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昆虫养殖

兰溪蚯蚓养殖(雷动风行惊蛰户——传统24节气之惊蛰诗词)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7|点击次数: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南宋】陆游《春晴泛舟》

-----------------------------------------------------------------------------------------------------------------------------------------

①陈人:旧人,故人。

②曲尘:指柳树,柳条。嫩柳叶色鹅黄,所以这样称呼。

春天来了,万物更新,一片春意盎然,诗人在湖上泛舟,感慨自己年纪大了,“儿童莫笑是陈人”。可是随着惊蛰的到来,春雷萌动行风雨,整个世界就像天地初开的时候,一番新的气象。

波光粼粼的江水上涨,淹没了黑色的礁石,嫩黄纤柔的柳枝摇摆,颜色浅淡如同黄色的尘土。景色如此美好,刚才还想上岸去亭子里,这会儿又划起了船桨,如此美好的景色不好好享受真是浪费。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二十九岁考中进士第一,但是因喜论恢复被秦桧除名,孝宗时赐进士出身。因坚持抗金不为当权者所容,罢官居故乡山阴二十余年。后出修国史,任宝章阁待制。诗词风格多变,忧国伤时,慷慨悲壮。流传诗词9000多首。

雷动风行惊蛰户——传统24节气之惊蛰诗词

● 惊蛰诗话

▉先秦汉晋

1、桃夭【春秋】《诗经•国风•周南》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古代惊蛰那些事儿】桃之夭夭 = 逃之夭夭?

这是贺新婚歌,也即送新嫁娘歌。用艳丽的桃花比兴新娘的美貌,娶到这样的姑娘,一家子怎不和顺美满呢!果实累累的桃树比喻多生贵子,家丁兴旺。枝叶茂密的桃树比兴一家昌盛。

桃花、桃实、桃叶比对新婚夫妇美好的青春,祝福的爱情象桃花般绚丽,桃树般长青。

2、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古代惊蛰那些事儿】人生易逝,为什么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是一首汉乐府诗,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有所作为。葵:蔬菜名,古代重要蔬菜之一,不是向日葵,明代才引进。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3、拟古·其三【东晋】陶渊明(352或365~427)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古代惊蛰那些事儿】什么时候开始打雷?什么时候燕子回来?

仲春:即阴历二月,为春季之中。遘:遇。时雨:应时的雨,使草木滋生。蛰:虫类伏藏。我心匪石:用《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表示意志专一不可扭转。

雷动风行惊蛰户——传统24节气之惊蛰诗词

▉唐代

1、桃花溪【唐】张旭(约685~约759)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古代惊蛰那些事儿】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桃花源

张旭是唐代书法家、诗人,借陶渊明《桃花源记》意境而创作此诗,通过描写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对渔人的询问,抒写一种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

《唐诗三百首》编选者蘅塘退士(孙洙):“四句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记》。”

2、边词【唐】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古代惊蛰那些事儿】春天,内蒙古五原与陕西西安的天气有多大的差异?

五原,今内蒙古五原。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边疆的五原,春天从来就很晚才到,已经二月了那垂杨还没挂上绿色枝条。黄河上的冰就要开化,而在长安城,已经到了花落的时候。

3、三日寻李九庄【唐】常建(708~?)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4、江畔独步寻花•其五【唐】杜甫(712~770)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古代惊蛰那些事儿】四川成都的春天,花开时节是怎么样的景致?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春。上元元年(760年)杜甫饱经离乱,寓居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时值第二年(一说第三年)春暖花开,杜甫写下了七绝句。

这是第五首,写初春桃花初开,第六首则是写仲春以后的花团锦簇。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5、渔歌子【唐】张志和(732~774)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古代惊蛰那些事儿】白鹭飞翔 = 田园生活?

