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昆虫养殖

衡阳蚂蟥养殖基地(专栏丨成新平:开秧门)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20|点击次数:

—分享—

专栏丨成新平:开秧门专栏丨成新平:开秧门

开秧门

文/成新平

大地转绿,田水回暖。白衣港万物竞秀,一派生机,满眼春色。

清晨,淡淡的雾霭飘荡于山岭、屋舍、村梢和田园,蒙蒙细雨滋润着大地,在鼓噪的蛙鸣声中,爹就尖着嗓门喊:“开秧门了,快起床哟。”

开秧门是稻作文化的一种仪式,第一天插秧称为“开秧门”,天没亮爹就从街上称来两斤猪肉,杀了一只雄鸡,摆到禾场正中,焚香点烛,燃放鞭炮,祭拜“天地老爷”,祈求农家风调雨顺连年丰收。此时天已大亮,蛙们停止了鼓噪,燕子掠过田原在寻觅害虫。全家大早吃着好饭好菜,喝着米酒,被爹称为“开秧酒”。吃罢早饭,从农舍陆陆续续闯出几队人马,一个个打着赤脚,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冒着斜风细雨,每人手执一把干稻草,跳到田里扯起秧来……

块块秧田如绿色地毯在眼前铺展,根根嫩绿秧苗随风起伏,毛茸茸的枝丫上还挂着晶莹的雨珠,青翠欲滴。

“哎哟,好冷──”我硬着脔心跳下田,打了个寒颤。

“就你是龙汤洗的,身体珍贵呀,我们是沟水洗的,也是爹娘生的,大清早哪有不冷的!城里人还穿着鞋袜呢。”爹边扯秧边说着,他扯出来的秧整整齐齐,经过哗哗的泥水漂洗,用稻草吊上,扔到田里,如给小孩扎头发般轻巧熟练。

“要当好农民,首先必须学会吃苦。”爹的话与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有“异曲同工”之妙。

秧田中的水是冰凉的,双脚站进浮泥中,经过冷水长久的浸泡渐渐麻木了,好在一直在不停地忙碌,全身渐渐有了暖意。

“蚂蟥听水响。”两条蚂蟥叮上了我的脚杆,不声不响从我体内吸取了血,其中一条被喂得光亮透明,另一条没喂饱的蚂蟥从我眼皮底下溜走了。对于这条贪婪的“吸血鬼”,我将它捉住,用根小竹棍将它“穿肠剖肚”插到田埂上,不讲半点仁慈。爹对我开着玩笑:“蚂蟥如果见好就收,就不会被你捉住,做人也是一样,不能太贪心,不然就是蚂蟥这般下场。”

“春天春天,时时发癫。”刚扯满一担秧,太阳便钻出了云层,照到人身上,脱掉蓑衣取下斗笠还有些闷热。我们闪着腰,铆足劲,从泥水中将秧苗挑起。雨过天晴的田埂有些光滑,用十个脚趾用劲“咬”紧窄窄的田埂路,才不至于摔倒。

刚刚被牛耕耘过的田野平整如镜,波光潋滟,倒映着周边绿树环绕的村庄和天上的蓝天白云,如同一幅美丽的田园山水画。把秧挑至田中,一个个均匀地抛到田里,一幅老的画卷被打破,一幅新的画卷又形成……

“开秧门啰……”这嘹亮悠长的声音不知从哪位汉子口中传了出来,唤醒了满垅稻田,吹皱了一池春水,顿时,风变暖了,云变轻了,布谷鸟叫得更加卖力了──个个插禾,个个插禾!

一场声势浩大的春插开始了,德高望重的爹在水田中插上第一棵秧苗后,全家男女老少一字排开,每人插六蔸禾倒退,不准直腰,更不准手腕搭在脚膝盖上,否则会影响春插的速度和质量。二姐插得快,像鸡啄米似的一马当先;我插得慢,被他们远远抛在身后。有时,为了追上他们,我将秧苗横插入田中,被爹发现:“这种‘烟壶蔸’半个月返不了青,重来!”乃至越插越慢,越插腰越酸腿越软。爹一个劲地鼓励我:“做任何事不能投机取巧,要一是一,二是二,坚持就是胜利!”

“春田日插日,夏田时争时。”秧苗插到哪里,哪里便呈现一片绿色。其实,此时在村与村、组与组、户与户之间,正在上演一场无声的春插竞赛,开秧门,开启的是农家一年的希望与期盼,谁人也不甘落后!

晌午时分,妈提来了一袋油炸红薯片、炒花生和爆米花,用这种特殊方式来庆贺“开秧门”。我们洗了洗手,挺直腰杆,坐到田埂上享受“胜利果实”,释放着劳动者的喜悦与快乐。这时,从不远处传来了粗犷的歌声:“唱支歌,拾支歌,对门妹子想着我,六月六日养个崽,鼻头嘴巴好像我……”

一群鸽子从天空飞过,洒下一路哨音,仿佛在为山歌深情伴奏。

歌声与欢笑、汗珠与笑脸、青山与绿水,仿佛在催生着爱情。在劳动中收获爱情,是最原始、最浪漫、最令人难以忘怀的。

土地,养育着人,也折磨着人。一粒种子从浸种、育秧、播种、移栽、分蕖、孕育、壮籽到收割,不知要耗费农民多少汗水。开秧门,仅仅是磨炼与梦想的开始。

“插完早稻过五一”。连续坚持了一个星期,我们硬着头皮,顶着风雨,迎着太阳,像绣女般匍匐田里不直腰,咬着牙,鼓足劲,坚持坚持再坚持,硬是让十几亩稻田披上了一层绿色。白衣港的稻田也是一天一个样,呈现出一派迷蒙春光。

“辛苦插秧满稻田,低头看见水中天,心地清静才是道,虽是退步却向前”。当个农民不容易,如果当好了一个农民,就没什么苦不能吃,没有什么难关不能闯,没有什么事业不能坚持!开秧门,开启的是农民种五谷的辛劳与坚韧。如今不少青壮年外出打工,这种繁忙的场景难以见到了,令人欣喜的是,一些留守老人与妇女“插田不弯腰,秧在岸上抛”,他们在应用现代农业新技术,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

“开秧门”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深处,激发我像父辈们一样学会抛弃苦难,用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专栏丨成新平:开秧门

成新平,1964年出生于湖南衡东县霞流镇白衣港。1979年高中毕业回乡务农,后在外打工多年,拖过板车,烧过锅炉,用一支笔与不幸命运抗争。1992年获得“湖南省青年自学成才奖”,同年底被衡山县委宣传部破格录用为新闻专干;1995年至今在衡阳市某机关工作。

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已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南方周末》《湖南日报》《散文选刊》等报刊发表报告文学、散文、文艺评论1800余篇,其中1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副刊作品奖,4件作品获全国散文征文竞赛一等奖,6篇散文入选小学语文课本、中考语文试题和全国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已出版《头版头条》《普通老百姓》《引导舆论》《新闻散论》《父老乡亲》《岳北农工会》等专著7部,其中《乡音乡情》获2015中国散文年会“最佳散文集奖”。

标签: 昆虫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