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昆虫养殖

昭通蜜蜂养殖(蜜蜂采花带财来 野坝蜂蜜香又甜)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07|点击次数: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巍宝山乡合作村地处高寒山区,属于典型的深山村,水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但受地理位置限制,全村一度经济落后。近年来,合作村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中蜂养殖产业,用一片片金黄的蜂蜜,使当地村民们过上了“甜蜜生活”。

滿山野花引蜂来

俗话说,好吃不过蜜糖。为拓宽增收渠道,巍山县巍宝山乡合作村借助丰富生态资源,大力发展蜜蜂养殖产业。通过党委引领、支部牵头,2019年,成立“断山野坝蜂蜜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蜂蜜养殖农户信息库,合作社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价格,统一收购、统一商标、统一装罐、统一销售、店面直销、网络销售,形成以培训、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产业链。

通过“支部+公司+农户+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养蜂产业帮助百姓实现增收致富。目前,全村共有养蜂带头人7人,在3个自然村里共11个村民小组536户中规模以上养殖户有50多户,全村近五分之一以上的农户积极参与养蜂产业。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全村蜂蜜产量20000斤,产值200万元,养蜂逐渐成了全县、全乡、全村促农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如今,散落在高寒山区高山的断山野坝蜂蜜养殖专业合作社,成为推动养蜂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合作村村民字荣新说:“村里很多人家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有养蜂的传统,但由于用的是老式养法,产量低,效益不高。去年字荣新加入合作社,经过多次专业的技术培训,家里的蜂群管理得越来越好,由10多箱发展到现在的30箱左右。“去年采割蜂蜜60多斤,收入7000多元,在合作社当管理员,每月工资2000元,既学到了技术,又增加了收入。”字荣新说,今年他家蜂箱数增加,收入也会增加,一年下来,养蜂收入加上管理工资,能有3万多元钱。”

巍宝山乡合作村党总支书记李为鉴说:,在沪滇帮扶项目的扶持下,以‘’党总支+合作社+企业+农户 ”的方式,将传统的中华蜂土法养殖转变为活框养殖,今年计划在辖区内发展到3000箱的同时,在巍宝山乡的中和、龙潭、还有南涧的乐秋增设三个养殖点,每个点养殖500箱左右,把合作村45户脱贫户全部纳入中华蜂养殖产业中来,让每一户脱贫户每一年都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把不能外出的劳动力吸引到合作社务工,增加收入,力争村集体经济达到100万元以上,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今后,合作村还将逐步强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村集体经济+基地+脱贫户”“种养大户+基地+农户”四种产业模式的发展动力,在推广合作带动、订单带动、资产收益等方法的基础上,让养蜂产业不断给农户带来更稳定的经济收益。

吹糠见米项目好

随着养蜂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合作村一些养蜂户养蜂知识停留在以前“小打小闹”阶段,跟不上规模发展,发生蜜蜂外跑、生病,甚至死亡情况。为壮大养蜂产业,避免因技术不当导致蜂农遭受损失,挫伤致富热情,巍山县相关部门先后请专家分8批次对该村农户进行养蜂培训。合作社将传统的中华蜂土法养殖转变为活框养殖,对蜂箱木料材质、规格尺寸、蜂王品质等都做出了精确要求,巍宝山乡争取到154万元的沪滇协作资金支持,2020年,在挂钩单位省档案局的帮扶下,投资6万元,并整合其他项目资金,与昭通的一家企业合作,将养殖规模扩大到2000箱,带动周边农户养殖1000箱左右,其中带动脱贫户81户加入养殖。基地共有养殖点10个,目前在5个点已采割蜂蜜2000多斤,这几天正组织工人加紧采割,预计今年蜂蜜产量不低于5000斤,村集体经济收入将在60万元左右,纯利润30万元左右,村里的其他养殖户户均增加收入7000元左右,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3万元。

2019年,巍宝山乡把蜂蜜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项目,采取“党总支+合作社+企业+养殖户”的模式,由合作村党总支牵头,引进大理滇蜂商业发展有限公司,企业、合作社、养殖户签订产品销售合同、服务协议和收购价格,做到统一蜂种、统一生产技术、统一价格收购,建立各方共赢机制,确保生态蜜蜂养殖长远发展。党总支负责土地协调、发动农户、引进企业,合作社负责项目实施、养殖和运营,企业负责技术指导、产品收购加工开发和销售。

“中华蜂养殖真是一个好项目,投资少,见效快,管理简单,省工省时,我们这深山区有丰富的蜜源,政府这次给我们积极争取项目,还聘请技术员免费为我们进行技术指导,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我在这里当技术员,既学习了技术,又增加了家庭收入,最主要的是利用了我们的农闲时间,仅此一项我每年可净增加纯收入3万余元,真心感谢政府为我们提供的这个就业机会。”巍宝山乡合作村技术员、脱贫户张建华高兴地说。

合作走向大市场

“一只只小小的蜜蜂,托起的是我们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大梦想。” 巍宝山乡宣传委员米绍雄介绍,巍宝山乡合作村委会盟铺马村环境优美,植被良好,降雨量充沛,生态保护好,土壤气候条件适宜,野生植物种类多、花期长,适合蜜蜂生存、采蜜、繁殖,当地农户一直有养蜂的传统,但此前受制于资金、技术的约束,养殖规模小,产量低,资源优势没有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巍宝山乡目前的支柱产业有烤烟、红雪梨、肉牛养殖、山地鸡养殖,还有生猪养殖,这些产业对老百姓的增收致富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2019年,引进了中华小蜜蜂的养殖,2020年,投入200多万元资金,把中华小蜜蜂养殖产业作为我们巍宝山乡的支柱产业来做大做强。

在巍宝山乡合作村辖区内,随处可见的一处处陈列蜂箱。而这段时间,蜜蜂们经过了一整个夏季的辛勤酝酿,如今蜂巢的蜜糖已经全部饱和,进入割蜜摇糖的时节,蜂农们正忙着收获甜蜜。蜂农们穿梭在蜂箱间,取出一片一片的巢框,灌满了金黄诱人的蜂蜜,蜂农们用刀轻轻割去蜂蜡后放入摇蜜机,醇香的蜂蜜就流了出来。手握养蜂技术,身居美丽乡村,干着“甜蜜事业”,过上“甜蜜生活”,村民们说他们的日子比蜜还甜。

蜂蜜质量好,根本不愁卖。合作社统一收购、统一商标、统一装罐、统一销售,形成以培训、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巩固脱贫成果产业链。通过订单销售模式,产品主要销往昆明、北京、上海等地,很多顾客都是回头客。

“去年的一位客户今年订了2000多瓶250克装的蜂蜜,浙江的一家酒店订了2000多瓶,产品保质不加价,价格都是120元一斤。今年计划采割的6000多斤野坝子蜜,现在基本已订购完了。”李为鉴笑着说,在沪滇帮扶项目的扶持下,今年计划在辖区内将蜜蜂养殖发展到3500箱的同时,在巍宝山乡的中和、龙潭,还有南涧的乐秋增设3个养殖点,每个点养殖500箱左右,把合作村209户脱贫户全部纳入中华蜂养殖产业中来,让每一户脱贫户每年都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把不能外出的劳动力吸引到合作社务工,增加收入,力争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到100万元以上,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如今,合作村又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引进“甜蜜产业”帮助村民增收致富,推进乡村振兴,酿造合作村的甜蜜生活。(记者 郑义 通讯员 云沪贵)

标签: 昆虫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