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粮油种植

吉林省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吉林省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

吉林省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库百科养殖网】

该病在吉林省各水稻产区几乎年年发生,流行年份一般可减产10%~20%,严重年份可达40%~50%,个别品种、个别年份有时可造成颗粒不收。因此,在水稻生产上,如何做好水稻稻瘟病的预测、预防和防治是当前应该引起重视的一个课题。

1 病原菌

属于真菌病害。病菌菌丝的发育温度为8~37℃,分生孢子在10~35℃都可以形成或萌发。分生孢子发芽要求相对湿度90%以上,应具有水滴或水膜存在。在自然条件下此病除水稻外不危害其他作物。病菌存在着许多致病性不同的生理小种,而且致病性很大。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所2002~2007年测定,吉林省为7个种群,39个生理小种。

2 侵染循环

稻瘟病菌丝一般都潜生在种子和病稻草上越冬。所以带病的稻草是稻瘟病最初侵染的主要来源。病稻草中的菌丝体在来年的6月下旬到8月中下旬期间,如果多雨、多雾,夜间温度达17℃以上时,就会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会借着气流传播到本田上进行扩散。菌丝体入侵到稻叶后到发病一般有一段潜伏期。叶瘟一般是4~7天,穗茎瘟为10~14d,节瘟为7~30d。

3 发病条件

(1)品种间的抗病性不同:一般园粒品种比长粒品种抗病,耐肥品种比不耐肥品种抗病。

(2)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的抗病力不同:水稻生长发育从4叶期至分蘖期最易感病。

(3)和稻叶的硅化程度有关:硅酸盐被水稻吸收后沉积于表皮细胞形成胶膜,有阻碍病菌的穿透。

(4)稻体内可溶性氮多易感病:可溶性氮为氨态氮。多了氨态氮就会造成贪青徒长,组织嫩弱,叶片披垂,从而感病。

(5)抗病性与病菌生理小种有关:水稻品种生理小种的变化和区域分布是决定水稻品种抗病性的重要因素。

(6)水平抗性与垂直抗性:如果某一地区大面积种植单一的具有垂直抗性的品种,连续种植数年,就会促进某一优势生理小种的形成,使抗病品种变为感病品种。

(7)气象条件:稻瘟病的发生离不开温度与湿度。温度主要影响病菌的生长发育,湿度影响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当气温在20~30℃,田间湿度在90%以上时稻株体表保持一层水膜的时间达6~10h的情况下,分生孢子就会萌发,稻瘟病就容易发生。

(8)栽培管理:能影响到水稻的抗病力。其中以施肥和灌水尤为重要。氮肥施用过量或偏施、迟施,会导致碳氮比下降,有利于病菌侵染。在长期深灌的稻田、成冷水灌溉的山田,已造成土壤缺氧产生有毒物质,妨碍根系生长,降低植株抵抗力,加重稻瘟病的发生。在郊区超市污染灌溉的稻田,由于含有机质,氨态氮多也会使水稻徒长、贪青、容易发病。应引起注意。

4 稻瘟病症状

稻瘟病病原主要侵害叶片、茎节、穗茎、枝梗、谷粒和护颖。一般按发病部位分别称为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粒瘟。

4.1 叶瘟

可分为4种类型

(1)普通型:为慢性型病斑。病斑梭型,边缘为黄色晕圈,称中毒部;内圈为褐色,称坏死部;中央呈灰白色,称崩溃部。另在病斑两头各有一条褐线,称坏死线。“三部一线”是其主要特征。

(2)急性型:感病的叶片常产生暗绿色近圆形的水渍状病斑,正反两面都有大量灰色的霉层,此类病斑发展快,是病势大发生的预兆。

(3)白点型:嫩叶感病后产生的白色近圆形小白斑。天气高温干燥时转为普通型病斑,一般不产生病菌孢子,但遇连续阴雨,可迅速扩展为急性型病斑。

(4)褐点型:病斑为针头的小褐点。(www.613935.com)多产生在气候干燥、稻株下部叶上。

4.2 节瘟、叶枕瘟

初期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围绕节部扩展,使整个节部变黑腐烂。叶枕瘟发生在叶片基部的叶耳、叶环和叶舌上。初期病斑灰绿色,后呈灰白色或褐色,空气潮湿时长出灰绿色霉层。

4.3 穗茎瘟、枝梗瘟

病斑初期为暗褐色后变成黑褐色。发病早的呈白穗,发病迟者籽粒不饱满,瘪粒多,米质差。

4.4 粒瘟

发生在谷粒的内外颍上。发病早的病斑呈椭圆形,灰白色;发病晚的呈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5 稻瘟病预测预报

稻瘟病可分为五级:

0级:抗。无病;

1级:中抗。四分之一以下的枝梗发病或穗茎有斑点;

2级:中感。四分之一以上枝梗发病;

3级:感病。主轴的中间部发病或穗茎部发病,对产量有显著影响;

4级:高感。穗茎发病造成枯白穗。

6 稻瘟病的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因地制宜、合理搭配、适时更替,加强对病菌小种及品种抗性变化动态的监测。

(2)处理病稻草和谷种:要做到无病田留种,对病区的病谷、病草应分别堆放尽早处理。要做好种子处理。

(3)合理施肥:要掌握氮磷钾硅合理配比,不能偏重氮肥。原则就是“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期控氮、后期看苗补肥”。

(4)合理灌水:用水要贯彻“前浇、中嗮、后湿润”的原则。

(5)药剂防治:目前有效药剂较多,但贵在防治及时和技术认真到位。防治关键时期是6月下旬至7月下旬,这段时间常到田间检查,如很容易发现病斑特别是具有较多急性病斑,天气如连续阴雨应立即防治叶瘟,一般喷药1~2次,隔5~7d一次。如叶瘟较重,不管叶期是否喷药,都应在孕穗末期到刚抽穗时喷药一次。如气候不利,阴雨连绵,齐穗期也可以补喷一次。

目前,稻瘟病防治较好的药剂有以下几种,供防治时参考。①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稻艳)使用方法:亩用量20~27g,预防效果可长达20~30d。②40%稻瘟灵(富士一号)使用方法:亩用量75~112.5g,该药持效期长,耐雨水冲刷,对人畜安全,对作物无药害。③稻洁(灭稻瘟一号)使用方法:亩用量60~80g,对水40~50kg。④抗稻瘟病的新型药剂:长效缓释富士一号颗粒剂,施用在水稻大棚苗床上,省去了本田的喷药次数。

标签: 粮油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