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粮油种植

玉米栽培新技术【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玉米栽培新技术

黄龙玉米栽培“四化一高”技术,即“良种化种植、机械化耕作、配方化施肥、化学化除草、高密度种植”,集成配套技术是在总结我县玉米传统栽培经验和连年进行玉米新品种试验、不同栽培模式试验、玉米新品种展示、3414肥效试验化学除草剂应用试验、农业机械耕作一体化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县农业经济、耕地条件及玉米种植水平实际,研制此技术。

1 黄龙县玉米生产概况

黄龙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位于陕西省中北部,延安市东南缘,平均海拔1100m,年均降雨量602ml,无霜期186d,是玉米生产优生区。全县农业人口3.2万人,耕地面积16000hm2。每年玉米种植面积在9333hm2左右,玉米总产8万吨以上,人均玉米种植2987m2,人均生产玉米2500kg。每年除在本县种植玉米外,还有50多户农民在周边县承包1000hm2土地种植玉米,带动了周边县玉米产业的发展,黄龙玉米生产技术先进,“高投入、高密度、高产量、高效益”在省内都很有名气。

2 关键技术

2.1 良种化种植

大力推广和选用紧凑型、耐密、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抗倒伏、籽粒脱水快的优良杂交玉米良种。近几年推广的品种主要有郑单958、登海1号、榆单9号、武科2号等生育期在110~130d左右的中晚熟品种。2009年至2012年连续4年在百亩核心攻关田测产,667㎡产都在900kg以上,最高667m2产达到1266.6kg。

优良玉米杂交种的应用,在我县玉米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黄龙农民种玉米非常重视选用优良品种,只要有新品种,黄龙人都会大胆实验试种,近十年来,先后引进试种和推广100多个玉米优良品种,特别是通过专利品牌良种的示范推广,使农民在良种生产中尝到了甜头。每次品种的更新换代都使黄龙玉米产量大幅度的提高,据估计品种在玉米增产中的作用约占20%~30%。

2.2 机械化耕作

机械化耕作是我县玉米生产获得高产高效,集整地耙耱、起垄覆膜,化肥深施,播种镇压于一体,实现了地膜玉米种植精耕细作和标准化生产、提高了规范化水平,机械深施化肥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为玉米创高产打下了基础。

玉米种植机械化作业,明显降低了玉米生产成本,促进玉米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机械化耕作使黄龙玉米大面积种植易如反掌,也是高产高效的一个重要手段。玉米生产从整地、施肥、播种、除草、收获、脱粒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特别是整地到播种,一般短短10d左右(4月20日到4月30日)全县9333hm2全部播种结束,提高了玉米生产的整体度和规模化程度。据农民讲过去靠牲口耕地一家人种几公顷地往往要成月的时间,且播种质量低,出苗参差不齐,产量和经济效益都很低,而现在的农民种地就像庄园主一样,谁家的地种的越多,地主人越不用干活,都是靠机器和雇人,自己要做的事就是“春季开车买农资,秋季开心点票子”。

2.3 配方化施肥

在种植密度增加的情况下,相应增加施肥量,实行配方化施肥,确保玉米生长对肥料的需求。根据我县多年对玉米大田土壤化验分析及玉米需肥规律、目标产量,制定出了我县玉米配方肥配方标准即氮∶磷∶钾=23∶12∶10 的“佑地盛丰”玉米专用复合肥,并委托陕西省土肥新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生产。亩具体施肥量:

2.3.1 底肥

玉米专用复合肥40~60kg+20kg尿素+1kg锌肥+0.5kg硼肥。

2.3.2 追肥

追肥是玉米获得高产的前提。在玉米拔节至喇叭口期趁墒亩追尿素10~15kg,确保籽粒灌浆和籽粒完熟对营养的需求,提高千粒重,改善品质。

2.3.3 培肥高产地力,实施秸秆还田。

秸秆中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重要的农业生产有机肥源之一。秸秆还田是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的有效办法,是高产田建设的基本措施之一,节本增效,提高耕地基础地力,特别对钾元素的循环利用尤为重要。为确保秸秆还田后秸秆当年充分腐熟,还田时每667m2增施10~15kg尿素,调节碳氮比,为微生物活动创造条。秸秆还田间隔3~4年进行1次,在足墒条件下进行。

2.4 化学除草剂

我县常用的玉米除草剂有玉农思、玉草净、玉爽、宣化乙阿等玉米专用除草剂。具体使用技术要掌握好“早、湿、量、好”四点:早指用药早,土壤处理剂的作用是封闭杂草,用药尽可能在杂草出土前或杂草2~3叶期;湿指土壤用药前,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从而保证药剂很快到达杂草的吸收部位;量指适当的用药量,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如杂草过大,应增加用药量的20%,同时增加同比例的对水量;好指喷药技术要好,喷药要均匀,不要重喷或漏喷。

2.5 高密度种植

宽窄行高密度种植技术。玉米是C4植物,在弱光条件下仍有较高的光合效能。为充分利用光、热、气达到增产的目的,我们在多年开展玉米栽培密度试验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光、热、气充足等优越的自然资源,玉米栽培采用宽窄行栽植技术,宽行80cm、窄行40cm,株距19~21cm,亩株数可以达到5200~5500株。扩大行距后由于通风使叶片不停地摇曳摆动,产生周期极短的闪光现象,比之连续不断的光照,其光合效率可以提高1倍以上。因此宽窄行密植栽培方式可以在增加亩株数的同时提高光合效率,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3 技术措施

