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粮油种植

稻瘟病的发病症状 稻瘟病的防治方法【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稻瘟病的发病症状 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世界各稻区均匀发生。本病在各地均有发生,其中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下面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稻瘟病的发病症状 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一、症状识别

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被害部位不同,可形成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病害。苗瘟主要发生于幼苗期叶片上,形成褐色、梭形或不定形病斑,有时可在病斑上形成灰绿色霉层。叶瘟指本田期稻株叶片发病。感病品种很快形成大的圆形或椭圆形褐斑,严重时病斑密布,叶片枯焦,全株中毒萎缩,根腐枯死。节瘟是指病节初为黑褐色小点,以后环状扩大至全节,变成黑色或黑褐色,穗颈瘟发生于穗颈、穗轴、枝梗和谷粒上。穗颈瘟一般多在出穗后受侵染,病斑初期暗褐色,逐渐向上下扩展,形成水渍状褪绿病斑,最后变黑褐色,也有的后期呈枯白色。穗颈瘟严重影响产量,始穗期发病的常造成白穗,全不结实,发病迟或轻时,秕谷增加,千粒重降低,米质差,碎米率增高。

二、发病症状

1.苗瘟:秧苗3叶期前发病,苗基部灰黑色,上部黄褐色,卷缩枯死。3叶期后发生的多在叶片上形成明显病斑,与叶瘟症状相同,称苗叶瘟。

2..叶瘟:叶瘟:秧苗及成株的叶片上均可发生,初期表现针头大小的褐色斑点,很快扩大。一般在分蘖盛期发生,严重时,远望发病田块如火烧过似的。病斑有四种类型:

急性型:病斑不规则,由针头大小至近似绿豆大小,大的病斑两头稍尖,水渍状,暗绿色,背面密生灰绿色霉层。急性型病斑的出现是稻瘟病流行的预兆。

慢性型:急性型的病斑在气候干燥等情况下可转化为慢性型。病斑梭形,外围黄色的是中毒部,内部褐色的是坏死部,中心灰白色是崩坏部,褐色坏死线贯穿病斑并向两头延伸,这是稻瘟病的一个重要特征。

褐点型:病斑为褐色小点,局部在叶脉间。气候干燥时,多在抗病力强的稻株中下部叶片上出现。适温、高湿时,有的会变为慢性型病斑。

3.节瘟:节间变黑,潮湿时节上产生灰绿色霉层。

4.稻粒瘟:在稻粒的护颖、颖壳上发生黑褐色小斑点。稻粒瘟增加了种子的带菌率,是次年苗瘟的重要初侵染源。

三、发病特点

水稻不同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亦表现不同的抗性。品种抗病性因地区、栽培年限及病菌生理小种不同而异。有的品种在甲地种植发病轻,至乙地种植发病重,有的品种在育成或引进初期不发病或发病轻,但种植3~5年后,往往“丧失”抗性,由抗病变为感病。

四、栽培管理不当

栽培管理技术既影响水稻的抗病力,也影响病菌生长发育的田间小气候。其中,以施肥和灌水尤为重要。偏施氮肥,容易导致植株幼嫩或徒长,植株抗病能力减弱,病菌因此易侵入;同时过量偏施氮肥,可能导致水稻个体、群体失衡、郁蔽为病菌繁衍发生营造局部环境。

五、防治措施

1.品种选育

品种抗病性。粳稻品种的抗病性差异很大,一般耐肥力强的品种抗性也较强。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或同一生育期组织的老嫩其抗病力也不同,苗期(四叶期)至分蘖期和抽穗初期最易感病。就叶片而言,初叶当天最易感病,5天后抗病性逐渐增强,13天后很少感病。穗颈瘟以始穗期最易感病,抽穗6天后,抗病性逐渐增强。种植感病品种易引起发病。

2.肥水管理。偏施氮肥,造成植株猛长,叶色浓绿,组织柔软,导致组织细胞壁变薄,叶片硅质化程度降低,叶片可溶性氮含量增多,抗病性减弱。追施氮肥过急、过晚也易造成抗病性减弱。施用氮肥不均时,施肥过多的地方,往往形成发病中心;长期深水灌溉的稻田、冷浸田或冷水灌溉的山田、水口等水温低,对水稻生长不利,往往先发病,发病重。此外,地势低洼的草炭地和土壤粘重的土地,由于气温、水温、土温冷凉,排水通气不好,也易发病。

3.药剂防治。根据当地稻瘟病的发生和防治预报,选择具有保护及治疗作用较强的新型药剂进行预防和防治,有条件地方选用背负式弥雾机保证药效,提高防治效率。建议交替使用药剂,以免产生抗性。

4.减少菌源:及时处理病稻草,可将病稻草集甲烧掉,不可用病稻草苦房、盖窝棚、垫池梗或入水口,对发病重的病种子应进行消毒,以减少菌源。

5.认真搞好稻瘟病的预防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采取排水晒田预防,割净池埂上的杂草,加大行距,增加通风透光能力,针对徒长地块,生长茂盛的地块,及时喷药2—3次,搞好预防。为此,在今后水稻的生产当中,首先,要选用抗逆性强的优质高产新品种,其次,要合理科学地施用肥料,并实行氮、磷、钾合理搭配,在我镇氮、磷、钾的合理搭配比例以2:1:1为宜,氮肥不宜过大,最主要的是要认真地搞好水稻稻瘟病的预防工作。

