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菇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菌菇种植

红菇怎么种植(红菇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11|点击次数:

红菇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

红菇( Russula)隶属于担子菌纲红菇目红菇科红菇属,主产于稠林。县具有很高食药用价值的珍稀菌根性食用菌。国际上已报道317种红菇属真菌,我国记载90余种,绝大多数都具有食药用价值。许多红菇的有效成分对治疗腰腿疼痛、手足麻木 筋骨不适、四肢不适、四肢抽搐有很好的疗效,被用于制成著名的中药“舒筋丸”。红菇中的一些种类还含有抗癌物质,是当今探索和发掘抗癌药物的重要物质材料。红菇含有红菇多糖、麦角甾醇和一些珍稀脂类、酸类等功能性成分,可以利用这些功能性成分开发具有相应保健功能的红菇保健品。如利用红菇具有的治疗失血性贫血的功能,可开发新型的补血产品。有些红菇种类可产生抗生素,如血红菇、毒红菇和脆红菇均可产生一类抗生素。变绿红菇的药用表现为明目、去肝火、散内热。中草药革质红菇和全绿红菇可以抗风湿。

红菇多可食,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甾醇和多糖的含量较高。据测定,正红菇含有油酸、亚油酸等28种脂肪酸.16种氨基酸,总氨基酸中54. 4%为必需氨基酸,含2.74%多糖。此外,还含有较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在民间已有数百年的食用红菇习惯,如炖鸡鸭、炖蛋、炖猪排等配些红菇使得汤色鲜红,香甜可口,常喝可补血健体。在闽南及内蒙古等地,妇女产后经常食红菇补充营养。

在国内,红菇主要分布在福建、辽宁、江苏、云南、安徽、河北、广西等省份,其中福建的红菇尤为出名。福建有正红菇(Russula vinosa)、大红菇(Russula alutacea)、红菇(Russula lepida)和大朱菇(Russula rubra)等种类,其中药用和保健功效最佳的当属正红菇,且分布最广、产量最多,在福建俗称的红菇主要是指正红菇。每到夏、秋季,在气温适宜、降水较多、相对湿度较大的气候条件下,在植被类型具丰富营养物质的林间腐殖质层就会生长出呈单丛、散生或小区域群生的野生红菇。

1.生物学特性

红菇属真菌子实体通常较大,菌盖直径一般为3 - 15cm,初扁半球形,后平展,中部下凹、呈深红至暗(黑)红色,边缘较淡呈深红色,盖缘常见细横纹。菌肉白色或灰色,厚。菌褶白色,褶间具横脉,老后变为乳黄色,稍密至稍稀,近盖缘处可带红色,常有分叉。菌柄白色,长3.5 - 5cm,粗0.5- 2cm,一侧或基部带浅珊瑚红色,向下渐细或为圆柱形,松软或中实。孢子印白色或灰白色。孢子无色,似球形,有小疣,囊状体近梭形。与其他伞菌不同,红菇属产生由较典型菌丝绕捆着成群髓球胞的异型子实体菌髓,但是没有乳汁菌丝,菌褶受伤时无乳汁溢出,通常无锁状联合,大多数种类为外生菌根菌,且产生只具有菌柄和菌盖的简单担子果子实体,菌褶与菌柄相连。

红菇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


2.生态习性

(1)出菇时间和地点

野生红菇一般每年发生两茬,在6月25日至7月25日发生第一茬,出菇时间约为10天;8月15 - 30日发生第二茬,出菇时间约为15天,即每年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前后和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后为野生红菌的盛产期。有的年份因天气持续干旱或者雨水的影响,红菇的出菇时间会前后推移。红菇的出菇地点相对较固定,俗称“菇位”“菇场”等。野生红菇发生地一般属于山地地形,海拔300 - 2000m不等。从垂直结构上看植被和土壤分布明显,坡度为10° -45°的缓坡地至斜坡地。

(2)出菇地气候条件

据实地考察和调查,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红菇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到每年红菇的出菇时间,还关系到出菇量。红菇发生季,林间适宜温度为25 - 27℃,年降水量达到1700 - 1900mm,空气相对湿度达到65% - 85%。红菇子实体发生前一般需适宜的降水量,降雨过后需晴朗的气候条件。雨季的发生期,前期的降水量及雨后是否天晴,这些气候条件与出菇开始期和出菇量有显著关系。研究表明,野生红菇要正常出菇并获得良好的出菇量,需要满足3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要有充分的前期降雨;二是在出菇期要有充足的热量和一定的降雨条件;三是出菇期内晴雨相间的水热条件。晴雨交换可能为红菇子实体的发生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为红菇的共生植物创造适宜的代谢环境,从而为子实体的成熟提供所需的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

(3)出菇地的土壤条件

对红菇生长地土壤条件的研究表明:红菇一般发生在温带冷灰壤、红棕壤及红壤坡地上,土质多富含有机质,透气和保水性较好,质地疏松。红菇发生处pH为4.2-4.5,要求偏酸性,肥力中等偏低,红菇发生季节土壤含水量要达到40%以上。同其他许多外生菌根真菌一样,红菇的发生和分布反映了其宿主植物的类型、发生地土壤的营养状况、水分、温度、pH等生态条件,这些因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红菇的发生和分布。

