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粮油种植

玉米黏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玉米黏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玉米黏虫是玉米虫害中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2012年,全国黏虫发生面积约3 330 000hm2,山西省黏虫发生面积不大,为害程度较轻,对玉米等大秋作物没有造成大的损失。但在2013年,二代黏虫在我省发生严重,发生面积约380 000hm2 ,其中我县发生面积达18 000hm2,占播种面积的55%以上,为我县近20年来发生最严重的一次。为防治黏虫,县政府拿出70万元资金集中统一采购农药对发生重的乡镇和村子进行群防统治,由于措施得力、防治及时,效果明显。我县的玉米种植面积近33 300hm2,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90%以上,因此,做好玉米的病虫害防治,对确保玉米丰产丰收尤为重要。

1 玉米黏虫的生长阶段与形态特征

1.1 生长阶段

玉米黏虫的一生分为4个阶段,即卵、幼虫、蛹和成虫。

1.2 形态特征

卵:长约0.5mm,馒头形,初产时白色有光泽,后颜色逐渐加深,将近孵化时呈黑色,卵粒单层排列成行成块。

幼虫:头顶有八字形黑纹,头部呈褐色、黄褐色至红褐色,2~3龄幼虫呈黄褐至灰褐色,或带暗红色,4龄以上的幼虫多是黑色或灰黑色,身上有5条背线,因而又叫五色虫,腹足外侧有黑褐纹,气门上有明显的白线。

蛹:红褐色,有光泽,腹部5~7节背面前缘各有1列齿状点刻。

成虫:体长17~20mm,呈淡灰褐色或黄褐色,雄蛾色较深,前翅有2个土黄色圆斑,外侧圆斑的下方有1个小白点,白点两侧各有1个小黑点,翅顶角有1条深褐色斜纹。

2 玉米黏虫的发生特点

黏虫是一种迁飞性、暴发性的杂食性害虫,在我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为害,它是一种间歇性猖獗害虫,具有暴发性特点,又有远距离迁飞为害的特性,因此,必须对此虫作好虫情监测与调查,当田间发生黏虫为害时,平均每株玉米有虫1头时应及时喷药防治。

黏虫主要以幼虫咬食叶片。初孵幼虫有群集性,1~2龄幼虫多隐藏在作物心叶或叶鞘中,昼夜取食,但食量很小,啃食叶肉残留表皮,造成半透明的小条斑;3龄后食量大增,幼虫为害的叶片呈现不规则的缺刻,暴食时可吃光叶片,大发生时可将玉米叶片吃光,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5~6龄幼虫为暴食阶段,蚕食叶片、啃食穗轴,其食量占整个幼虫期的90%左右。当一块田玉米被吃光后,幼虫常成群列纵队迁到另一块田为害,故又名“行军虫”。一般地势低、玉米植株高矮不齐、杂草丛生的田块受害严重。在暴发时,1株玉米植株上如果有6只黏虫,在3h内就可以将整株玉米的叶片全部吃光。

3 防治技术

防治应采取“控制成虫发生,(www.613935.com)减少产卵量,抓住幼虫3龄暴食为害前关键防治时期,集中连片普治重发生区,隔离防治局部高密度区,控制重发生田害虫转移为害,密切监视一般发生区,对超过防治指标的点片及时挑治”的策略。

3.1 防治成虫,降低产卵

利用黏虫成虫产卵习性和趋光、趋化性,采用谷草把、糖醋液、性诱捕器、杀虫灯等诱杀成虫,以减少成虫产卵量、降低田间虫口密度,一般在5~7月份放到地里,可达到杀一灭百、杜绝繁殖的目的。雌蛾一生可产卵1000~2000粒,杀死一只雌蛾相当于杀死1000~2000只幼虫,这样既保护了天敌,又可诱杀黏虫、玉米螟、棉铃虫等多种成虫。另外,电死的害虫还可做饲料用来喂鸡、喂鱼、喂鸟等。

3.1.1 谷草把法

一般扎直径为5cm的草把,每667㎡插60~100个,5d换1次草把,将换下的枯草把集中烧毁,以消灭黏虫成虫。

3.1.2 糖醋法

取红糖350g、酒150g、醋500g、水250g,再加90%的晶体敌百虫15g,即可制成糖醋诱液,放在田间1m高的地方,可诱杀黏虫成虫。

3.1.3 性诱捕法

用配有黏虫性诱芯的干式诱捕器,每667㎡挂1个插杆在玉米田里,以诱杀产卵成虫。

3.1.4 杀虫灯法

于成虫交配产卵期,在田间安置杀虫灯,灯间距为100m,晚8时至早5时开灯,以诱杀成虫。

3.2 摘取虫卵

黏虫对产卵部位有选择性,一般选择在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上的枯叶尖部位产卵,可在产卵盛期人工摘取,带出后集中用土掩埋或用火焚烧,以杀灭虫卵。

3.3 防治幼虫,减轻为害

在幼虫发生初期及时喷药防治,把幼虫消灭在3龄之前。

3.3.1 达标防治

当水稻田虫口密度达25~30头/㎡、玉米田虫口密度达30头/每百株以上时,每667㎡可用50%辛硫磷乳油、80%敌敌畏乳油、40%毒死蜱(乐斯本)乳油75~100g+水50kg,或20%灭幼脲3号悬浮剂,或25%氰·辛乳油20~30ml,或4.5%高效氯氰菊酯50ml+水30kg均匀喷雾,或用5%甲氰菊酯(灭扫利)乳油、5%氰戊菊酯(来福灵)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乳油、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1000~1500倍液、40%氧化乐果1500~2000倍液、10%吡虫啉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

3.3.2 早期防治

低龄幼虫期可用5%氟虫脲(卡死克)乳油4000倍液、灭幼脲1号、灭幼脲2号或灭幼脲3号500~1000倍液喷雾防治,不仅防治黏虫幼虫效果好,而且不杀伤天敌。

3.3.3 注意事项

施药应在晴天上午9时以前或下午5时以后进行。若遇雨天,应及时补喷,要求喷雾均匀周到,田间地头和路边的杂草都要喷到。遇虫龄较大时,要适当加大用药量。对虫量特别大的田块,可以先拍打植株将黏虫抖落地面,再向地面喷药,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侵入玉米雌穗的黏虫,可采用涂抹内吸剂药液的方法防治。施药机械可采用自走式高秆作物喷雾机、风送式喷雾机或采用烟雾机喷雾,喷雾时要穿好防护服和戴好口罩。

3.3.4 建封锁带,防止转移

在黏虫迁移为害时,可在其转移的道路上撒15cm宽的药带进行封锁;或在玉米田中,每667㎡用40%辛硫磷乳油75~100g加适量水拌沙土30kg制成毒土,撒施进行隔离。

黏虫只是一种普通的农业害虫,可防可治,其测报工作特别重要,要做好观测和记录黏虫蛾数量的工作,只要虫情测报工作做好,防治工作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标签: 粮油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