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昆虫养殖

蝎子王养殖(“养蝎大王”带贫记)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09|点击次数:

人民网-湖北频道 原创稿

蝎子是“五毒”之一。可在十堰市张湾区花果街办蔡家村,却有一个人把蝎子当宝,发展养蝎产业,带领村民发家致富,成为方圆百里的“蝎子王”。

吕红的养蝎基地位于十堰市张湾区花果街办蔡家村三组。走进养蝎房,但见小屋内满是层层叠起的鸡蛋托,托内是一只只蝎子。仔细听,满屋的蝎子会发出悉悉索索的声音。这些让人望而生畏的蝎子,在吕红眼里却是脱贫致富的宝贝。

“养蝎大王”带贫记

吕红在养蝎房劳作。(赵尹 摄)

2008年,从东风公司下属企业辞职创业的吕红投资3.5万元,开始摸索养蝎子。“蝎子最怕光照和嘈杂,温度、湿度必须恰到好处。刚开始不懂技术,蝎子买回来后每天都有死的。”吕红介绍,由于一开始不知道蝎子有“大吃小”的现象,不懂分窝养殖,吃尽了苦头。

“养蝎前期投入大、资金回收期相当长。摸清了养蝎门道后,我坚定信心,四次累计投入100多万元……一直到2016年底,养蝎才初见收益。”吕红掰着手指头说。

为了学习技术,吕红先后到安徽、河南、山东等五六个省“取经”,行程上万公里。在养殖技术、销售渠道稳定后,蝎子经常供不应求。他逐渐意识到传统的露天养殖周期太长、产量低等弊端,开始摸索恒温养殖技术

“恒温养殖投入非常大,我当时只能干着急。后来有了政府支持,养蝎产业快速壮大。”吕红说,张湾区相关部门先后提供12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和技术扶持,请他当全村贫困户脱贫致富“领头羊”。

2013年,吕红牵头成立十堰市金红特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2018年,由蔡家村两委主导、合作社托管、贫困户参与的蔡家村特色养殖扶贫车间建设项目通过立项,目前累计新建扩建15个大棚、9个车间,养殖基地面积近6000平方米。

“设施配齐后,成品蝎子生产周期从3年缩短到6个月,产量大大提高!”吕红兴奋地介绍,目前基地有10万尾种蝎、100万尾小蝎子、50万尾一龄蝎子和50万尾二龄蝎子。预计种蝎孵化后,蝎苗可达400万尾。“按照3元/尾、3500元/公斤(干货)的市场价估算,再加上养殖土元收入,今年合作社预计实现收入300余万元。”

吕红养蝎成功后,蔡家村的7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搭上了“致富专列”。“平时雇七八个人,每年忙的时候雇20多名村民来分拣蝎子,平均每人每年增收2万元。”吕红说。

蔡家村党支部书记曾武介绍,通过合作社入股分红、聘用贫困户务工、土地流转等途径,2018年底,该村贫困群众全部实现脱贫。(文图/赵尹)

标签: 昆虫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