(4)出菇地的森林结构

研究表明,红菇的发生与植物群落密切相关,常散布于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地上。红菇依存的森林类型较稳定,群落结构较复杂,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

(5)红菇依存的植被类型

红菇依存林主要是原生或次生的栲类林,其中以米槠林、红锥林、栲树林、格氏栲林和混交栲类树林中红菇最为多见。产量高的红菇依存林一般为原生林和30 - 40年生天然次生林,分布于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区、风水林及偏远地区。红菇一般都能形成群生的菇圈,但是一些次生的针阔混交林、针阔毛竹混交林甚至极少数的丘陵灌草丛也出现散生的红菇。根据红菇依存林群落中的优势乔木种类和群落演替情况可分为以下10种类型。

米槠林(又称为小红栲林):分布于大田县桃源镇、尤溪县西滨镇、漳平市双洋镇、上杭县步云乡、龙岩新罗区、建阳市小湖镇、武夷山市星村镇等红菇产地。在海拔800m以下,常见伴生树种有狗牙锥、钩栗、甜槠、南岭栲等。米槠林内的红菇发生在夏、秋季,群生在林间疏松透气的腐殖层地带,直径5 -12cm,初扁半球形,后平展,中部下凹,大红带紫,中部暗紫黑色,边缘平滑;菇柄基部着生多条白色菌索,向下延伸与米槠树根形成外生菌根。

格氏栲林(又称为赤枝栲林或青钩栲林):分布于三明市西南部莘口镇250 - 400m丘陵和永安市贡川镇海拔450 - 1050m山地,伴生乔木树种有栲树、甜槠、米槠、青冈栎、木荷等。红菇每年有两次盛产期: 5-6月生长的称乔花菇;8-9月生长的称处暑菇。其品质尤以处暑菇为上乘,纤维细密,菇盖厚,菇脚粗短,纹理不规则,味甜甘滑。

甜槠林:分布于将乐县的金溪两岸,永安天宝岩、洪田镇,建瓯市小桥镇,邵武将石,武夷山市三港,以及漳平市双洋镇溪口村等红菇产地。伴生乔木树种有狗牙锥、青冈栎、木荷、东南石栎等。

苦槠林:分布于浦城县水北,建阳市小湖、崇雒,宁化县安远,以及武夷山市洋庄等红菇产地。常见伴生树种有栲树、青冈栎、木荷、松等,其林中常散生一些温带的落叶树种如栋、栗、桦木等。苦槠林下生长的红菇可能为大朱菇,当地农民称为“朱菇”,夏、秋季单生或散生地上,也可与松、栗、水青冈等树种形成菌根。

栲树林:分布于大田县桃源镇上丁板、政和县的东平等。在300 - 700m的山地红壤中,常见伴生树种有狗牙锥、木荷、罗浮栲、五列木等。红菇一般长在栲树林下无杂草丛生、枯枝腐叶层较厚的林地中,往往能形成群生的菇圈。

红锥、闽粤栲林:分布于华安县金山国有林场135. 2hm2红锥林、马坑乡贡鸭山.处于中亚热带气候与南亚热带气候过渡带。红菇喜阴湿,在林木郁闭度0.7以上地带发生较多。一般山下阴坡产量高、长势强、朵形大,山上阳坡产量低、长势弱、朵形小。

次生栲树、红锥、米槠林:分布于莆田县国有新县林场、大洋乡瑞云山、城厢区常太镇山门村。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破坏后次生而成。

次生栲类混交林:以栲属树种为主的混交林,是原生常绿阔叶林被砍伐后再次生长起来而形成,林木杂乱,优势种不明显。如位于建瓯市西部徐墩镇北津村的生态公益林区,以栲属中罗浮栲、狗牙锥、东南锥、南岭栲、米槠、苦槠等树种组成。再如安溪县福田乡丰田九十九湾,混交林中有东南锥、栲、罗浮栲、甜槠、米槠、水青冈、松等。

次生针阔混交林或针阔毛竹混交林:主要分布在海拔500 -1000m的中低山地区,由于人为破坏常绿阔叶林后,人工种植的马尾松、杉木、毛竹与次生阔叶林相混交而成,主要有马尾松+毛竹+甜槠+青冈栎林、马尾松十狗牙锥林、马尾松+米槠林、马尾松+毛竹+栲树林、杉木+锥林等群系。如建阳市庵山、樟墩等地,红菇以单生或散生为主,一般不能形成群生的红菇圈,产量很少。

次生丘陵灌草丛:如建阳市水吉镇大梨村,次生丘陵灌草丛由常绿阔叶林遭乱伐或火烧后逆演替而成,常见树种有苦槠、青冈栎、石栎、木荷、石楠、冬青、杨梅、檵木、乌饭、马尾松幼树等,但是红菇产量极少,稀疏散生于苦槠、青冈栎树下。

标签: 菌菇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