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昆虫养殖

中国养殖黑蚯蚓的地方(水箐镇流水村:小蚯蚓的致富大舞台)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2-01|点击次数:

提起土地里常见到的小蚯蚓,人们总觉得没什么新鲜的,可是在七星关区水箐镇流水村,青年党员付业忠却把它当成了脱贫致富的“金宝贝”,让小蚯蚓在脱贫致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带动了全村农业产业革命的全面推进。

走进流水村海子组,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开阔的平地,地里除了稀疏地插放着种植猕猴桃的杆子外,十分特别的便是隆起的一排排黑褐色的牛粪包。这片土地的承包者,流水村党员带富先锋付业忠说,粪包下面是他赚钱的“法宝”,名不见经传的“小蚯蚓”。

“人工养殖蚯蚓是一项新兴的养殖项目,它能作为畜、禽、鱼类等养殖的蛋白质饲料,可以利用蚯蚓改良土壤,培育地力,发展中药材、经果林种植,还能处理人们生活产生的有机垃圾和禽畜粪便,化废为肥,消除有机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付业忠一边介绍,一边扒开隆起的牛粪,一团团生龙活虎的红蚯蚓在地里蠕动着,不一会儿又钻进了粪包中。“这可是我们流水村生态循环农业的最重要一环”,提起全村的产业发展,这个年轻的党员带富能手显得信心十足。

2014年,付业忠和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的堂兄付立云申请了大学返乡创业贷款10万元,在自己的家乡水箐镇流水村成立了“鸿运养牛场”。养牛场占地2.3亩,吸纳本地贫困户3人长期务工,现有西门塔尔肉牛96头,每年可产生利润10万元以上,兄弟俩不到三年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然而,随着养牛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堆积成山的牛粪成了兄弟俩犯难的“烫手山芋”,运输出去统一处理成本太大,本地处理技术水平不够,还可能会污染环境。一次偶然的机会,畜牧养殖专业毕业的付立云了解到了蚯蚓养殖项目,臭烘烘的牛粪摇身一变成为了赚钱的金摇篮。

“我们养牛场每天产生的牛粪有0.5吨左右,加上恒大集团帮扶建设的安格斯牛养殖基地产生的牛粪,每天需要往外运输的牛粪多达2吨,后来我们从四川学到了蚯蚓养殖技术,购买了蚯蚓种,决定把这些牛粪利用起来,在一小块开阔地里进行了试养殖。”付业忠说,“水箐镇海拔高,多雨雾阴冷天气,这给蚯蚓生长提供了绝佳的自然条件,我们还在养殖地里种植猕猴桃,等到猕猴桃藤蔓生长起来,就成为了喜阴的蚯蚓的遮阳伞,蚯蚓生长迅速,个大肉肥,试养殖效果明显,经销商们抢着上门订购,牛粪得以变废为宝,减少了运输处理的成本;养殖蚯蚓的50亩土地,预计每亩可产生4万元以上的可观效益,可谓一举两得。”

用于养殖蚯蚓的牛粪等经过蚯蚓的“自然加工”,成为了市场上稀缺的天然有机肥,每吨售价可达200元以上,成为了流水村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种植产业的好帮手。据悉,该村目前已利用该有机肥发展种植刺梨576亩,珍珠李150亩,荞麦600余亩,猕猴桃60余亩,板栗和核桃等干果430余亩。

此外,流水村由于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本地酿酒技术传承已久,30多家酿酒作坊所酿造的玉米酒、荞麦酒、刺梨酒等远销省内外,酿酒产生的酒糟以及玉米秸秆等,又成为了喂养肉牛的绝佳饲料。“养牛场以每缸酒糟180元的价格进行收购,玉米酒每斤可买至8至10元,荞麦酒每斤40元以上”靠酿酒建起了二层小楼的老党员张万房算起了自家的收入账,“我每个月可以酿造20缸酒,每缸酒的净收入在800块以上,月收入过万是没有问题的,加上养猪、养牛、买酒糟的钱,日子还是很安逸的”。

肥沃的土地提升了玉米、荞麦和刺梨的产量;玉米、荞麦和刺梨等又成为了酿酒的原料;酿酒的酒糟和玉米秸秆成为肉牛的饲料;肉牛的粪便成为养殖蚯蚓的温床;经过蚯蚓“加工”的牛粪又成为了增强土地肥力的有机肥,一条完整的生态循环农业链正在水箐镇流水村形成。

“长线的话,经果林三年可挂果产生收益,蚯蚓养殖明年就能全面铺开;酿酒、酒糟、肉牛、牛粪、有机肥,每一个环节都能在短期内产生收益,都能带动本地贫困户增收。我们有信心,在不久的将来,全村将在支部的带领下,通过这小小的蚯蚓,长短结合,搭建起一环扣一环的生态循环产业链,从而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全镇脱贫致富的标杆!”望着眼前山峦田埂的一片翠绿,流水村党支部书记胡敏充满信心地说。(水箐镇 丁学壤)

标签: 昆虫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