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粮油种植

玉米行情“摔下断崖” 年底前或“落地反转”【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玉米行情“摔下断崖” 年底前或“落地反转”

近一段时期,主粮品种价格下跌引发各方关注。特别是玉米价格,上半年运行态势还基本平稳,7月份以后,其市场价格一路走低。

直到进入11月份,东北地区启动临储收购政策之后,下跌势头才基本减缓。此时的华北玉米每斤均价仅0.80元左右,比去年同期下跌约25%。

消费低迷是背后推手

玉米的饲料消费一般占玉米总消费的60%左右。据有关机构测算,2014/2015年度玉米的饲用消费量约1亿吨,较上年度减少1150万吨,减幅10%。生猪存栏大幅减少是饲料消费减少的主要原因。众所周知,生猪行情自去年以来持续不振,猪粮比在去年5月份最低跌到4.5∶1。直到今年3月份,生猪及能繁母猪的存栏分别降至3.6亿头和3800万头,市场供应严重不足,猪价才开始稳步走高。尽管从今年二季度开始不少养殖企业加大补栏力度,但饲料消费依旧受到重创。

玉米的工业用量尽管只占总消费量的30%~35%,但对于玉米的价格影响却十分深远。从玉米的历史价格走势可以看出,2009年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受工业消费剧增影响,随后的两年时间,玉米价格从每斤0.75元一路涨至1.25元。其间国内玉米库存严重不足,不得不靠大量进口来缓解市场的供需矛盾。之后国家通过一系列产业政策调整来控制玉米深加工的无序发展,玉米价格得以控制在每斤1.1~1.15元范围。

近两年,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加之控制“三公”消费,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玉米深加工产品如淀粉、酒精的下游消费急剧缩减,企业产成品大量压库,不得不采取降价来消化库存、盘活资金。

企业经营利润严重下滑,甚至大面积亏损,玉米深加工用量显著减少。

供应充裕是上行压力

我国玉米产量自2012年跨过2亿吨门槛之后,产量一增再增,2014年生产2.16亿吨,而2015年预计产量达2.28亿吨。产量连增,临储收购持续进行,我国玉米临储库存达到历史高位。统计数字显示,自2012/2013年度至2014/2015年度,我国累计收购临储玉米1.83亿吨,若扣除临储拍卖和跨省移库的数量,玉米临储约1.5亿吨。

在产量连增、库存庞大的背景下,市场的阶段性供应也十分充足。从7月份开始,先是南方春玉米上市补充南方销区的消费,继而是华北地区夏玉米大量南下,进入10月份,东北新玉米也陆续上市供应。而市场早在6月份就对后期宽松的供应局面有所警惕,在企业减少采购、贸易商加快出库的共同作用下,行情遭受明显打压。

临储降价是“最后稻草”

国家大幅下调2015/2016年度 玉米临储收购价格,成为压垮玉米行情的“最后一根稻草”。尽管市场早在7月份就已经猜测玉米临储价格会有所下调,但临储收购价从之前的平均每斤1.12元降至1元,依旧让市场遭受重击。

导致玉米走低的因素还不只这些,大量的进口玉米及饲料替代品,正快速挤占着玉米在南方销区的市场份额。价格优势是导致大量进口的主要原因。据市场信息,11月初美国玉米到岸完税价为1622元/吨,而东北玉米在南方港口的价格约2050元/吨,每吨价差在400元以上。同期,高粱到港价格在2000元/吨左右,而大麦价格仅为1750元/吨左右。

目前,南方销区的饲料加工企业已经习惯使用高粱、大麦及DDGS的饲料配方。据专业测试,大麦在猪料中的添加使用上,除仔猪料和生长期猪料的添加应控制在20%~30%外,育肥期猪料可添加至70%~80%;而高粱在添加了蛋白酶后,可以替代约50%的玉米。

产业自救是应对良策

应该看到,玉米价格大跌已成事实,正确看待、积极应对才是关键。笔者认为,玉米价格下跌和临储政策调整有助于玉米产业自救。

对于种粮农民而言,在保障基本种粮收入的前提下,改变他们对国家政策的依赖,改变对“政策价格只能向上、不能向下”的预期,这样更利于他们结合市场趋势调整种植品种、改善种植结构。

对于企业而言,无论是在饲料产业和深加工产业中,玉米的原料成本占到七成甚至更高,市场价格的下行无疑是给企业让出了更大的利润空间,以利于企业多收、多存、多用、多销。

对于市场而言,只有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才能更好地激发玉米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的积极性,进而促进玉米市场真正步入良性循环。

进入11月份,东北临储收购启动,后期市场走势将更令市场关注。分析来看,未来两个月内,国内玉米行情将以稳中趋升态势运行,主产区价格难有大幅涨跌。其原因:一是东北启动临储,市场上质量好的玉米和质量差的玉米价差或逐步扩大;二是在东北启动临储收购之后,华北玉米价格优势进一步体现,但无论是南下还是北上,华北玉米供应都将趋于偏紧;三是进入冬季,疫病高发,养殖补栏积极性不高,猪价逐步下行也刺激养殖户加大出栏,预计饲料消费难有显著起色;四是深加工行业难有本质性改观,尽管近期白糖价格上涨带动淀粉糖回暖,但大量用于加工酒精的木薯干进口却挤占了玉米酒精的份额。

综合分析,预计到12月底,东北产区玉米(折干标准品)平均收购价或在0.95~1.05元/斤,华北产区在0.90~1.00元/斤之间。

标签: 粮油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