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昆虫养殖

华北蝎子养殖(贺兰山蝎子被滥捕,上千人夜间组团“搜刮”,再不保护就会灭绝?)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8|点击次数:

在我国西北、华北等地,蝎子是一种非常抢手的“硬通货”,市场上一斤活蝎子叫价400~500元。由于蝎子在国内并不是保护动物,再加上市场需求量大、利润率高,就导致很多村民在夜间组团抓蝎子,有些地方的“抓蝎大军”甚至能达到上千人之众(其实早在2010年,月牙湖乡的捕蝎规模就达到了2000~3000人)。

贺兰山蝎子被滥捕,上千人夜间组团“搜刮”,再不保护就会灭绝?

蝎子的收购市场

每年夏季是蝎子的捕捉旺季,很多放假的学生也都加入了捕蝎队伍。捕蝎人利用紫外线照射灯、镊子等工具大规模捕捉蝎子,对草地、灌木等植被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在宁夏贺兰山一带(尤其是阿拉善左旗、银川等地的乡镇),20多年前就有人开始捉蝎子了,如今的捉蝎现象更是难以遏制。当地很多人都是捉蝎子的老手,一个人一晚上就能捕获几百甚至上千只,“搜刮”力度相当惊人。

野生蝎子的危机

捉蝎子的现象之所以能在宁夏、甘肃、内蒙古等西北地区流行,一方面是因为当地的野生蝎类资源非常丰富,另一方则是受到了市场的强力驱动。蝎子本身就是名贵的中药材,近年来还成为了夜市街上的“新宠”,油炸蝎子、蝎子烤串等特色美食满足了不少消费者的猎奇心理,在小吃市场异常火爆。

贺兰山蝎子被滥捕,上千人夜间组团“搜刮”,再不保护就会灭绝?

王府井特色小吃炸蝎子

在阿拉善左旗草原上,滥捕蝎子的现象正在发生。阿拉善位于甘肃、宁夏以及内蒙古的交界地带,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气候干燥,荒漠广布。这里还有5万多平方公里的沙地草原,占土地总面积的63.5%,是草原蝎的重要栖息地。

贺兰山蝎子被滥捕,上千人夜间组团“搜刮”,再不保护就会灭绝?

据阿拉善草场的管理人员反映,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人到阿拉善搂发菜、捉蝎子了,专门过来挖草苁蓉(一种名贵中药植物)的也有不少。贺兰山的红砂、珍珠、针茅草场是其中的重灾区,大面积的植被被一并采挖,天然草场加剧退化。

在2006年,阿拉善草原上的“抓蝎大军”急剧增多,由于周边交通便利,宁夏、甘肃等地的居民也纷至沓来。在夜间,捕蝎人驾驶摩托车、农用三轮车以及货车赶到草场,天黑时展开地毯式搜索,第二天清晨才陆续离开,给阿拉善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

贺兰山蝎子被滥捕,上千人夜间组团“搜刮”,再不保护就会灭绝?

贺兰山区

贺兰山是野生蝎子的重要分布区,这里的捕蝎力度更加疯狂。本世纪初,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收购商会专门赶到贺兰山一带,集中收购野生的蝎子,每斤的价格从原来的120元一路飙升到300多元,如今更是逼近500元。

在2020年9月,宁夏有关部门针对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地区的非法捕蝎行为开展了专项整治,当场抓获3名非法收购蝎子的人员,缴获野生蝎子15公斤,共计10000多只。对于前来捕蝎的群众,当地采取的措施主要还是以劝返为主,同时收缴蝎子和捕蝎工具。

蝎子有多重要?为什么要保护野生蝎子?

根据《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动物保护法规,目前野生蝎子在我国还不属于任何一级的保护动物,甚至不属于“三有动物”。

贺兰山蝎子被滥捕,上千人夜间组团“搜刮”,再不保护就会灭绝?

