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粮油种植

大豆栽培技术【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6|点击次数:

大豆栽培技术

1 大豆栽培技术

1.1 垄上精量点播栽培法

垄上精量点播栽培法是黑龙江省目前推广面积较大的方法,其主要采用垄上双行精量播种机,把人工扎眼等距精量点播和摆种的优点融为一体,增产效果非常明显。目前,此法的播种面积仍占大豆播种面积的 60%以上。

1.2 等距穴播栽培法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实行大豆穴播栽培,使穴间距离加大,促使封行期拖后,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有效地提高光能利用率,从而增加产量。

1.3 波浪冠层栽培法

大豆波浪冠层栽培法是人为造成波浪冠层,以扩大群体叶片截光面积,充分利用光合作用,为大豆生育后期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从而减少底叶枯黄、提高大豆产量。波浪冠层栽培法有 3种种植形式:一是高矮不同品种实行隔行间种;二是同品种不同密度或不同施肥量隔行间作;三是同品种喷洒三碘苯甲酸( TIBA )形成高矮隔行间作。试验结果表明,高矮相差以 10~15cm为宜,其增产幅度为6.0%~15.1%,进而肯定了波浪冠层栽培法对增产的效果。

1.4 大豆两垄一沟栽培法

大豆两垄一沟栽培法既保持垄作抗旱耐涝、种床温度高和适应性广的特点,又吸收了窄行密植的优点,能使田间绿色面积增加 1/4以上,并协调了土壤三相比,从而促进了根系生长发育。该栽培法增产效果明显,且便于轮作、 田间管理和机械化作业。

1.5 窄行密植栽培技术

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集良种与良法等于一身,利用矮秆和半矮秆优质大豆品种,以机械化为手段,综合耕翻、深松、平播密植、平衡施肥和化学除草等多项措施,通过加大群体密度(比一般栽培法增加30%以上),使群体植株均匀分布,实现匀播,从而使大豆产量大幅度提高。

1.6 “垄三”栽培技术

所谓“垄三”,是指在垄作的基础上采用 3种机械化操作技术:一是垄体与垄沟分期间隔深松;二是分层深施底肥;三是垄上双条精播。以上 3项作业由机械一次完成。

1.7 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

大豆 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是在“垄三”栽培技术的基础上,为增加密度,行距由 65~70cm 缩小至45cm,采用双条密植的栽培方法。大豆 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是 “垄三”栽培技术和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最佳结合。

2 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2.1 大豆 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要点

大豆 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是“垄三”栽培技术和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最佳结合,是大豆栽培技术的创新,是实现大豆密植的有效途径,是大幅度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举措,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2.1.1 种子精选于处理

种子精选与处理是在播种前用大豆选种机或人工粒选,(www.613935.com)剔除斑粒、虫食粒及杂质。播种前用已登记过的大豆种衣剂包衣,以防治地下害虫、二条叶甲和根腐病。

2.1.2 轮作与整地

实行合理轮作,不重茬、不迎茬。在重迎茬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坚持“宁迎勿重”的原则,选择有机质含量高的平川地和二洼地种植迎茬大豆。在无深松或深翻基础的地块进行伏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耕翻深度为 18~20cm,翻耙结合,无大土块和暗坷垃,每平方米耕层内直径大于 5cm的土块少于 5个,耙茬深度为 12~15cm,深松深度为 25cm以上。对于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进行秋耙茬或拣净茬子,耙深为 12~15cm,耙平耙细。

2.1.3 施肥

每公顷施有机肥 (有机质含量8%以上 ) 15t以上,结合整地做底肥一次施入。化肥种肥时,每公顷施肥量比常规施肥量增加 15%。科学分层施肥的方法是:第一层施在种下 4~5cm处,第二层施在种下 7~14cm处。大豆前期长势较弱时,在大豆初花期每公顷用尿素10kg+磷酸二氢钾1.5kg,溶于500kg水中,进行叶面喷施。

2.1.4 播种

当地温稳定在 7~8℃时播种,采用垄上双行等距精量播种,大行距 45cm,双行间小行距 10~12cm,每公顷保苗 35万株。保证播种均匀无断条,20cm内无籽为断条,每 5m断条不超过1处。

2.2 波浪冠层栽培法的技术要点

2.2.1 高矮不同品种间作

高矮不同品种间作,使其自然形成波浪冠层,这种方法不仅经济有效,而且简便易行。如果组合搭配,可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但必须是熟期相近且高矮不同的品种搭配。

2.2.2 同品种不同密度

同品种不同密度时,采用隔行种植,人为造成波浪带状群体结构冠层。生态条件的变化可以使株高的高矮发生连续性的变化,通过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的改变可调控株高,人为造成波浪冠层,从而大大增加截光面积、提高光合效率,进而增加产量。

2.2.3 喷洒矮化药物

喷洒三碘苯甲酸( TIBA ),人为造成波浪冠层。用TIBA隔行喷洒植株促其矮化,也可形成波浪冠层,但必须掌握适宜喷药时间和用量。

2.2.4 选择近等位基因品种

用近等位基因系品种配制成波浪带状组合,该品种仅是在株高上就相差 10~15cm,其他性状基本相同,尤其是熟期、粒形、粒色、粒大小和其他品质性状基本相同。这样,播种时仅按“四垄一带”方式,中间为高秆、两边为矮秆,同时播种、同期混合收获,原种可单独繁殖。

2.3 两垄一沟栽培法技术要点

2.3.1 两垄一沟栽培法

每隔一沟增加1条垄沟苗带,采用内稀外密的栽培方式改善了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了大豆群体的光能利用率。两垄一沟栽培法采用了大行距140cm,中间沟台小行距为 35cm,垄沟穴播 20~22cm,每穴留苗 2~3株,垄台穴距 15~18cm,每穴留苗 3~4株。

2.3.2 轮作与整地

两垄一沟栽培法应建立在玉米、大豆和小麦 (杂粮或经济作物)三圃轮作少耕体系基础上,不重茬、不迎茬。小麦与玉米茬伏秋翻后应及时耙平整细,用七桦犁起垄,并镇压好,以保住墒情。对于有深翻基础的玉米茬原垄,应在早春拿净茬子、拣净秆棵、耢平茬坑,使其达到待播状态。

2.3.3 施肥与播种

在三圃轮作基础上,每3年施1次底肥,翻前扬施有机肥,施肥量为1500~2 000kg/hm2,将化肥作为种肥施于种下 4~5cm处,施纯氮18~27kg/hm2、五氧化二磷 46~69kg/hm2、氧化钾 37.5~45kg/hm2。两垄一沟栽培法采用专用机具 ( 2BX-3)播种,在没有此播种机时,垄台用 2BT-d (换玉米盘 )播种,垄沟人工刨掩种,以防止干土回落,可先种垄沟,后种垄台。密度要求和机播一样,即垄台穴距 1~18cm,每穴 3~4粒,垄沟穴距 20~22cm,每穴 3粒。

2.3.4 田间管理

在大豆拱土时,在大行间进行垄沟深松,深度为 20~25cm。在小行间 (间距35cm)进行铲地培土,做到“一松、二耥、三铲拔大草”,根据大豆长势与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采取防控措施。

标签: 粮油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