①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②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③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④鳜(guì)鱼:俗称“花鱼”、“桂鱼”。扁平、口大、鳞细、黄绿色,味道鲜美。⑤箬笠:用竹篾、箬叶编的斗笠。⑥蓑衣:用草或棕麻编织的雨衣。

在诗人眼里,西塞山前的白鹭自由地飞翔,江的两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流水潺潺,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九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张志和驾舟往谒,时值暮春,桃花水涨,鳜鱼水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作词五首,这是其中之一,宪宗时一度散失,长庆三年(823),李德裕访得之,著录于其《玄真子渔歌记》文中,始流传至今,还流传到日本。

6、观田家【唐】韦应物(737-792)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7、城东早春【唐】杨巨源(755~825后)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8、题都城南庄【唐】崔护(772~846)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古代惊蛰那些事儿】春天的桃花,为什么常常与爱情有关?

唐人孟棨《本事诗》和宋代《太平广记》记载:崔护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在长安南郊偶遇一美丽少女,次年清明节重访此女不遇,于是题写此诗。后人添枝加叶,成就了一段姻缘。

9、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唐】刘禹锡(772~846)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古代惊蛰那些事儿】最能惹事的桃花诗是是写的?

据《旧唐书·刘禹锡传》,永贞元年即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刘禹锡参加王叔文革新失败,贬连州刺史,半途又贬朗州(在湖南)司马。元和十年(815年),刘禹锡及同时被贬的柳宗元等人被召回京。这首诗,就是他回到长安时所写,刺痛了当权者宰相武元衡,刘禹锡又被贬往连州(在广东)。

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刘禹锡“复为主客郎中”,再次回到长安。在这十四年中,皇帝由宪宗、穆宗、敬宗而文宗,人事变迁很大,武元衡已死十四年,但政治斗争仍在继续。

一生硬骨头不信邪的刘禹锡于是又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关于“刘郎”的神话传说,指的是东汉会稽剡溪人刘晨,在明帝永平十五年,与阮肇同入天台山采药,迷路遇二女,邀晨、肇至其家,食以胡麻饭,留宿,二女与二人结为夫妇。留山中半载,思归求去,二女为指归路。既出,亲旧零落无相识者。讯问之,得七世孙。欲还女处,不复得路。

10、闻雷【唐】白居易(772~846)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馀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11、荆园杂诗【唐】元稹(779~842)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12、义雀行和朱评事【唐】贾岛(779~843)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13、齐安郡后池绝句【唐】杜牧(803~852)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古代惊蛰那些事儿】这首诗里写到了几种动植物?

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一座幽静无人的园林,在蒙蒙丝雨笼罩下,有露出水面的菱叶、铺满池中的浮萍,有穿叶弄花的鸣莺、花枝离披的蔷薇,还有双双相对的浴水鸳鸯。

此诗作于杜牧受人排挤,外放为黄州刺史之时,约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四月至会昌四年(844)九月之间。①齐安郡:即黄州。唐代在天宝年间曾改州为郡。②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三角形,叶柄有气囊,夏天开花,白色。③浮萍:浮生在水面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叶扁平,呈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下生须根,花白色。④绿:此处作动词用,使动用法。⑤锦池:即题中的“齐安郡后池”。⑥啭(zhuàn):指鸟婉转地鸣叫。⑦蔷薇:植物名。花白色或淡红色,有芳香,可供观赏。⑧尽日:犹终日,整天。⑨鸳鸯:鸟名,似野鸭,旧传雌雄偶居不离,古称“匹鸟”。

14、雨晴【唐】王驾(851~?)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古代惊蛰那些事儿】春天雨后,花草和蝴蝶有什么特征?