“三有动物”指的是有益的、有重要经济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中国常见的“三有动物”有八哥、黄雀、野猪、鹌鹑、鳖等。蝎子未被我国列入“三有名单”,这多少有些遗憾——因为从概念上来看,野生蝎子其实是符合“三有”的定义的。

首先,野生蝎子对生态环境大有裨益。蝎子是食物链中的桥梁物种,对于稳定营养结构、预防病虫害都有重要作用。一只蝎子一年能吃掉1万只蝗虫、蟋蟀、土鳖虫等有害昆虫,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农业益虫。如果把蝎子赶尽杀绝,那么必定会导致害虫数量增多,而受“下行效应”的影响,农牧业也不可避免地会遭受损失。

贺兰山蝎子被滥捕,上千人夜间组团“搜刮”,再不保护就会灭绝?

蝎子捕食蟋蟀

另外,蝎子本身还是鸟类、蛇类、蛙类、蜘蛛、老鼠、壁虎等高级捕食者的猎物,对其他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以鸟类为例,鸟类行动敏捷,视觉敏锐,能够快速发现目标,是蝎子的一大天敌。一些生活在沙漠地带的鸟类以蝎子为主食,两者的种群数量此消彼长,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贺兰山蝎子被滥捕,上千人夜间组团“搜刮”,再不保护就会灭绝?

鸟类捕食蝎子

其次,蝎子也有重要的经济和科研价值。蝎子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不必多说,至于科研价值,则体现在对蝎毒成分的研究上。蝎毒对恶性肿瘤以及神经、消化等系统性疾病都具有一定疗效。在欧洲和美国,蝎毒制剂已经应用于临床,价格不菲,被誉为“液体软黄金”。

总之,保护蝎子不仅是保护珍贵的种质资源,更是为了保护生态和环境。根据相关条例,在一个自然年内只要累计捕捉的蝎子数量超过1000只,就可以由相关部门提起公益诉讼,进而追究捕蝎人的刑事责任。但总体上看,蝎子的保护依然任重道远,还需要更多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作为执法支撑。

野生蝎子会局部灭绝吗?

令人担忧的是,从上游的组团捉蝎子到中游的收购转运,再到下游的上市消费,蝎子产业的各个环节都呈现出不减反增的态势。在捕蝎范围上,陕西、河北、山东、河南以及湖南、江苏、福建等地也存在捉蝎子的现象。

贺兰山蝎子被滥捕,上千人夜间组团“搜刮”,再不保护就会灭绝?

宁夏贺兰山林业局的工作人员表示,银川市兴庆区有60%~70%的蝎子已经被捕光,捕蝎大队正在向外地扩散转移。野生蝎子一年只能繁殖一次,而后代发育成熟却需要3年时间,很多蝎子在1公分左右时就被捕捉了。如果这种滥捕现象再继续下去,那么野生蝎子很可能会局部灭绝。

贺兰山蝎子被滥捕,上千人夜间组团“搜刮”,再不保护就会灭绝?

这种观点并非夸大其实,在其他地区也正在发生。比如在陕西省礼泉县的黄土塬,每年夏季当地都会涌现出很多捕蝎人,经验老道的只需要3~4个小时就能捕获半斤以上的蝎子。据当地一位收购商透露,每天收购的蝎子有6万多只,收购季能持续100多天,这也就意味着每年大约有600万只蝎子被活捉。

贺兰山蝎子被滥捕,上千人夜间组团“搜刮”,再不保护就会灭绝?

蝎子

一只蝎子在发育过程中要经历5~6次蜕皮,到第4年秋季才开始繁殖。在每年6~9月,野生蝎子会集中进入繁殖期,而这一阶段恰恰是捉蝎子的旺季,很多“蝎子蝎孙”都被一窝端掉。长此以往,野生蝎子大概率会濒临灭绝。在礼泉县局部地区,蝎子资源已经枯竭,如果不及时叫停,后果不堪设想。

贺兰山蝎子被滥捕,上千人夜间组团“搜刮”,再不保护就会灭绝?

蝎子的养殖

无论是宁夏贺兰山还是陕西省礼泉县,当地的野生蝎子都还有一定的天然储量,不如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蝎子的人工养殖。

我国蝎子的规模化养殖已有40多年,难度大、投入高、养殖周期长,个体养殖户很难坚持下去。因此,当地政府应予以一定的技术支持和政策补贴,重点扶持养蝎业,让蝎子养殖成为地区的特色产业——这或许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野生蝎资源的最好方式。

对于民间滥捕蝎子的现象,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标签: 昆虫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