稻瘟病的发病因素

1、施用的有机肥未充分腐熟;施用氮肥过多或过迟,植株生长过嫩,抗病性降低易发病。

2、未及时烤田,或烤田不好,长期灌深水,排水不良的田块易发病;

3、栽培过密,田间通风透光差,虫害严重的田块易发病4、管理粗放,田间及四周田埂杂草丛生的田块易发病。

气候

长期连阴雨、长期灌深水、大水串灌、气候温暖、日照不足、时晴时雨、多雾、重露易发病

土壤温度低,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有利于发病,大面积种植高优品种,抗病性差极易导致大面积发病。偏施、迟施氮肥,均易诱发稻瘟病。

防治方法

种植管理

大田防治方法:根据当地预报及时检查田间症状。合理施肥管水,底肥足,追肥早,巧补穗肥,多施农家肥,节氮增施磷钾肥,防止偏施迟施氮肥,以增强植株抗病力,减轻发病。

1、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不用带菌稻草作苗床的覆盖物和扎秧草,

2、不种植感病品种,选用抗病、无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因地制宜选用2-3个适合当地抗病品种,如

早稻有:早58、湘早籼3号、21号、22号,86-44,87-156,皖稻61,赣早籼39号、42号、41号,博优湛19号,中优早81号,中丝2号,培两优288号,华籼占,汕优77;

中稻有:七袋占1号,七秀占3号,培杂山青,三培占1号,滇引陆粳1号,宁粳17号,宁糯4号,杨辐籼2号,胜优2号,杨稻2号、4号,东循101,东农419,七优7号,嘉45,秀水1067,皖稻28、32、34、36号、59号,汕优89号,特优689,汕优397,汕优多系1号,满仓515,泉农3号,金优63,汕优多系1号;

晚稻有:秀水644,原粳4号,津稻308,京稻选1号,冀粳15号,花粳45号,辽粳244,沈农9017,冈优22,毕粳37,滇杂粳2号,冈优2号,滇籼13号、14号、40号,宁粳15、16号等抗稻瘟病品种。

水稻旱种时可选用临稻3号、临稻5号、京31119、中国91等抗穗颈瘟品种。水稻进行旱直播时可选用郑州早粳、中花8号等抗病品种。

3、用无病土做苗床营养土,用药土做播种后的覆盖土,

4、向大田移栽前,喷施一次除虫灭菌的混合药,

5、肥料管理: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或充分腐熟的农家肥,采取“测土配方”技术,和“早促、中控、晚保”的方针,重施基肥,科学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6、水份管理:浅水勤灌,防止串灌;烤田适中。

7、加强栽培管理,催芽不宜过长,拔秧要尽可能避免损根。做到“五不插”:即不插隔夜秧,不插老龄秧,不插深泥秧,不插烈日秧,不插冷水浸的秧。

8、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或高温沤肥。

药物防治

用56℃温汤浸种5分钟,可预防苗瘟病发生。

防治方法:

1、方案一:将稻瘟康或稻瘟康Ⅱ号按500倍液稀释,进行全株均匀喷雾,以不滴水为宜,7天用药一次。

2、方案二:病情严重时,用稻瘟康35ml+稻瘟康Ⅱ号35ml兑水15公斤,均匀喷雾全株,7天用药一次。

(二)预防方法:

将稻瘟康或稻瘟康Ⅱ号按500倍液稀释,进行全株均匀喷雾,以不滴水为宜,7天用药一次。

(三)用药时间:下午4点后。

(1)浸种剂:

10%抗菌剂401 乳油1000倍液

80%抗菌剂402 乳油8000倍液

浸种48—72小时,不需淘洗即可催芽。

(2)喷施:

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10%抗菌剂401 乳油1000倍液

80%抗菌剂402 乳油8000倍液

2%春雷霉素水剂500倍液

化学防治 (一)种子灭菌:

70%甲基托布津 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50%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 250倍液

25%使百克 乳油 2000倍液

白点型 急性型 慢性型 褐点型

白点型 急性型 慢性型 褐点型

强氯精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

10%浸种灵 乳油 2500倍液

25%施保克 乳油 3000—4000倍液

以上药剂浸种48—72小时,不需淘洗即可催芽。

(二)苗床灭菌:

1份杀菌剂(粉剂)+1份杀虫剂(粉剂)+ 50份干细土混匀,做播种后的覆盖土。

(三)发病时喷施:

30%克瘟散乳油500倍液

50%消菌灵水溶性粉剂500倍液

40%克百菌悬浮剂500倍液

25%咪鲜胺乳油1500倍液

40%稻瘟灵可湿性粉 400倍液

40%稻瘟灵乳油400倍液

50%四氯苯酞可湿性粉剂400倍液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70%甲基托布津 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