这首小诗选取平常景物,描绘雨过天晴后花园衰败情态,表达惜春之情,语句生动有趣。

王驾(851~?),字大用,自号守素先生,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大顺元年(890)进士,仕至礼部员外郎,后弃官归隐,此诗作于归隐后。与郑谷、司空图友善,绝句构思巧妙,自然流畅。

15、早春咏雪【唐】王初

句芒宫树已先开,珠蕊琼花斗剪裁。

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色一时来

雷动风行惊蛰户——传统24节气之惊蛰诗词

▉ 北宋

1、观化十五首·春阴【北宋】黄庭坚(1045-1105)

竹笋初生黄犊角,蕨芽已作小儿拳。

试挑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古代惊蛰那些事儿】春天的野菜有哪些?

黄庭坚号称“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年龄接近,屡遭贬谪但性格豪放,也与苏轼相仿。

2、春日杂兴五首·其一【北宋】陈棣

料峭寒犹薄,阴云带晚烟。

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开

日永消香篆,愁浓逼酒船。

为君借余景,收拾赋新篇。

3、游玉泉【北宋】朱翌(1097~1167)

坡陀石上大绅垂,踞石跏趺世虑微。

奉引有春扶屐去,送归生月带星稀。

一时花木助欢笑,四雇风云入指挥。

是日乃书惊蛰节,鸣蛙已傍小池归

雷动风行惊蛰户——传统24节气之惊蛰诗词

▉南宋

1、惊蛰【南宋】张元干(1091~1161)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2、市饮【南宋】陆游(1125~1210)

学道无多事,消阴服众魔。

春雷惊蛰户,海日浴鲸波

大勇收全胜,灵襟袭太和。

何妨会稽市,取酒独酣歌。

3、秦楼月·浮云集【南宋】范成大(1126~1293)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

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4、新柳【南宋】杨万里(1127~1206)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5、闻蛙【南宋】赵蕃(1143~1229)

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

能如喜风月,不必问官私。

6、贺洪锦溪出世雁山能仁【南宋】释绍昙(?~1297)

诸方口里水漉漉,一滴何如龙鼻头。

涨起春溪新濯锦,触崖翻瀑浪花浮。

冷泉二月雷惊蛰,烧尾金鳞化作龙

拖去鼻头涓滴水,洗清雁宕几千峰。

7、有怀正仲还雁峰诗【南宋】舒岳祥(1219~1298)

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

掩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

7、惊蛰日雷【南宋】仇远((1247~1326)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8、安济桥【南宋】杜德源

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

坦途箭直千人过,驿使驰驱万国通。

云吐月轮高拱北,雨添春色去朝东。

休夸世俗遗仙迹,自古神丁役此工。

9、菩萨蛮·春愁一段来无影【南宋末】萧汉杰

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

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

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

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雷动风行惊蛰户——传统24节气之惊蛰诗词

▉元明清

1、山房【宋末元初】陈允平

轩窗四面开,风送海云来。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蜗涎明石凳,蚁阵绕山台。

此际衣偏湿,熏笼著麝煤。

2、骤雨【元】陆文圭(1252~1336)

绛帐虚堂设,檐牙雨骤倾。

已过惊蛰日,未听候虫声

向晚飞蚊出,偏工傍耳鸣。

山灵戏穷士,邀喝夜相迎。

3、兰溪棹歌【明】汪广洋(? ~1379)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古代惊蛰那些事儿】版权的作者是戴叔伦还是汪广洋?

汪广洋字朝宗,明代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左丞、丞相等职。他的一些小诗,俱有民歌风味。兰溪:即兰江,以岸多兰草,在浙江。棹歌:船工行船时所唱之歌。越中:兰溪在古代为越国之地。镜中看:比喻溪水明净。桃花雨:桃花始盛开时节之雨。以前误作唐代戴叔伦的作品。

4、清溪松阴图【明】唐寅(1470~1524)

长松百尺荫清溪,倒影波间势转低。

恰似春雷未惊蛰,髯龙头角暂皤泥

5、新雷【清】张维屏(1780~1859)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於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雷动风行惊蛰户——传统24节气之惊蛰诗词

█ 近现代

1、荆园杂诗【近代】李履庵(1903~1945)

