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粮油种植

玉米空秆的防治措施【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玉米空秆的防治措施

玉米空秆又叫“空身”,俗称“公玉米”,是指有秆无穗或有穗无粒的植株,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空秆现象的表现主要有两种:一是玉米株上根本没有分化出雌穗:二是虽分化出雌穗,但每株果穗结实20粒以下。

1.因地制宜选用玉米杂交良种。如果玉米种子内在因素有问题,在播种以后,就无法防止空秆,势必造成损失。所以,一定要把好选种关。选用良种要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种植制度和栽培技术的要求。土壤瘠薄,栽培管理粗放的地方,宜选用适应性强的品种:土壤肥沃,栽培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宜选用丰产性能好的品种。选用多穗或双穗品种,由于它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使空秆减少。有些品种在不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出现花粉败育、雌雄不协调等问题导致空秆。此外,提高种子纯度有助于降低空秆。目前,适合各地种植的玉米杂交良种很多,应良中选优,到信誉好的种子部门购买,不能贪图便宜,购买劣质种甚至假种。

2.适时间苗,选留壮苗匀苗。结合间苗剔除弱小苗,玉米田间管理要突出一个“早”字。在3叶期前开始间苗,间苗3—4次,拔节前定苗,适当晚定苗,定苗时不仅去病弱残苗和自交苗,也要拔除长势过旺的个体。对田间缺苗处,不宜采用补栽、移栽的方法求苗全,可采用一窝留双株。

3.合理密植。玉米种植密度,应因地、因肥、因种而定,以品种类型和地力及水肥管理水平确定留苗密度,不可过稀,也不可过密。要保证玉米植株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满足玉米棒三叶对光照的要求。一般晚熟品种生育期长,植株高大,茎叶繁茂,可适当稀植,每亩控制在3000株以内。中熟品种可适当密植,每亩控制在4000株以内。早熟品种可比中熟品种的密度再大一些。地力较差的地块,水肥跟不上的可稀植,土壤肥力较高的,密度可适当大些。种植方式最好采用宽窄行,适当增大行距,缩小株距,有利于群体通风透光,提高光合能力,增加果穗营养,降低空秆率。

4.增施肥料。玉米孕穗阶段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此期养分供应充足,能减少空秆率,其施肥原则是:当叶龄指数达30%前即5叶展开时,普施有机肥,追施磷、钾肥;叶龄指数达30%~35%即5~6叶展开时,追肥数量占氮肥总量的60%:叶龄指数达60%~70%。即12~13片叶展开时,追施余下40%的氮肥。尤其是土壤肥力低的田块,实行测土配方施肥,重施基肥,追肥应前重后轻,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氮、磷、钾配合,还应适当施微肥,每亩施硫酸锌0.5~1千克。在天气干旱或出现缺肥症状时,应及时浇水,追施尿素、磷酸二铵等。

5.合理灌水。苗期控制浇水,拔节后适时适量灌水等。玉米抽雄前15天左右对水敏感,此时若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遇高温干旱天气应立即浇水,满足雌、雄穗对水分的需要,以促进果穗发育,缩短雄、雌花的间隔,利于正常授粉受精,降低空秆率。遇阴雨连绵天气要及时排涝,并进行人工授粉。

6.人工去雄。生产上采用去雄技术能有效削弱其顶端优势,以减少雄穗对雌穗的抑制。去雄方法是:当雄穗露尖时,隔行或隔株将雄穗拔出,切忌损坏功能叶。授粉结束后www.613935.com,再将剩余的雄穗去掉,以减少养分的消耗。苞叶过长的可剪去顶端3—7厘米,使花丝早出,增加授粉机会。

7.人工辅助授粉。在玉米吐丝期间。待晴天露水干后,用竹竿或拉绳振动雄花,每日1次,进行2—3次,有利于花粉散落,增加授粉机会,提高结实率。

选择氮肥品种有讲究

氮肥品种很多,根据化合物形态可分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铵态氮肥包括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氨水、液氨等。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钙等。酰胺态氮肥包括尿素、氰氨化钙(石灰氮)。为了提高氮肥的施用效果,科学选择氮肥品种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马铃薯等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作物,适宜施用铵态氮肥。小麦、玉米等禾谷类作物施用铵态氮、硝态氮同样有效,但在多雨地区,为防止氮素淋失,仍以施用铵态氮肥为宜。稻田宜选用尿素、氯化铵效果较好,而不宜选用硫酸铵及硝态氮肥。因为硫酸根在水田中易还原为硫化氢。使稻根发黑甚至腐烂,硝酸根在水田中易随水淋失及发生反硝化作用造成氮的损失。麻类作物则宜选用氯化铵,因氨离子可增加纤维的韧性和拉力。烟草以硝态氮和铵态氮配合施用效果好,硝态氮可提高烟草的燃烧性,而铵态氮能促进烟叶内芳香族挥发油的形成,增加烟草的香味,因此,两种形态的氮肥配合施用可提高其品质。硫酸铵施用在缺硫的土壤上,有助于改善作物硫素营养。而氯化铵则不宜施用于烟草、葡萄、马铃薯、甘薯、甜菜、柑桔、茶叶、甘蔗、西瓜、甜瓜等对氯离子敏感的忌氯作物上,否则会明显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442700

湖北省丹江口市十堰农校 陈茂春

标签: 粮油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