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粮油种植

邯麦13配套栽培技术[农广天地]【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邯麦13配套栽培技术[农广天地]

邯麦13配套栽培技术[农广天地]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

[农广天地]邯麦13配套栽培技术(20130904):

邯麦13是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院经过多年选育培育出来的一个小麦新品种。在2009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且有了编号为国审麦2009017的身份证。本片主要向观众朋友们介绍了邯麦13这个小麦新品种的特征特性以及相关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关知识: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9017

品种名称:邯麦13号

选育单位: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山农太91136/冀麦36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石4185晚熟1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株高77厘米左右,株型紧凑,旗叶上举,长相清秀,茎杆坚硬。穗层较整齐,小穗排列紧密。穗纺锤形,短芒,白粒,角质,籽粒饱满。两年区试平均亩穗数40.3万穗,穗粒数37.7粒,千粒重40.6克。抗寒性鉴定,抗寒性2级,冬季抗寒性较好;耐倒春寒能力一般。抗倒性好。落黄好。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赤霉病,中感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高感叶锈病。区试田间试验部分试点感叶枯病较重。2007年、2008年分别测定品质(混合样):籽粒容重812克/升、822克/升,硬度指数61.0(2008年),蛋白质含量15.22%、15.43%;面粉湿面筋含量33.9%、35.0%,沉降值36.4毫升、34.1毫升,吸水率56.6%、57.4%,稳定时间4.1分钟、3.8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18E.U、202E.U,延伸性16.2厘米、17.4厘米,拉伸面积51平方厘米、51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4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4.56%;2007-2008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37.5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4.07%。2008-2009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2.9公斤,比对照品种石4185增产5.66%。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5-15日,中高水肥地每亩适宜基本苗20-22万苗。注意足墒播种、播后镇压,浇越冬水,注意防治叶锈病、叶枯病、蚜虫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高中水肥地块种植。

小麦种植实用的技术,

一、选用优良品种,实行区域化种植

近几年,本地小麦品种多、乱、杂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了小麦产量的提高。因此,今年秋种,各地应在选好优良品种的前提下,实行区域化种植[/]。强筋小麦应以济麦20、淄麦12、烟农19等为主;中筋小麦要以济麦19、莱州95021、山农664、泰山21号、邯6172、汶农5号、临麦2号、山农优麦3号等为主,示范种植泰山008等;旱地主要推广山农优麦2号、烟农19号、烟农18号、鲁麦21号等;稻茬麦和晚茬麦可选用适于晚播早熟的莱州95021、鲁麦21、鲁麦15、鲁麦20、金铎1号等。

二、增加肥料投入,配方施用化肥

肥料是小麦增产的物质基础。近几年,受粮价偏低影响,农民对麦田投入减少,特别是有机肥用量严重不足,重氮肥轻磷肥忽视钾肥的现象比较普遍。再加上今年夏、秋两季雨水充足,秋季农作物收成好,地力差。因此,今年秋种要增加肥料投入,特别要增施有机肥。一般要求高产田亩施有机肥3000—4000公斤,中低产田2500—3000公斤。高产田要控氮、稳磷、增钾、补中微,氮磷钾配比为1:0.6:0.5—0.7,并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补充硫、硅、钙、锌、硼、锰等中微量元素。一般亩施碳铵80—90公斤、过磷配钙50公斤、氯化钾17—20公斤、微肥0.5—1.5公斤。有机肥、磷、钾肥和微肥全部底施,氮肥40%作基肥,60%作追肥。中产田要稳氮、增磷,适当施钾,氮磷配比为1:0.75。一般亩施碳铵60—8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氯化钾10—15公斤,微肥0.5—1公斤。氮肥60—70%作基肥,其余追施。低产田要增氮增磷,氮磷比例为1:1。亩施碳铵50—6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可采用“一炮轰”施肥法。

三、提高播种质量,确保一播全苗

1、扩大机耕机耙面积,精细整地。近年来,我地大部分麦田耕层偏浅,一般不足15厘米,土壤板结严重,影响了小麦的根系发育和小麦产量。特别是今年降雨量大、土壤墒情好,给深耕松土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今年秋种,各地要充分发挥大中型农业机械的作用,尽量增加耕翻深度,努力扩大深耕面积。秋作物收获后要抓紧机械耕翻,蓄水保墒。要按规格作畦,畦的大小要根据水浇条件、地力和耙播机具灵活确定,一般大畦3米,中畦2米左右,小畦1.5米左右。同时,要大力推广间作套种技术,解决好其他作物与小麦争地的矛盾,稳定小麦种植面积。

2、把好播种质量关,确保一播全苗。墒情、播期、播量是影响小麦播种质量的三个关键因素,因此,要因地制宜,灵活掌握,把好播种质量关。一要足墒播种。小麦出苗的适宜土壤相对湿度为70—80%。二要适期播种。温度是决定小麦播种的主要因素。播种适期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8—14℃,冬前壮苗积温要求570—650℃。我市小麦适播期一般在9月下旬末—10月上旬。近几年,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和小麦主栽品种的改变,小麦适宜播种期应较以前推迟5—7天。三要适量播种。小麦的适宜播种量因品种、播期、地力水平等条件而定。四要精 细播种。无机播条件采用耧播或开沟播种的都要尽量浅播,均匀下种。

3、搞好播前种子处理。播前进行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是防治小麦苗期病虫为害,确保 苗全、齐、匀、壮的有效措施。近几年,我市纹枯病发生普遍,并常与全蚀病、根腐病混合 发生,为害日趋严重。播种前可用2%立克秀按种子量的0.1—0.15%拌种;或20%粉锈宁乳油50 毫升,对水2—3公斤拌麦种50公斤。防治地下害虫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35%甲基硫环磷 乳油,按种子量0.2%拌种或用50%辛硫磷100毫升对水2—3公斤,拌麦种50公斤,堆闷2—3小 时播种。

4、积极试验示范小麦垄作栽培技术。该项技术是在施足基肥、深耕耙透、精细整地的基 础上,按垄距60—80cm、垄宽30—40cm、垄高15—20cm要求起垄,把小麦种在垄上,每垄上 播2—3行小麦,小行距15—20cm,播量同畦播。这种栽培方式具有节水、省肥、抑病、抗 倒、改善品质、增产增效等优点,一般增产10%以上,并便于田间管理和麦田套种作业,有利 于套种作物幼苗健壮生长。

秋种结束后,各地要及早进行查苗补种和疏苗移栽,确保苗全、齐、匀、壮。

标签: 粮油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