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昆虫养殖

蚂蟥怎么养殖技术(水蛭的生活习性,及其在静水池塘中运用网箱养殖的技术要点)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2-03|点击次数:
水蛭的生活习性,及其在静水池塘中运用网箱养殖的技术要点

水蛭的生活习性,及其在静水池塘中运用网箱养殖的技术要点

前言

水蛭通称蚂蟥或马鳖,属于环节动物门蛭纲。它们栖息在内陆淡水水域,以内生方式生长和繁殖。随着人们对水蛭药用价值的认知提升,野生水蛭资源逐渐减少,导致价格不断攀升。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近年来人工养殖水蛭在一些地区逐步兴起,尤其是利用静水池塘的网箱进行养殖,已经初步形成规模。由于水蛭养殖成本低廉,且见效迅速,因此在许多养殖户中受到青睐。

水蛭的生活习性,及其在静水池塘中运用网箱养殖的技术要点

一、水蛭的生活习性

水蛭是一类独特的环节动物,其生活习性在内陆淡水水域中,展现出令人惊叹的适应性和生态角色,而水蛭的生活方式与繁殖策略,使其成为了这一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水蛭通常栖息于淡水环境,如河流、湖泊、池塘等。它们依靠体表上的环节运动器官以及吸盘来附着在水生植物、岩石或其他底部表面,从而保持位置稳定。这使得水蛭能够在水流中抵抗流动的力量,同时也方便了它们寻找食物。

水蛭的生活习性,及其在静水池塘中运用网箱养殖的技术要点

水蛭属于食肉动物,以吸食其他水生生物的血液为生。它们通过前端锐利的口器,刺入宿主的皮肤并释放出含有抗凝物质的唾液,从而使宿主的血液不凝结。随后水蛭通过吸盘吸附住宿主,并开始摄取其血液。这种独特的食物获取方式使水蛭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了清除寄生生物的重要角色。

水蛭属于内生繁殖动物,雌性水蛭通常在体内孵化卵并生产出幼虫。这些幼虫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会脱离母体并进入水体中。水蛭的生殖周期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温度、水质等因素都会影响幼虫的发育速度和繁殖成功率。

水蛭的生活习性,及其在静水池塘中运用网箱养殖的技术要点

二、水蛭的养殖技术要点

1.池塘及网箱准备

为了成功养殖水蛭,需要先准备适宜的池塘和网箱环境。一般而言池塘的面积应在10亩左右。选址时应选择背风朝阳的地方,靠近水源,水质良好,保水性能好,并且进水和排水方便。

池塘的水深应保持在1米到1.2米之间,护坡高度应高出水面40厘米,进水口应比水面高出约20厘米,而排水口则位于池底,以便排出池底的浊水。进水口和排水口都需要覆盖紧密的网罩,以防止有害的水生动物的卵进入池塘。

水蛭的生活习性,及其在静水池塘中运用网箱养殖的技术要点

根据池塘的面积,放置适量的网箱,网箱的制作选用网目为40目,丝径约为0.22毫米的网格制作而成。网箱可以制作成长方形,尺寸为20米×1.5米×3米,保持网箱的水深在50厘米到70厘米之间,上部留出40厘米作为防逃部分。

网箱的上边缘四周应该卷曲并缝入小指粗的尼龙绳,将其绑定在支架或铁丝上,确保网箱的固定牢固,以防止受风吹倒。池塘中网箱的总面积宜占池塘面积的50%~60%。

水蛭的生活习性,及其在静水池塘中运用网箱养殖的技术要点

水蛭喜阴怕阳,为了营造适合它们的栖息环境,可以在网箱内种植水葫芦和浮萍等水生植物。这些植物不仅可以提供螺蛳的饵料,还能为水蛭提供遮光避阳的地方。水蛭可以依附在这些水生植物上产卵,使其成为栖息和产卵的场所。

在将网箱放入池塘之前,需要对池塘进行清洁和消毒。将池水排干,检查是否有漏洞,接着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在池底水深为7厘米到10厘米时,使用生石灰,每亩池塘使用量为75公斤到150公斤,先将生石灰溶解在水中,然后均匀地撒在池底。

