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粮油种植

稻田养殖泥鳅的技术技术【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稻田养殖泥鳅的技术技术

1稻田选择与改造

养殖泥鳅的稻田一般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少泥沙、水质清洁没有污染、pH值为弱酸性,在旱天不干、雨天不涝的稻田地。要求保水性能良好,泥质较为肥沃,一般以黏性土壤为最佳,这种土壤的保水性以及肥力都较好,要求在稻田地的四周有较为硬实的田埂。在放养前要对稻田进行改造,稻田养殖泥鳅的方式主要有垄沟式和田塘式,垄沟式是在垄上种水稻、在沟里养殖泥鳅,在稻田的四周挖2m宽、80cm深的沟,鱼沟的占稻田面积的5%~8%;田塘式是在稻田的内部或者外部低洼处开挖鱼塘,鱼塘与稻田相通,这种方式可以使泥鳅在稻田与泥塘间自由的活动、觅食,鱼塘的面积约占稻田面积的10%~15%,1~1. 5m深,鱼塘与稻田以沟相通,沟的宽和深都为0. Sm,因泥鳅可以钻人泥土中,并且会随水逃脱,因此在改造稻田时要注意将稻田的田埂加高并加固,并且要将底部夯实,以防止泥鳅逃脱。在稻田的进出水口也要安装上拦截泥鳅的金属网,以防止泥鳅随水逃走。在稻田中要挖50~60cm深的沟,以作为稻田水浅或夏季高温时泥鳅的栖息和避暑的地方。

2. 鱼苗的选择和放养

泥鳅品种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泥鳅的产量和质量,因此要选择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抗病能力强的泥鳅苗种进行放养。一般泥鳅的最佳放养时间为水稻插秧后的10天左右开始投放苗种,泥鳅苗种的大小以体长为4~8cm为最佳,投放密度为每亩(1亩约为667mz)60~80kg。要注意在稻田中养殖泥鳅时不可以与其种类的鱼一同养殖。在投放泥鳅苗种前要先处理好稻田地,先将田地中的水放干晒几天,再按照每平方米0. 1~0.2kg的量撒一些细米糠,在第二天每平方米施20~40kg的有机肥,几天后再灌水。放养前要将泥鳅进行消毒处理,方法是将泥鳅苗种浸泡在3%~5%的食盐水中消毒lOmin后再投入稻田中[养殖网:www.novmv.com/]。

3 田间管理

水稻管理。稻田养殖泥鳅对于水稻的品种要求不是十分严格,但是最好以矮杆、耐肥力高、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为最佳,利用水稻养殖泥鳅时要尽量减少施肥的次数和数量,所以在施肥时要以施基肥为主,施追肥为辅。以施有机肥为主,施化肥为辅。因此,养有泥鳅的稻田要一次性的将基肥施足,将追肥的次数与份量压低到最低的限度,在追肥时要注意少量多次,如果是利用尿素追肥,每亩地的用量要控制在lOkg以内,在追肥时不可以将肥料直接撒在泥鳅集中的地方或者投饵的地方,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施肥对养殖泥鳅带来的不利影响。追肥时要尽量选择在阴天或者在下午4点左右,在施肥后要及时注入新水。水稻在预防疾病和害虫以及除草时要尽量的避免使用农药,如果无法避免则要使用高效、低毒、降解快、残留少的农药。在使用农药时要将稻田划分成3~4块,每喷施2块地,隔1天喷施另外2块,这样轮流用药,可以让泥鳅有个回避的场所,在用药时要注意把药液喷施在叶面上,不可泼洒和撒施,用药的时间最好选择在阴天或者是晴天的下午4点左右,在用药期间要注意观察泥鳅的动态,如果出现泥鳅昏迷、迟钝的现象,要立即注入新水,可将其及时的捕捞上来,并放人活水中,等恢复正常后再放入稻田中。

泥鳅管理。控制好稻田的水位,一般要求水深要保持在10~20cm,要适时的加入新水,要求每半个月加水1次。夏季高温季节要及时的加高水位,并随时观察天气的变化,以做好防洪、排涝、抗旱的工作。稻田中的天然饵料不能长期满足泥鳅的生长需求,所以要投喂人工饲料,由于稻田中施了大量的基肥,所以在放养苗种后不用立即投喂饲料,可在半个月后果再投喂人工饲料,饲喂泥鳅的人工饲料主要是动物内脏、血粉、豆饼、麸皮等混合饲料或者是泥鳅专用的配合饵料,在投放饲料时要根据水温、天气情况、水的颜色以及泥鳅的体重和状态来确定投喂量,最好选择在夜晚投料,一次性投足,在阴天和气压较低的天气要减少饲料的投放量。要经常的检查田埂以及泥鳅的防逃脱装置,及时堵塞田埂上的漏洞,修复拦泥鳅的装置。做好泥鳅的病害防治工作,在放养苗种的前10天,要用生石灰进行全田泼洒消毒,在养殖期也要每隔1个月消毒1次。另外,稻田中有很多的适,如老鼠、水蛇、水蜈蚣等,随时会危害到稻田中泥鳅的安全,因此要加强田间的管理工作,及时消灭。

4泥鳅捕获

泥鳅喜欢潜伏在泥中,捕捞起来较为困难,在捕捞时要讲究方法,根据泥鳅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来进行捕捞。可以进行冲水捕捞,利用泥鳅有逗水的特性,在靠近水口的地方铺设网具,从进水口处放水,在一定的时间后将网具提起即可捕捞泥鳅,这种方法适用于泥鳅活动频繁时使用,还可以将稻田中的水放干后,让泥鳅裸露再进行捕捉。

标签: 粮油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