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昆虫养殖

蜜蜂养殖群(成熟蜂蜜生产群的组织与管理)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8|点击次数:

作者:吴黎明1彭文君1胡福良2韩胜明1刘富海3张中印4(1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2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3 北京天宝康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4 河南科技学院)

生产群是指具有较强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蜂产品生产能力的蜂群。要实现蜂产品的优质高效生产(如实现成熟蜂蜜高产),除了良好的蜜粉源条件外,生产群至少应拥有以下特征:适龄工作蜂个体数量达到高峰,各日龄工蜂比例合理,子脾、空脾、蜜粉脾排列结构和比例合理,工蜂健康状态良好。

对于优质成熟蜂蜜生产而言,要求西方蜜蜂群势至少达到16足框4万只蜜蜂(条件允许,最好能达到20足框以上),中蜂达到8足框(2万只蜜蜂)以上。但在我国,受蜂种、蜜源条件、气候环境和药害等多种因素影响,多数自然蜂群的群势达不到以上要求,这就必须改变传统养蜂模式,在主要蜜源大流蜜期前,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把生产蜂群扶壮,使群势达到优质成熟蜂蜜生产要求。

一、流蜜期前蜂群的快速繁殖

1.强群快速繁殖

主要是指在春季第一个能形成商品蜜的蜜源流蜜前,迅速把生产蜂群繁殖强盛的方法措施;其他时间以生产群组织繁殖可参照春季蜂群的快速繁殖。由于繁殖速度与蜂群起繁群势、越冬蜂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为了实现强群春繁,一般需要上一年以强群(长江及以南地区6足框蜂以上,黄河及以北地区7足框以上)越冬,并辅以充足的优质越冬饲料。

(1)蜂群摆放和促蜂排泄

选择通风、向阳、干燥,有早期蜜粉源的地方摆放蜂群,蜂群2箱1组或成排摆放。选择温度10℃以上、晴暖无风的午后,打开蜂箱大盖让太阳晒暖蜂巢,促使蜜蜂出巢排泄。

(2)整理蜂群和防治蜂螨

在蜜蜂排泄飞翔后,选择气温14℃以上晴暖天气及时整理蜂群,用消过毒的空蜂箱替换原蜂箱,抽出多余的巢脾,使蜂多于脾1~2成;7足框蜂以上强群,可保持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缺饲料蜂群及时补充蜜脾。

扣王越冬的蜂群及时放王产卵,在放王7天(1周)内,蜂群没有出现封盖子前完成治螨工作。如蜂群中已出现少量封盖子脾,将封盖子脾割除后再治螨。

(3)蜂群起繁

采用强群起繁,可采用单王群或双王群繁殖。长江及以南区域起繁群势要4足框蜂以上,黄河及以北地区起繁群势5足框蜂以上。把蜂脾比调整为2~1.5∶1,使蜂多于脾,同时放宽蜂路。群势越小,蜂脾比应越大,7足框以上蜂群可以蜂脾相称繁殖。

强群起繁时间以蜂王自然产卵,外界有自然花粉出现时为佳,不主张过分提早繁殖;或在能够生产商品蜜的蜜源流蜜前28天左右繁殖,根据天气好坏提前或延后几天。强群春繁管理可粗放些,蜂群一般不需要特殊保温,只需用覆布直接盖在副盖上,另加盖草帘即可。群势较弱的蜂群,以干草等保温物填塞蜂箱底部和箱侧,作箱外保温。蜂箱底部放置“巢内缓释熏蒸剂”熏蒸10~14天,尽量减少病原菌生长繁殖,减少蜂群疾病。

