、降气、化痰等功效,经常食用可治疗高血压,头晕失眠,子宫出血,慢性关节炎等,对流感也有预防作用,常吃能补脾益气,强健机体,增强抗病能力。

现代的人们因讲究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绿色环保,以及营养保健等等,使蕨菜这样的野菜,已经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

然而遗憾的是,最近几年,有关“蕨菜含致癌物质”的报道频频出现,这种陪伴世人无数年的低级植物,最终以它的致癌性打破了人们的幻想 “纯天然的食物更安全更有营养”。

我不知道“致癌”一说,是真是假,但我知道,老家祖祖辈辈的父老乡亲,一直都在吃蕨菜,也没见过人因吃蕨菜死于癌症。早在三四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食用蕨菜了。宋代陆游也用“箭筍蕨芽甜如蜜”来称赞蕨菜的美味。民间也有“猪肉解馋羊肉香,不如一碗蕨菜汤”的说法。

结耳根

只要到过麻阳苗乡的客人,对餐桌上摆着一碟像“龙须”的菜,深感好奇,动筷子时,总是试着夹一点点,但吃过以后,才知道醇香可口。那就是苗家人喜食的“结耳根”,医药称之“鱼腥草”。

前几天的一个早上,我出去散步,看见路边一小女孩,大约十来岁,在地摊上卖带着绛紫色嫩叶的折耳根。我蹲下来察看。女孩说:“叔叔,这折耳根是野生的,是我家自己挖的。” 我问:“多少钱一斤啊?” 女孩答:“五块钱一斤”。小女孩的话,让我想起了我和她一般大的时候,在初春挖折耳根的童年旧事,我没有还价,把她的折耳根全部买了下来。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乡的田埂、水塘、小溪边和潮湿的地方,都生长着绛紫色嫩叶的折耳根。每到初春,就可以看到它矮小、桃心状的绿色折耳根叶片,从土地里钻出来,它的须根和茎却长在土里,每节茎上有许多须根,它能吸收土的水分和养分。越有水分和养分的地方,那些折耳根就越长越长,越长越壮。

那时候,家境很穷,一放学回家,我就与小伙伴们拿着小锄头,背上小背篓去挖折耳根。我们一边挖,一边比赛,看谁挖得多,挖得好,挖得快。证明自己的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每到傍晚,在家人的吆喝声中回家,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会特别开心。

到晚饭时候,母亲把挖来的折耳根洗净,切好装在盘子里,放上辣椒、酱油、盐、糖等拌匀,一盘脆生生的凉拌菜,光闻一闻那特殊的清香味,就令人垂涎三尺,吃起来更香,越吃越想吃。大家一起吃,一边拉家常,其乐融融,特别开心。

后来,我住进了城市,才知道折耳根,又叫做鱼腥草,不仅能当蔬菜吃,还是一种中药,具有止咳、化痰、帮助消化等功效。当我感冒或消化不良去看医生时,医生总要在处方上开一些鱼腥草熬水喝。

我小时候,经常感冒,每次感冒的时候,祖母就用折耳根熬水给我喝,每次都很管用,所以,我对祖母更有一种敬畏之情。

现在市场上能买到的折耳根,无一例外都是种植的。虽然有的也有野生的,但随着除草剂用得太多,野生的折耳根比较少了。

要说野生的折耳根和种植的有什么不同?只要闻一闻,尝一尝味道,就知略有不同。野生的折耳根味道浓厚一些,而种植的折耳根味道淡一些。当然,许多人是吃不出来,也闻不出这种差距的,毕竟要吃过野生折耳根,才能鉴别出是种植的,还是野生的。如果没有吃过野生的,就无从鉴别了。

我把小女孩卖给我的折耳根拿回家一尝,便知道是人工种植的。但还是要感谢小女孩,勾起了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枞 菇

枞菇,书名叫枞树菌。尤其是喜欢吃重阳节前后,树林草丛里生长的乌枞茹,更让人睐来。

枞菇,是麻阳苗乡山中极品土特产,是一种纯天然的珍稀名贵食用野生菌类,不能培植。它多生长在一种叫马尾松﹙枞树林里,笔者注﹚的树林丛中,常有松针掉落的地方而得名。枞树菌生长在春夏之交和金秋季节﹙农历4月、9月﹚,在马尾松密集的树林中群生或单生。

春夏季节的枞树菌,多是橘黄色,秋天里长出来的多是褐色。尤其是9月中上旬的乌枞树菌肉质最肥厚,更具口感,特别的浓香,极为润滑清爽。据说生长枞树菌的地方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松树、沙性壤土、雨水。但保存较为困难,一般只可保鲜三天,所以格外珍贵。