水蛭的生活习性,及其在静水池塘中运用网箱养殖的技术要点

清洁消毒后,用新水冲洗池塘,因为水蛭对消毒药物敏感,然后在池底铺上约6厘米到8厘米的发酵好的猪粪,每亩使用量为100公斤到110公斤,再铺上6厘米到10厘米的壤土。

在有机肥料发酵5天到7天后,产生多种微生物和浮游动物虫卵,然后将网箱放入池塘。注入新水时,要确保水质良好,最好通过明渠注入,以使水温、氧气和曝气得到充分增加。

水蛭的生活习性,及其在静水池塘中运用网箱养殖的技术要点

2.苗种选择

在池塘和网箱养殖水蛭过程中,对亲本的选择至关重要。亲本的来源可以采取捕捞野生或购买的水蛭,也可以直接购买苗种进行养殖。对于人工繁育水蛭亲本,有一些关键步骤需要注意。

人工繁育的水蛭亲本需要经过体外消毒,确保其健康。此外亲本的规格应保持一致,种龄要精选,同时还需要进行驯化养殖,使其适应人工环境。

水蛭的生活习性,及其在静水池塘中运用网箱养殖的技术要点

对于人工繁育水蛭亲本,可以设置专门的繁育缸。繁育缸的数量应根据网箱的数量和面积来决定,最好选用透明玻璃制成,以便观察水蛭亲本的情况。繁育缸的面积一般控制在2平方米左右,事先要进行洗净和消毒。随后将过滤清水注入繁育缸的4/6容量,并适量放入消毒清洗过的水草。

水蛭的生活习性,及其在静水池塘中运用网箱养殖的技术要点


在将水蛭亲本放入繁育缸之前,需要先进行试水。方法是用透明量杯盛半杯水,放入6条水蛭亲本,观察它们的状况,如果没有异常,才可将亲本放入繁育缸中。亲本的密度控制在20条/m²到30条/m²之间,水温维持在20℃到28℃。

水蛭的繁殖能力较强,全年都能产茧并繁殖,每条亲本大约能繁殖出约100条左右的幼苗。在适当的管理下,繁殖期的幼苗存活率可达50%~60%。经过5天到10天的繁殖,幼苗可以投放到池塘和网箱中进行养殖。幼苗的密度应控制在180条/m²到220条/m²之间。

水蛭的生活习性,及其在静水池塘中运用网箱养殖的技术要点

3.水质管理

在池塘和网箱养殖水蛭的过程中,池水质量的调控和改善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水蛭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池水的颜色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应保持在15厘米到20厘米之间。

如果池水颜色变为茶褐色、黑褐色,水中的溶氧量降至2毫克/升以下,或者网箱内的水温超过35℃(水蛭适宜生长温度为15℃~28℃),则需要及时注入新水进行调节。注入新水最好采用明渠注入方式,以便充分曝气和增温。

水蛭的生活习性,及其在静水池塘中运用网箱养殖的技术要点

此外可以利用益生微生物制剂和微生物脱氮制剂来调节水质。这些微生物能够帮助维持水体中的生态平衡,改善水质。同时在网箱外投放一定数量的螺蛳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螺蛳能够帮助改善水质,它们能够清除水体中的有机物和底泥,从而减少水体污染。螺蛳也可以作为水蛭的饵料,减少对外购饵料的依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水蛭的生活习性,及其在静水池塘中运用网箱养殖的技术要点

4.饲养与日常管理

水蛭的养殖管理虽然相对简单,但仍需要专注于多个方面,确保水蛭的生长和健康。

在饲料投喂和摄食量控制上,水蛭的主要饵料包括螺蛳、河蚌和少量清汁饲料。饲料的投喂量会受到水温和天气等因素的影响。通常每5天到7天投喂一次螺蛳或河蚌,投喂量应控制在每平方米60个螺蛳,或每亩50公斤田螺。