(4)蜂群饲喂

早春繁殖前期,哺育蜂多为越冬蜂,一般3脾蜂能养活1脾子。开始繁殖时应按照蜂量控制幼虫数量,适度减缓蜂王的产卵速度,实现定量繁蜂并保持幼虫营养充足。

喂蜜喂水:缺蜜的蜂群最宜补半蜜脾,无蜜脾可每天或隔天喂1∶0.7的糖浆250 g左右补充,以不产生蜜压卵圈为宜(可在糖水中加入50~100 mg/kg的抗菌营养剂)。为控制繁殖速度,减轻工蜂负担,繁殖开始后,前4周不宜奖励饲喂,新蜂出房1周左右再奖励饲喂,以促进快速繁殖;建议采取箱内塑料盒饲喂为宜,一端喂糖浆,一端喂水(群内有幼虫开始喂水)。禁用劣质、掺假或污染的饲料喂蜂。

喂粉:从繁殖开始时喂粉,到外界粉源充足时停止,应饲喂花粉脾或花粉饼。在繁殖后期,出现粉压子圈时,还应适度脱粉。花粉和花粉脾使用前用硫磺熏蒸灭菌。不扣王越冬的蜂群,如蜂王已自然产卵且没有自然花粉的,需给蜂群补喂经灭菌的优质天然蜂花粉。

(5)扩大蜂巢

原则是按蜂加脾,开始繁殖时蜂多于脾,添加的第1张脾以蜜脾为宜,既适度扩巢又补充饲料,第1张脾应加在最外侧巢脾与隔板之间,不破坏蜂群巢温还可防止倒春寒伤子;繁殖中后期加脾速度原则上要保持蜂脾相称,加脾位置,利于蜂王产卵即可。总之,春繁前期要稳,新老蜂交替期要压,发展期要快。气温稳定,弱群发展到8足框蜂时,可撤保温物上继箱。如果蜂数不够,但蜜蜂造新脾,就加巢础框控制产卵速度。

群势增大并叠加继箱后,可生产蜂王浆。如果是单王群,又不生产蜂王浆,巢箱与继箱之间不用加隔王板,任由蜂王在上下箱间产卵,形成巢继箱繁殖区,迅速扩大群势。也可借机提早育王,组织巢继箱双王群,阶段性双王快繁。巢、继箱之间,除了加础造脾,一般不调整巢脾。

(6)春季早养王

蜂场每年都要尽早在第一个主要蜜源期培育和更换蜂王,种蜂的获得可以自己选育,也可以购买。其程序:准备雄蜂→选择母群→移虫→哺育王台→组织交配→导入王台→蜂王交配→蜂王产卵→导入生产蜂群。平时养王和贮备,随时更换生产蜂群中质量差的蜂王。

2.弱群繁殖管理对群势不足4框蜂的蜂群,可采用双王同箱或双群同箱方式饲养,加快繁殖,将巢箱用框式隔王板或闸板分隔成蜂王不能互相通过的两区,每区提入一个弱群。早春起繁每群巢脾不超过2张,保持蜂多于脾;新老蜂交替完成后再加脾扩巢。繁殖加脾时每次加脾2张(每侧各1张),十框箱加脾2~3次即可满箱。双王同箱群靠近框式隔王板的两侧放刚封盖的大子脾,以减少两区蜂王在框式隔王板上接触和斗杀的可能性,同时注意两只蜂王年龄一致。双群同箱饲养时应避免工蜂偏集,宜使两群的巢门相距较远或者方向相反,使两群的蜂王年龄和产卵力基本一致。

蜂群发展满箱以后,可以改组成上下双王群,方法是将一侧的蜂巢连蜂王移入继箱,继箱加于巢箱之上,继箱与巢箱间用隔王板隔开,同时抽去巢箱中的闸板或框式隔王板(该组织方法也适用于卧式蜂箱),每只蜂王所在的箱体,可加巢脾8~9张,已基本满足蜂王产卵需要,不必频繁调动巢脾,有效减少巢箱双王群因产卵空间不足需经常调脾的管理工作负担。饲喂可在上方箱体内进行。

二、成熟蜂蜜生产群的组织

1.培育适龄采集蜂

为特定蜜源花期培育适龄采集蜂的时间,一般在流蜜开始前45~50天到流蜜结束前30天。培育足够量的适龄采集蜂,蜂群要有一定的群势基础,还要兼顾采蜜结束后的繁殖与生产。适龄采集蜂的培育可参照流蜜期前蜂群快速繁殖方法进行。