宋朝诗人杨万里在一首描写枞树菌的古风诗里曾有这样的评价:“空山一雨山溜急,漂流桂子松花汁,土膏松暖都渗入,蒸出蕈花团戢戢。戴穿落叶忽成立,拨开落叶百数十。蜡面黄紫光欲湿,酥茎娇脆手轻拾。响如鹅掌味如蜜,滑似莼丝无点涩。伞不如笠钉胜笠,香留齿牙麝莫及。菘羔楮鸡避席揖,餐玉菇芝当却粒。作羹不可疏一日,作腊仍堪贮盈笈。”

在一定自然条件下,枞树菌与马尾松形成的菌根有关。春末夏初或秋中,雨过天晴,人们便可在松林里看到一朵朵“小伞”粘着松针,密密麻麻地露出地面。新鲜的枞树菌,柔嫩爽脆,其汤润滑清新,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

我老家也有这样的民谣:“三月枞菌,四月鸡,九月枞菌当母鸡。” 所以,枞树菌是一种较富营养价值的真菌,它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多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核酸衍生物等;还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PP等元素。

枞树菌,不仅味道可口,是饭桌上的美味佳肴,它能强身、益胃肠、止痛、理气化痰、驱虫及食疗治疗糖尿病、抗癌等特殊功效,是中老年人理想的保健食品;因此,素有“菌中王子”、“素菜之荤”之美称。

曾听老人说:“一朵枞树菌,九碗汤” 。虽有些夸张,但说明枞树菌的鲜美,尤其是煮汤,怎么煮,怎么香!若加上猪肉或鸡肉一道焖煮,就成了菜肴中的极品了,清甜可口,味道醇厚,回味无穷。

鸭脚板

在我的老家有一种特色野菜,很有意思,名叫“鸭脚板”。鸭脚板,是因为这种野菜长得很像鸭子的脚掌,分成三瓣,椭圆形,碧绿色,也颇像是枫叶和三叶草的形状,所以,故乡人就给取名“鸭脚板”。

鸭脚板是一种很随意生长的植物,不需要肥沃的­­土壤,懒散地生长在林荫、沟渠、小溪边的泥­土里,甚至农家的房前屋后,不管是春天,还是秋天,肥肥嫩嫩地长了一地,迎风招摇着,很可爱的样子,却都被我们割去喂猪了。

但在“三年困难时期” ,我们却把鸭脚板作为填饱肚子的主要野菜之一。鸭脚板入口时,有些腥香,吃起来味道很特别,仔细嚼来带来带点韧劲和粗糙,清香之中有些野气,有些妖艳之味。这也是芹菜科的一大特点。喜欢芹菜味的肯定会爱上这道素炒鸭脚板,配米饭味道一绝。

我一直喜欢吃鸭脚板这种野菜。据说它还是一种药材,不仅营养价值很高,而且,对于清热解毒、降低三高、食积腹痛、气虚食少、风寒感冒、润肺咳嗽等也很有效果,常吃对身体健康很有好处。在我们乡下,鸭脚板还可专治疟疾、跌打损伤。记得小时候,要是被什么小毒虫咬到了一口,就把这鸭脚板嚼烂,敷在伤口处。

但我更喜欢的是那种自然的清香味,那种有些野气的酥软味,同时,它咀嚼起来的韧劲和略微的粗糙味。

我虽然是在乡下吃着鸭脚板长大的,但自从离开家乡后,就再也没吃过了。记得离家乡后,第一次吃野菜鸭脚板是在十几年前回家探亲时,桌上端来一盘鸭脚板,有一股独特的清香,要比菜市买的菜多一股野性的清香,就像是在杉树林呼吸林木间的空气一样。我自然爱吃,还抱怨怎么不多采摘一点呢!都说野菜有苦味,但我竟然感觉没有别的野菜那么苦,吃着很香。

说个题外话,因为鸭脚板这个野菜,我还被广州一家馆子捉弄了一次。我问:“有鸭脚板吗?” “有,有,有!”服务员一脸笑容。我说,上两盘来。好的!

不一会,服务员端了两盘卤的鸭掌,油亮亮的看上去味道不错。

“鸭掌?”我装作愕然:“不是啊,我要的是野菜鸭脚板!”

服务员:“啊!不好意思,听错啦!我们店里没有鸭脚板的野菜,那鸭掌……”

我看着两盘色泽油亮,香味扑鼻的卤水鸭掌,连声说道:“既然上来了,就要吧,要吧!”