75%三环唑 可湿性粉剂 2000倍液

20%稻曲克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20%毒菌锡 胶悬剂 400倍液

绿帮98水稻专用型 600倍液

50%稻瘟肽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40%克瘟散乳剂1000倍液

50%异稻瘟净乳剂500~800倍液

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

在以上药液中加入2%春雷霉素水剂500—700倍液或展着剂效果更好。

叶瘟要连防2~3次,穗瘟要着重在抽穗期进行保护,特别是在孕穗期(破肚期)和齐穗期是防治适期。

药剂防治:大田分蘖期开始每隔3天调查一次,主要查看植株上部三片叶,如发现发病中心或叶上急性型病斑,即应施药防治;预防穗瘟根据病情预报,以感病品种,多肥田为对象,掌握破口期分别抽穗时打药。施药种类和剂量,每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或75%三环唑50克或40%稻瘟灵(富士一号)、乳油60~70毫升兑水50~60千克常量喷雾,重病田喷药2次,间隔7~10天。

3.jpg

病害现状

近年来,广东稻瘟病年发生面积不少于50万亩,而且出现逐年增加趋势,局部大爆发并不少见,目前,稻瘟病可能发生在省域内的任何年头、任何季节。

南方农村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近年,发病严重的水稻品种,有一些是已经通过国家或者省级农业部门审定合格的高抗稻瘟病品种,其中杂交水稻组合发病尤其严重,如天优998、特优452、内香优3号等。仅今年内早造稻瘟病发生较大面积的地方就有怀集内香优3号,128亩;紫金天优998,325亩;电白天优368,230亩……

杂交水稻品种“高抗”而“不抗”的现象已引起社会关注。

怀集县永固镇富邦村主任植秀标介绍,近几年来,当地早稻稻瘟病频频发生,多则连片上百亩,少则三十多亩,每年发病时间相差不远,均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之间,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天气一来,病害就跟着发生,水稻肯定要减产,唯一不同的是减产幅度大小。

事实上,怀集县仅是稻瘟病肆虐的一角,去年6月,雷州市曾有2.3万多亩“天优998”稻田发生稻瘟病的惨状;去年7月,信宜市也发生疑似稻瘟病例……

“今年早造扬花抽穗期间,雨水来得稍晚一些,要不然省内稻瘟病发生面积还会增加。”省农科院植保所水稻病虫害研究室主任朱小源研究员对记者说,稻瘟病已成为世界性水稻病害,在省内高温高湿雨季较长稻区,正以5%的年增长速度发生与蔓延,农民称之为水稻的“癌症”。

省植保总站高级农艺师邹寿发介绍说,稻瘟病几乎年年都在发生,只是发病面积大小与为害轻重而已,历史病区及高寒山区比平原地区发生为害重,持续高温高湿降雨量多的水稻产区爆发局部大面积的稻瘟病时常出现。稻瘟病往年大多在早造集中发生,如今早晚两造均有出现,省外引进通常比省内研发推广的水稻品种发病重。

“小种”变异 “高抗”不抗

“致病生理小种发生变异过快,导致某些杂交水稻品种抗稻瘟病特性下降,由原来的高抗变为不抗。”朱小源分析。

致病生理小种就像发生在人体身上的感冒病毒,数量多变异快,而且这些病源小种组成和其中的优势生理小种因地区而异,又随年份季节不同而有变化,不断升级换代,加上省内各稻区所种品种不同,南北籼粳水稻种类差异很大,其生理小种组成也有不同类型。

稻瘟病的发生原因较为复杂,除了与水稻品种抗性下降有关外,与外界气候条件和田间管理水平也有关。目前,省内大多种植户连续多年种植单一优质稻品种,为了使水稻快速生长,种植户往往加大肥水用量,后期偏施氮肥,造成水稻过分生长,枝叶茂盛,通风条件差,这些都会助长稻瘟病的发生。

据了解,目前国内水稻抗稻瘟病鉴定仍处于探索阶段,鉴定依据采用抗性群率与田间穗瘟现状评价。朱小源介绍,通过人工接种病源小种方法来判断拟审水稻品种的抗稻瘟性强弱,这是一个侧面评价,有一定的局限性,实际操作上也存在偏差。

“同一地区种植同样一个水稻品种,不同田块却表现不一样的稻瘟病抗性,这是为什么?”采访中,不少农民提出疑问。

对此,朱小源分析:与其说是品种退化抗性下降,倒不如说是病源小种不断发生变异,原来在某些稻区表现是抗病的生理小种,经过逐年积累和变异后便表现出不抗病性。此时在适宜的外界条件影响下,就会突然发生大面积病害。

“全省范围内存在的病源小种成千上万,而且不断地发生变异,仅靠我们植保系统测报人员来收集毕竟是相当有限。”广东省植保总站专家高级农艺师邹寿发说,去年发生在雷州市杨家镇的早造大面积稻瘟病,经过检测是B6群体的致病生理小种,这在以前没有收集到,是最新发现的病源小种。

“病菌生理小种演化真的很快,一个鉴定为高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在局部地区连续种植5-8年后出现抗病力下降的现象并不奇怪。”邹寿发分析。

标签: 粮油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