从早春蜂群起繁,到主要蜜源生产期如有8~10周的时间,则蜂群适龄蜂出现的高峰期与流蜜期相吻合,一般群势也很难达到16足框;若少于8周,则应有年轻健壮的蜂王、足够数量的越冬蜂、充足的饲料等有效管理措施,才能尽量培养成强群。但实际生产中,除了少数蜂场蜂群能直接繁殖达到16足框蜂,多数情况还是需要采取措施扶壮生产蜂群,以满足成熟蜂蜜生产群势所需。

若繁殖时间多于12周,蜂群发展高峰往往出现在主要流蜜期之前,容易产生分蜂热趋势,在此情况下,可以生产蜂王浆消耗蜂群的过剩哺育力;也可结合提早养王将蜂群组成巢继箱双王繁殖;也可一分为二,使其各自繁殖发展,然后在主要流蜜期开始时,将两群合并成一个强群,或以弱群补强群。

2.成熟蜂蜜生产群的组织方式

成熟蜂蜜的生产蜂群要求王新、群强和蜂群健康,西方蜜蜂群势至少达到16足框(条件允许,最好能达到20足框以上),中蜂达到8足框蜂以上,越强越好。

(1)自然繁殖的强群

对通过前期繁殖和适龄采集蜂培育,群势已达到16足框以上的蜂群,采取双箱体繁殖、浅继箱贮蜜的方式,直接组织生产。在流蜜前5~10天组织生产群,繁殖区由底(巢)箱和继箱构成,分别放置6~8张巢脾,保留1只优良新王,让它自由产卵,底箱和继箱之间不加隔王板。在繁殖区上叠加装满空巢脾的第1个储蜜浅继箱,储蜜区与繁殖区间可不加隔王板,便于采集蜂上下,也可在浅继箱另开巢门,方便采集蜂出入。

如果流蜜期短,后面又没有连续的大蜜源,在流蜜前10天可结合养王断子,或者压缩繁殖区巢脾数量和产卵空间,减少幼虫数量,使蜂群集中力量采蜜;若主要流蜜期较长或与后面的主要蜜源接连,后继蜜源价值又较大,则应为蜂群创造条件,加大繁殖区蜂王产卵空间,一边繁殖,一边生产。

主要蜜源流蜜后且第1个浅继箱中的巢脾贮蜜达80%左右时,在第1个浅继箱与繁殖区之间加第2个浅继箱,依次类推。从第2个浅继箱开始,贮蜜继箱可用一半空脾和一半巢础框,将巢础框和空脾相间放置。

(2)笼蜂补充扶壮生产群

当群势不足16足框蜂时,可以购买南方繁殖的、健康的笼蜂直接补充,迅速扩大群势。笼蜂到达后,将原群继箱挪开,用装有5~6张空脾和1~2张蜜脾的新继箱替代,事前在巢箱和继箱之间加一层扎了多个小孔的报纸。将笼蜂取出蜂王后,把蜜蜂抖入新继箱,新继箱与巢箱同侧开一小口供蜜蜂进出。原继箱蜜蜂抖在巢箱门口,让其回到原群。注意通风降温,以免蜜蜂闷死。

2~3天后,原群与笼蜂群味混匀,清理被蜜蜂咬碎的报纸,关闭继箱小口,即形成一个强壮生产群。后续强群多箱体管理措施,同直接投入生产的自然繁殖蜂群管理。

(3)蜂群合并

将未达到采蜜群势要求的蜂群合并成强群。在流蜜期前,采用间接合并方法将较弱蜂群合并成强群投入生产;也可在外界流蜜后,蜜蜂群界变淡(气味相近)后,直接合并弱蜂群成强群。间接合并方法和管理措施基本同笼蜂扶强方法。