马丝汗

家乡还有另一种野菜,叫马齿苋。它的杆和叶都呈紫红的颜色,叶片较厚、半透明,用它的杆和叶做汤,总是酸溜溜的,甚为可口。老人说马丝苋能治胃病。那时候,我母亲经常胃痛,有时痛得死去活来。她一痛就喝马丝苋汤,确实很有效。

马齿苋在家乡的田间地头和菜地里最常见。因为马丝苋叶子,很像马的牙齿,所以,叫做马丝苋。

记得小时候,听大人讲过一个故事。说的是在开天辟地时,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树林庄稼被晒得焦渴难耐。一位英雄后羿挽弓射日,把天空中的十个太阳射下来九个,其中剩下一个太阳吓得无处躲藏,情急之中,它见马齿苋长得油绿滴翠,郁郁葱葱,便藏在它的叶下。以后,太阳为了报答马齿苋的救命之恩,便始终不晒马齿觅,天旱无雨,其他植物蔫了,唯有马丝觅绿油油的,被人们称为“长命草”。

其实,马齿苋晒不死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神话传说。后来在学校上自然常识课时,老师告诉我们:马齿苋的特点是茎粗叶厚,茎叶外面都裹着一层细膜,挡住了太阳光,就不会蒸发叶中的水分,如果遇到一场雨,它又会吸足水分。

杜甫有诗云:“苦芭刺如针,马齿叶亦繁。青青嘉蔬色,埋没在中园。”马齿苋从早春二月到六月盛夏,都会长得鲜嫩如初。所以,马丝苋炒肉吃,更是1清香,味道鲜美。但多数人家用醋和酱油拌着生吃。

我想马齿苋救了太阳,固然荒诞不经,但它在上世纪“三年自然灾害”的饥饿年代救活了不少人,确实是铁定的事实。

记得“三年困难”时期,我经常提着篮子,或背着背篓,到田间地头和菜地里割马丝苋,在附近的水塘边洗净后,带回家或凉拌,或素炒,或做汤喝。有时还把剩下的马丝苋洗净晒干,留着冬天做成糠粑,也能填饱肚子。

马丝苋,在我老家有多种做法:凉拌马丝苋、皮蛋伴马丝苋、素炒马丝苋、马丝苋煎鸡蛋饼,马丝苋蒸腊肉,还有马丝苋煮汤。但我最爱吃马丝苋蒸腊肉。

马丝苋有“天然抗生素”之称,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几乎随处可见。据说,马丝苋,还可以清热解毒、降血压、调血脂、防血栓,有很高的功效和作用

荠 菜

说到野菜,我首先想到的是荠菜。每年春风一吹,一场春雨过后,荠菜就出现在麦田中、田畴里、河畔间,青青泛绿。不过,:荠菜起初并不大,只有大指甲盖大小,不易发现。或者发现了,也没有人去理睬。只有再经过十天半个月阳光的照晒和春风的吹拂,雨露的滋润,荠菜伸胳膊蹬腿,舒展腰身,长得肥硕起来,人们拿起小刀,提着筐篮,走进田野,在煦暖的春风中,在碧绿的麦田中,蹲下身子,一边与同伴说着笑着,一边挖着荠菜。有时忽然抬头,天蓝白云,有鸟雀从头顶上飞过,真是一件心旷神怡的事情。

荠菜长得十分好看,叶修长如柳,边缘有锯齿。起初只有四五片,随着时光的流逝,叶片也如楼台状,不断地复生,直至夏末变老,顶部结出碎碎的米粒状白花,好看极了。

当我把挖到的荠菜带回家,母亲总是笑眯眯地夸奖我,然后,洗净了煮来吃。荠菜可以清炒,切一点肉丝,就是家庭中的一道美味佳肴,也可以买一块豆腐,做成荠菜豆腐羹,香味扑鼻,十分鲜美。

荠菜还可以凉拌,就是把挖来的荠菜洗干净,放进开水锅里焯熟捞出,滤去汁水,然后切碎加盐,加醋,加姜末,加油泼辣子,再滴上一丁点麻油,拌匀即食,其美无比。

荠菜南北皆有,不过北地苦寒,较之南方出来晚些而已。南宋诗人陆游似乎特别喜欢食荠菜。他曾写过两首《食荠》诗。其一:“采采珍蔬不待畦,中原正味压莼丝。挑根择叶无虚日,直到开花如雪时”。其二:“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传夸真欲嫌荠苦,自笑何时得瓠肥。放翁真知食荠者矣。”春到溪头荠菜花,诗意很美,但这时的荠菜已不能吃了,不但枯涩,而且显老。若不是饥荒年代,恐怕没人愿意吃了

野芹菜

野芹菜生长在家乡的水渠旁、水沟边、河边、水田边,凡潮湿的地方都会生长。它的茎是中空的,叶子呈三角形,嫩黄色中带青,野芹菜有一股浓烈的香芹气味,开的花是淡白色的。

每年春天,到了清明时节,小伙伴们就会结伴去水沟去采割野芹菜。凡是野芹菜密的地方,它的茎变成淡黄色,凡稀疏的地方,野芹菜就长得又粗又大,而且浑身青绿色。这样的野芹菜吃起来显得有点老。