水蛭的生活习性,及其在静水池塘中运用网箱养殖的技术要点

在投喂时,应养成定时、定水、定质、定量的投喂习惯。当水温超过27℃时,除了螺蛳,还可以适量搭配一些青汁饲料进行投喂,同时要根据水体的肥瘦程度,适时注入新水以调节水温。

而对于日常管理来说,要保持三次巡池巡箱,早、中、晚各一次,密切关注池水的变化。注意池水的颜色变化,水蛭通常喜欢在水生植物下栖息,所以要留意它们的活动情况。

水蛭的生活习性,及其在静水池塘中运用网箱养殖的技术要点

如果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进行水质调节。巡查时还要仔细检查网箱是否有破漏,如有,要及时修补,以防水蛭逃逸。

水蛭的天敌包括鸟类、水老鼠、水蜈蚣等动物,以及虾蟹和野杂鱼。为了防止天敌对水蛭造成伤害,可以在清池时彻底清除野杂鱼,注入新水时要进行双层细网过滤,以防野杂鱼和卵进入池内。

水蛭的生活习性,及其在静水池塘中运用网箱养殖的技术要点

设置驱鸟稻草人和防鸟网来预防鸟类,并使用毒鼠药或捕鼠器预防水老鼠,同时注意毒鼠药的放置不要影响水质,在此基础上,清除池周围的杂草来预防水蜈蚣。

一般来说池塘需要有专人进行管理,观察并记录每个网箱的情况。定期检测水质和底质,清洗网箱,确保水体正常流动和交换,为水蛭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充足的水质和合适的生活条件,将有助于水蛭的健康生长。

水蛭的生活习性,及其在静水池塘中运用网箱养殖的技术要点

5.采收方法

水蛭的网箱养殖一般每年捕捞两次,时间通常安排在6月到10月之间,分别在这两个月进行一次捕捞。捕捞时常常将池水放干以便进行捕捞操作。

6月的捕捞可以捞出已经繁殖了两季的种蛭。捕捞时将水蛭按照大小分开,大的可以挑选出来进行加工出售,或者放回池中作为亲蛭。小的水蛭可以继续饲养在另一个网箱中,以便在第二年达到15克以上时进行捕捞出售。中等大小的水蛭应该被加工成干品后进行销售。

水蛭的生活习性,及其在静水池塘中运用网箱养殖的技术要点

10月的捕捞一般是在水温低于15℃的时候进行。捕捞时可以采用竹筛收集法,将竹筛包裹着纱布或塑网袋,然后放入网箱内,中间放入动物的血液或内脏,之后用竹竿捆扎好。待第二天,可以收起竹筛并捕捞水蛭。

另一种方式是将网箱提起,然后用手捕捞,将水蛭放在较大的水桶中,随后可以进行销售或制成干品出售。

水蛭的生活习性,及其在静水池塘中运用网箱养殖的技术要点


结论

水蛭养殖是一项具有广阔前景的产业,通过池塘网箱养殖,掌握合适的饲养技巧和管理方法至关重要。

科学管理可提高水蛭生长速度、产量和质量,促进可持续养殖。水蛭养殖将继续受益于药用价值的认可,同时随着人工繁育技术的不断完善,有望实现更高效的生产与环境保护的良好平衡。

水蛭的生活习性,及其在静水池塘中运用网箱养殖的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1] “土法”养殖水蛭效益高[J]. 翟双且;周春霞;王玉进.科学养鱼,2022(06)

[2] 药用水蛭研究进展[J]. 余米;周梦;曹敏;封孝兰;曾德军;吴佳勇.水产养殖,2021(06)

[3] 多模式养殖水蛭成功案例技术介绍[J]. 陈柏秀;王慧茹;陈克春;蒋元方.科学养鱼,2020(02)

[4] 发家致富好门路:参加水蛭养殖技术培训[J]. .农村百事通,2020(13)

[5] 水蛭养殖中应掌握的关键性技术环节[J]. 李才根.农村百事通,2016(21)

标签: 昆虫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