3.1 产量指标及构成因素

3.1.1 产量指标

中等肥力地667m2产850~900kg,高肥力地667m2产900~1000kg。

3.1.2 产量构成因素

中等肥力667m2收获株数4500~5000株,(www.613935.com)高肥力收获株数5000~5500株,单株生产力160~200g。

3.2 播前准备

3.2.1 选好地块

选择交通方便,肥力上等,集中连片的地块。

3.2.2 精细整地

在清除前茬作物根茬和地膜的基础上,根据土壤墒情,结合深施底肥机械深耕翻,耕翻深度20~25cm,随即耙耱收墒,清除末腐烂的前作根茬与残膜,达到地面平整、土壤细碎、上虚下实。

3.3 防治土壤和有机肥中的害虫

在耕地之前,每667㎡用地虫克1.5kg或50%辛硫磷乳油0.1kg,拌炒熟的麸皮后骨子2~3kg制成毒饵,均匀洒在地表;结合耕地深翻入土壤,拌制和撒施毒饵时,要戴橡胶手套和口罩,以确保安全。

3.4 种子处理

一般要选用包衣种子;未包衣的种子要提前精选、去除霉粒、破粒、不饱满和杂质,晾晒2~3d,播种前用药剂拌种。

3.5 推荐品种

选用中熟(春播115~125d)、高产,抗病(抗大小斑病、丝黑穗病、矮花叶病和粗缩病等主要病害)、耐旱,抗倒伏的杂交种,如郑单958、榆单9号等。

3.6 播期

当土壤5~10cm处温度稳定通过10℃时即可播种,以4月下旬为宜,争取在4月30日前播种完毕。

3.7 播种方式

采用宽窄行种植,这种种植方式有利于通风透光,便于管理。宽行80cm,窄行40cm。株距20~23cm。

3.8 田间管理

3.8.1 及时间苗、定苗

幼苗3~4叶时间苗,5~6叶时按留苗密度定苗,除去弱苗、小苗、病苗,发现缺株时,可在相邻株留双株来补缺,比移栽补种要好。

3.8.2 除草与去蘖

定苗后,及时中耕,松土保墒,化学除草,幼苗分蘖时,及时彻底去掉。

3.8.3 施肥

(1)底肥。667m2施玉米专用肥40~60kg+20kg尿素、锌、硼肥各1kg作底肥一次深施。

(2)追肥。拔节至喇叭口期趁墒每667m2追尿素15kg。

3.9 防治病虫害

玉米病虫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坚持早防治,及时彻底的原则。玉米生长期危害春玉米的虫害主要有地老虎、玉米螟、黏虫和红蜘蛛等。病害除大,小斑病外,主要是丝黑穗病,以及今年大面积发生的病毒病(矮花叶病和粗缩病毒病)。防治玉米螟可于冬前处理秸秆消灭越冬幼虫,生长期内用呋喃丹颗粒加少许细沙放入“喇叭口”内防治,同时可联防黏虫。黏虫用聚酯类农药防治。红蜘蛛用爱诺螨清2000~3000倍液。

3.10 适时晚获

一般在10月30日以后收获,从而使籽粒完全成熟,提高品质,增加产量。

4 主要做法

(1)按照“统一品种、统一种植模式,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机械作业、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插标立记的“六统一”要求,狠抓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2)连年多点开展玉米新品种展示,不同栽培模式试验、3414肥效试验、玉米大田化学除草剂应用试验及农业机械耕作一体化试验,探索我县玉米高产、高效标准化生产途径及理论支撑依据。

(3)加强病虫害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好示范片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科学制定防控预案,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4)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按照土壤养分构成和作物需肥规律,开展肥料品种、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等技术服务,提高肥料效果和利用率。

(5)推进机械化生产。大力推广农机作业技术,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机械化水平。

(6)强化培训,狠抓技术措施落实。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村组进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特别是在作物各生长关键时期和主要增产环节,技术人员要深入村组、田间地头指导生产,搞好技术服务,提高农户新技术应用规范化水平。

(7)抓好示范片、核心攻关田建设。全面落实各项关键技术措施,确保各点增产效果明显,辐射带动有力。在百亩核心攻关田落实技术人员和技术措施,为高产创建形成多点示范、点中有面的示范格局,带动示范区各项工作整体推进。

5 工作绩效

自2009年实施项目以来,我县玉米百亩点经省市专家测产加权平均667㎡产达1020.44kg,示范区平均产量为918.44kg,辐射带动区玉米产量734.84kg,增产183.6kg,增产率为24.99%,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丰产示范样板区达到户均有一份技术资料,户均有一名以上科技明白人,使项目区群众真正掌握高产栽培技术、无公害生产技术,增强了广大群众学习科技、利用科技意识,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推广力和覆盖率,辐射带动全县玉米大面积生产由传统种植模式逐步向高规格、高标准、高效益“三高”模式转变,全面提升农民种植水平,本项目严格按照无公害玉米种植规程实施,严格控制违禁农药的使用,合理混用、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或有互交抗性的药剂,克服和推迟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避免了有毒农药的滥施乱用;使用配方肥、种植绿肥、合理轮作、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提高耕地地力和质量的技术推广,极大地改善了土壤生态环境,从而保持了生态平衡,提高了农业环境质量,确保了我县农产品安全质量和全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明显的生态效益。

2009陕西省农业厅高产授予“创建竞赛活动丰产竞赛优胜奖”,2009年陕西省农业厅授予“农民群众满意站所”称号,2010陕西省农业厅授予“粮棉油高产竞赛活动先进单位”,2010年国务院授予黄龙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2010年延安市人民政府授予黄龙县“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2011陕西省农业厅授予“粮棉油高产竞赛活动先进单位”,2011年陕西省农业厅授予“农民群众满意站所”称号等殊荣,2012获陕西省“粮棉油高产创建竞赛活动先进单位”。

标签: 粮油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