野芹菜可以炒来吃,也可以放点肉丝或牛肉丝,就会鲜味十足。野芹菜还有清热解毒、润肺、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利尿、止血、降血压、抗肝炎、抗心律失常、抗菌的食用效果,很受村民们欢迎。

野 葱

在我的老家,春天的野菜有很多种,野葱是最常见、最普通的一种,但是野葱的美味,在农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每年的冬季和春季是野葱采摘的最佳时机,这时的野葱最嫩最香。每年7月到9月是香葱的开花季节,这个时的香葱口感就会差一些。开花后的野葱会结种子,可以进行种植,也可以直接把野葱挖出进行移栽繁殖,与香葱的种植方式相似。不过很少有人专门去种植它,所以,很多人想吃却买不到。

野葱属草本植物。听村里老人说过,经常食用野葱具有发汗散寒,消肿健胃,通阳活血、驱虫解毒、发汗解表等功效,还对风寒感冒轻症、痈肿疮毒、痢疾脉微、寒凝腹痛、小便不利等病症有治疗作用。在清明前后食用,下田春耕就不会怕冷。据百度介绍,野葱属于蒜类,在有些地方又叫野蒜,具有特殊的辛香味,营养价值非常高,还有增进食欲,防止心血管病等功效。

在农村呆过的人都见过野葱,从外形上看,野葱和我们常见的小香葱很像,不过野葱的叶子要更细更长。另外,野葱的根部是鳞茎状的,跟我们常见的家葱不同,野葱的根部更像是蒜的根部,但比蒜头小。

春天,当你走进乡野,在田埂上、菜园边,有很多的野葱就藏匿在杂草之间,需要仔细瞧瞧,才能发现。再顺着踪迹寻找,就会有惊奇的发现:哇,这里有好多野葱啊!喜欢吃野葱头的小伙伴们,可以用小锄头挖,不喜欢的可以像掐香葱那样用手掐。鼻子闻下野葱,有股浓郁的香味。野葱的葱香味比家葱浓烈得多,还有点冲眼睛。扯野葱,一次不要扯太多,够一餐就可以了,想吃可以随时去扯,吃野葱最讲究新鲜。

野葱是一种特殊的美味佳肴。小时候,特别喜欢和村里的小伙伴,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扛着小锄头,一路玩着在田埂边找野葱。野葱的做法有很多种,有清炒野葱,野葱炒腊肉,野葱炒鸡蛋,无论哪种炒法,味道都很香,口感非常好。

又因我特别爱吃辣椒,用野葱炒鸡蛋,少不了要放点辣椒,吃起来特别提味。其实野葱炒鸡蛋的炒法很简单,就像平日里的韭菜炒鸡蛋。首先准备几个鸡蛋,几颗小米辣椒和野葱,先将野葱头切下,当平日里的蒜头一样使用,然后,把切细的野葱放入碗中,与鸡蛋调和后,倒入热锅中边煎边翻,待煎成黄色饼状即可,但不能用大火煎,掌握火候,不能煎老,更不能煎糊。

野葱有很浓郁的辛香味,营养价值丰富,维生素含量高,可以开胃,增强人们的食欲。在绿色蔬菜较少见的冬季,野葱绝对是不可多得的美味。跟香葱的用法一样,野葱也可以当作调味用品使用。可以在炒菜、煲汤的时候放一些野葱进去,那么做出来的菜和汤会更加美味。

我们在包饺子、做包子的时候,用野葱做馅比用普通香葱香很多。

除了上面的这些吃法,野葱还可以用来腌制。虽然野葱可以炒着吃,如果用野葱头腌制起来更好吃,且营养价值、食用价值都很高。这些年,我每次回家探亲返回时,总要上街买几大包真空包装的野葱咸菜带回家,用作早上的小菜,和着稀饭馒头吃,味道特别好。

进了繁华的城市,远离了野菜生长的那块土地。然而,每当想起农村的广阔田野,我依然会朦朦胧胧想起20世纪60年代初的那些春天,为了与自然灾害抗争,为了家人的生活,我和村子里的小伙伴们结伴外出挖野菜的日子来。天长日久,自然和野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常常在梦中,我会看到自己挖野菜的身影:春风吹拂的田埂上,有一个手拿小刀,穿着打了补丁衣服的小男孩,肩上背着背篓,弯着腰在乡村田间和田埂上寻找野菜。

多少年来,凡有机会回到老家的田野,我就会沿田埂和溪边找上几棵野菜,采集了放进塑料袋,然后深深地吻一吻,好像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朋友一样。啊!故乡的野菜,永驻我的心间……

 
 
 
 
 
标签: 菌菇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