弱群双王繁殖的蜂群,形成巢继箱双王群且群势达到16足框以上时,在流蜜期到来前10天,去掉1只质量较差的蜂王,抽去隔王板,直接形成成熟蜂蜜生产蜂群。

(4)主副群饲养

主副群的组成,一般以较强蜂群为主群、弱群为副群。转地蜂群落场时,将蜂群分组摆放,主、副群搭配(定地蜂场在繁殖阶段做这项工作),主群和副群的比例视蜂场实际情况和主群群势而定,一般为1∶1或1∶2,副群可放于主群单侧或两侧;主要蜜源开花泌蜜后,搬走副群,使外勤蜂投奔到主群,根据群势扩巢。后续管理措施,同直接投入生产的自然繁殖强群管理。

流蜜季节,副群采取有效繁殖管理措施,以备蜜源后期补充主群或独立发展成为下一个花期的主群。

采用十六框卧式蜂箱的蜂场,可用闸板将箱体分为两区,一区饲养大群为主群,一区饲养小群为副群,各开巢门。流蜜开始前,将副群中正出房或即将出房的封盖子脾调入主群中,替换主群中的空脾或小幼虫脾;流蜜开始后,在已发展成满箱的主群上,添加第1浅继箱,当第1继箱贮蜜量达80%时,在巢箱和第1浅继箱之间加第2浅继箱,依次类推。

以双王同群或双群同箱饲养的蜂群,可以作为副群使用,或合并为单王群后,作为主群使用。

(5)品字形成熟蜂蜜生产群组织

蜂群过大,易产生分蜂热。为了达到既避免分蜂热,又达到成熟蜜生产所需群势的目的,可采用品字形强群组织方式。此方法不但适用于意蜂等西方蜜蜂的强群组织,也适用于中蜂的强群组织。

组织品字形成熟蜂蜜生产群的方法,是以两个独立蜂群为基础。在经历前期繁殖和培育适龄采集蜂等过程后,在流蜜期前7~10天,通过给相对较弱群调入正出房的老子脾补充群势,使同组两个蜂群群势、子脾、蜂王状态均基本一致,西方蜜蜂达到8足框以上,中蜂达到5足框以上。组织蜂群前,将同组蜂群逐步靠近至紧密、并排接触,整理蜂群、各自留下6~8张巢脾(中蜂4~5张),两群巢脾数量、子脾和蜜粉状态应一致。

在两群中部放置隔王板,平均跨在两个底箱上。隔王板覆盖不到的两个半区用活动盖板密封盖好,使蜜蜂向上的通行途径仅为隔王板缝隙。在隔王板上面叠加第1个贮蜜继箱,当第1个浅继箱中的巢脾贮蜜达80%左右时,就在下面紧挨着隔王板加第2个浅继箱,第1个浅继箱上移,依次类推。从第2个浅继箱开始,贮蜜继箱时可用一半空脾和一半巢础框,使巢础框和空脾相间放置。为了避免蜜蜂偏集,同组两个蜂群底箱的巢门应有一定距离,即左侧蜂群开左侧巢门,右侧蜂群开右侧巢门。

流蜜期结束或需转地时,撤下贮蜜继箱,移去隔王板和活动盖板,重新分开成为两个独立蜂群,便于管理和转运。如果流蜜期短,后面又没有连续的大蜜源,在流蜜前压缩繁殖区巢脾数量和蜂王产卵空间,集中力量采蜜;若主要流蜜期较长或与后面的主要蜜源接连,后继蜜源价值又较大,则应为蜂群创造条件,加大繁殖区蜂王产卵空间,加强繁殖。

三、小结

全面推进成熟蜂蜜生产是提升我国蜂蜜质量安全水平和加强蜂业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求,已成为行业共识,是涉及全产业链条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生产、评价、加工等环节进行技术创新。其中,强壮、健康的蜂群是实现成熟蜂蜜优质高产的基础。本文在团队多年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了流蜜期前蜂群快速繁殖及成熟蜂蜜生产蜂群组织和管理技术措施,供广大读者参考。同时,也期望通过抛砖引玉,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参与成熟蜂蜜相关研究与推广工作,共同促进我国蜂业健康发展。

成熟蜂蜜生产群的组织与管理
标签: 昆虫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