小园得雨藓苔滋,不觉春来物候移。

昨夜新雷又惊蛰,百虫悽抑助敲诗。

● 惊蛰知识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开始,一般在3月6日左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此前,昆虫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蛰”;到了“惊蛰节”,天上春雷惊醒蛰居动物,称“惊”。故惊蛰时分,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惊蛰,古称“启蛰”,汉朝为避汉景帝刘启讳改为惊蛰,唐朝短暂恢复,后惊蛰沿用至今。

● 惊蛰三候

古代分惊蛰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

一候桃始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乃闹春之始,流水桃花,千媚百态。

二候仓庚鸣: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昔我云别,仓庚载鸣,就成悲声。

三候鹰化为鸠:仲春时因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直到深秋,鸠再化为鹰。

● 24番风信花——惊蛰三候

惊蛰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一候桃花,二候棠棣,三候蔷薇。”

一候桃花

1、代悲白头翁【唐】刘希夷(约651~约680)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2、春思二首【唐】贾至(718~772)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红粉当垆弱柳垂,金花腊酒解酴醿。

笙歌日暮能留客,醉杀长安轻薄儿。

【古代惊蛰那些事儿】柳叶鹅黄,桃花开放,是什么季节?

贾至在唐肃宗时升至中书舍人。乾元元年(758)出为汝州刺史,次年因事贬为岳州司马。所以即使是春草丛生、柳丝飘拂、花枝披离、花气氤氲的春天,仍然排遣不去与日俱长的愁恨。

3、城南【北宋】曾巩(1019~1083)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二候棠棣

1、棠棣【先秦】诗经

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古代惊蛰那些事儿】棠棣为什么比喻为兄弟?

欢宴兄弟,以笃友爱。本为一首申述兄弟应该互相友爱的诗,后常用以指兄弟。

①棠棣:即郁李。华:花。棠棣花黄色,春末开,白色或粉色,与棣棠应区分开。②鄂:花萼。③韡韡(wěi):光明貌。④威:畏。⑤原隰(yuán xí):平原和低下的地方。⑥裒(póu):聚集。

2、观兄弟同夜成婚【唐】郑轨

棠棣开双萼,夭桃照两花

分庭含佩响,隔扇偶妆华。

迎风俱似雪,映绮共如霞。

今宵二神女,并在一仙家。

3、题水竹弟寿山觉庵【南宋】叶茵(1199~?)

照邻营墓牧之铭,一理融明古亦今。

政为后先同此觉,不将生死动其心。

天教棠棣分春色,地接松楸合画阴

自谓老身强健在,时时来和寿藏吟。

三候蔷薇

1、赋得蔷薇诗【南北朝】萧纲(503―551)

石榴珊瑚蕊,木槿悬星葩。

岂如兹草丽,逢春始发花

回风舒紫萼,照日吐新芽。

2、蔷薇花【唐】杜牧(803~852)

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拂醉人头

石家锦幛依然在,闲倚狂风夜不收。

3、浣溪沙∙无力蔷薇带雨低【宋】李氏

无力蔷薇带雨低,多情蝴蝶趁花飞

流水飘香乳燕啼。

南浦魂销春不管,东阳衣减镜仙知。

小楼今夜月依依。

【古代惊蛰那些事儿】蔷薇花的花语是什么?

蔷薇花因为雨水打湿而低下了头,多情的蝴蝶趁着花儿开的正旺翩翩起飞,飘着花朵的流水发出幽幽的暗香,小燕子一声声叫着,反映了女诗人愉悦的心情。

红色蔷薇象征热恋,粉色蔷薇象征爱的誓言,白色蔷薇象征纯洁的爱情,圣诞蔷薇象征追忆的爱情和纪念逝去的爱情。男女之间互赠红蔷薇来表达爱意;婚礼上赠送红蔷薇代表了对新人的祝福。

标签: 昆虫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