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昆虫养殖

云南马蜂养殖基地(小胡蜂大作用,控虫致富促多赢)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8|点击次数:

中新网德宏7月12日电 (记者 张旭)作为一种有较强攻击能力的昆虫,胡蜂在遇到攻击或干扰时,会群起攻击,致人出现过敏反应,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但在云南德宏山区,胡蜂不仅成为农民增收的法宝,蜂群还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小胡蜂大作用,控虫致富促多赢

胡蜂养殖基地悬挂着巨大的废弃蜂巢。中新网记者 张旭 摄

近日,“滇西秘境·云南生物多样性”采访团来到云南省德宏州芒市轩岗乡胡蜂养殖基地。基地坐落在一片森林中,被浓郁的绿色所包围,屋檐下密密麻麻挂着十多个巨大的蜂巢,尽管已经废弃,依然令人生畏。

说到胡蜂控虫,就要提到一个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郭云胶。2008年12月,郭云胶调入德宏师专,组建食用药用昆虫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开展胡蜂、竹虫、蚂蚁蛋等食用药用昆虫研究。

经过研究,郭云胶率先解决了人工批量繁殖胡蜂蜂王、人工规模化培育胡蜂标准蜂群的难题。另外,郭云胶重点开展胡蜂科蜂类除虫控虫试验研究,提出了利用胡蜂蜂群捕食行为、胡蜂蜂群声音特性、胡蜂蜂群气息特性除虫控虫理论,并率先在全国推广这一理论和技术。

小胡蜂大作用,控虫致富促多赢

郭云胶教授在介绍胡蜂相关知识。中新网记者 张旭 摄

由于繁殖快、群体数量大、飞行快、活动范围广,胡蜂可以快速捕食山林间的害虫,另外,胡蜂科蜂群的声音和气味具有强烈的驱虫作用。害虫少了,农民打的农药也少了,生态环境由此能得到极大的保护。

“《寂静的春天》那本书里描述人们大量使用农药的后果。”郭云胶介绍,野生天敌动物协同绿色防控技术在改善山林环境用农药控制虫害农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问题方面成效明显,能够达到山林生态系统有虫不成灾的效果。

通过近5年的探索,郭云胶带领团队完善了批量繁殖除虫控虫用胡蜂标准种群的装置和技术,发明了野外直接观察胡蜂捕食害虫、胡蜂蜂群声音气息驱虫的“可移动胡蜂除虫控虫装置及技术”,发明了野外山林养殖除虫用标准胡蜂种群,培养了近100名掌握胡蜂除虫控虫技术的农户师傅。

小胡蜂大作用,控虫致富促多赢

媒体记者在拍摄胡蜂养殖设施。中新网记者 张旭 摄

郭云胶告诉记者:“以前政府也推广天敌昆虫,但是对于农民来说效益不大,积极性不高。胡蜂的蜂蛹、蜂毒、老蜂、蜂巢是农贸市场上价格昂贵的农产品,只有产生较大经济效益,养殖户参与积极性才会更高。”

对农户来说,曾是建档立卡户的房以祥通过学习胡蜂养殖技术,如今已经摆脱贫困,并且带动更多的村民走上“养蜂之路”。“胡蜂保护庄稼把虫抓了,胡蜂的蜂蛹可以卖,老蜂子可以卖,老蜂巢还可以做农家肥。”

小胡蜂大作用,控虫致富促多赢

村民房以祥通过养殖胡蜂实现脱贫。中新网记者 张旭 摄

除了推广养殖技术,郭云胶还开发出了胡蜂蜂毒保健酒、胡蜂蜂毒渗透剂等胡蜂资源系列产品,促成了以胡蜂资源为基础的新的产业和产业链的形成。

胡蜂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提高了山区农户参与绿色防控虫害的积极性,使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少打农药成为山区农户自觉自愿的行为。郭云胶说,“可以说,胡蜂科蜂类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具的经济天敌昆虫。”(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标签: 昆虫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