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粮油种植

大豆种植高产技术要点【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大豆种植高产技术要点

提高大豆产量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种子选择、培育壮苗、合理施肥、科学灌水、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大豆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粮油兼用作物,是东北地区重要的食用植物油源和蛋白来源。所以推广配套的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对提高我国大豆总产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将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选用优质高产品种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壤肥力等)、生产水平和品种的生态类型选择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发芽率在90%以上、光合效率高、叶片透光高、株型收敛的多花多荚高产良种。杜绝使用自留种,更不要盲目引种。二、适时耕作大豆播种时间一定要合适,这期间有很多事情要做,产量的多少与播种时间关系很大。如果播种的太早,因为低土壤温度的出现,不利于出苗,最后总会导致种子腐烂或者出苗不齐;播种时间太晚,出苗虽快,但幼苗和根系生长过于快,苗不强,易引起过度增长。大豆播种的最佳时间应根据当时气温,土壤含水量情况而定。一般5cm的耕作层土壤温度稳定在8-10℃,土壤水分在20-22%时,为适宜播种时间。大豆合理密度的一般原则是肥沃的土壤苗的密度要稀少,肥力不好的土地要增加苗的密度;分枝多的晚熟品种要适当,苗稀少,而株型收敛且分枝少的早熟品种则适宜密的原则。由于土壤肥力,品种特性确定合理的密度。三、培育壮苗大豆出苗后进行适时查苗。对土壤肥力差、播种较早的,出现较大面积缺苗的土地要及时的进行浇水以及补充种子。当大豆3叶时,要实施土地的中耕灭茬,一般中耕要维持在2-3次,锄的深度最好不要超过3cm。当大豆处于3-5片叶子的时候,这是要进行间苗和定苗工作。通常情况下,要实行人工间苗,这样可以使大豆与大豆之间的植株更加均匀分布。间苗的时候,要遵循这样的间苗原则,即拔除有病的苗和柔弱的苗及太小的苗和杂株,要保留单株留苗,留粗壮的苗和好苗等,这样可以保证苗均、苗壮和苗全及苗齐。四、合理施肥施肥是保证大豆高产的关键性措施,目前生产上均以化肥增产为主,长期以来,造成土壤腐殖质不断下降,保水保肥能力降低,土壤板结,不利于大豆生长和发育。为了长期高产必须结合耕翻土地大量施入有机肥,培肥土壤,恢复地力,做到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增施有机肥:有机肥营养全面,分解缓慢,肥效持久,能充分满足大豆全生育期,特别是生育后期对养分的需求,是大豆高产的基础;配施化肥:近年来实践证明,化肥施用量以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50公斤,硫酸钾或氯化钾75公斤效果最好。也可用大豆专用肥每公顷施500斤左右。 大豆在积肥、种肥较足的基础上,通常不进行根部追肥。实践证明,大豆后期液面喷施复合肥能较大幅度提高产量。近年来,大豆测土配方施肥取得了较好效果,测土施肥使大豆生产者能够根据本地土壤中各种元素缺乏情况对症下药,经济施肥,解决各地栽培实验中争论不休的如何施肥问题。五、科学灌水据调查,有灌水条件的地块可提高产量40%以上。 大豆灌水必须根据大豆对水分的要求,土壤含水状况以及天气变化情况灵活掌握,适时灌溉才能确保大豆增产。通常把大豆萎蔫作为严重缺水的症状,然而在萎蔫之前已经缺水,如不及时灌溉,将要影响产量。因此,在生产上要经常借助于经验来观察和确定什么时候应该灌溉,何时灌溉等,这很重要。灌溉时所依据得指标是土壤水分指标以及生理指标[www.613935.com]。生理指标是指植物的生长速度放慢,叶片开始变得老绿。而且当中午高温时,叶片会出现短暂的枯萎、打蔫,甚至会出现植株下部的叶片变黄和脱落,以上这些现象都是缺水的表现,这时有条件的地应及时灌溉。大豆灌水方法各地不同,试验结果滴灌优于喷灌,喷灌优于沟灌,最差的是大水漫灌。大豆灌水时期一般认为开花盛期至鼓粒初期灌水增产效果最显著,但生产实践表明,在播前灌一次透水增产幅度最大。实践证明,大豆任何时期缺水都会影响产量,所以必须因地制宜适时灌水,才能保证高产。六、化学除草播种前的土壤处理原则是:一是在春天土地平整后的播种前5-7天时进行适当处理,其基本要求是,土地的施药尽量要均匀且流量要准确,不能过重也不能不能遗漏。二是喷药后,要按着顺、斜分别耙1次,当进行施药混土复式作业时,混土的深度要保持在7-10厘米左右,不宜过浅和过深。三是要注意当春季时土壤的含水量过高或过低时都不适宜进行土壤的处理工作,否则,这样会影响春天的播种时期。四是如果播种前没有进行必要的化学除草,可以在播种后和苗前进行适当的化学除草。垄作栽培也适合带苗喷洒农药,但切记施药量要严格按喷洒面积计算,施药后要使得混土保持在2-3厘米左右。五是在大豆结果前期,当田间杂草比较多的时候,这时可以在杂草基本长齐的情况下,进行化学除草,且宜早不宜迟。七、病虫害防治危害我国大豆的主要病害有30余种,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和病毒病。抓住时机,巧治、快治是田间药剂防治的关键。病害在刚出现发病阶段用药效果最好。如,要用大约40%比例的百菌清悬浮剂600倍液和25%比例的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以及64%比例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比例的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来防治大豆霜霉病。然而,当大豆出现细菌性斑点病时,可以用72%比例的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大约每公顷用200-350克的比例兑水1000毫升进行。大豆花叶病在发病初期用1.5%植病灵2号1000倍液喷洒。大豆孢囊线虫病用呋喃丹颗粒剂,每667平方米施农药约2-4克,与种子分层施用就可以。大豆蚜虫防治可在田间卷叶株达5%-10%或有蚜株数达50%时立即进行。每小亩用40%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抗蚜威液剂2000倍液喷雾。大豆食心虫可用敌敌畏熏蒸防治成虫。

标签: 粮油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