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粮油种植

大豆一些主要虫害的防治方法【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大豆一些主要虫害的防治方法

大豆即黄豆,在我国已有5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自古就是我国比较重要的豆类之一。近些年大豆的种植面积一直居高不下。由于大面积耕地多年连续种植大豆同一种作物,导致以取食大豆根、茎、叶为主的害虫的虫口密度逐年加大;而且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害虫的越冬基数较大,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将虫口密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证大豆的正常发育。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大豆一些主要虫害的防治方法。

2.jpg

1、蛴螬

1.1发生特点

蛴螬头部呈赤褐色,有光泽,身体乳白色,多呈现向内卷曲状。2年繁殖1代,以幼虫或成虫在土中越冬。在5月中下旬出现,6月中旬是为害盛期。成虫(东北大黑金龟子)昼伏夜出,有较强的趋光性,主要取食大豆叶片。幼虫主要为害玉米、大豆的根部,造成缺口,致使植株根系不能正常生长。

2.防治技术

防治蛴螬用药,必须在播种时,随种子一起下地。若等出苗后发现植株被害时用药液灌根,已无济于事。具体措施:一是用50%辛硫磷500g加20kg水,用喷雾器均匀地喷到200 kg大豆种子上面,边喷边翻动,然后堆起来用塑料布盖上,闷种4h,放在背阴通风处晾至8成干播种。二是用35%多克福大豆种衣剂拌种,不要用生物种衣剂。三是用3%辛硫磷颗粒剂随种子一起下地。

2、地老虎

2.1发生特点

地老虎为地下害虫。危害农作物的地老虎主要有白边地老虎和小地老虎,以小地老虎居多。小地老虎成虫为灰褐色蛾子,前翅狭小,有一黑色肾形斑;幼虫黄褐色至暗褐色,圆形。幼虫在5月份开始为害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将植株近地表根部咬断。在低洼地等土壤湿度较大的地块,发生为害较重。

2..2防治技术

一是用鲜草做毒铒诱杀,用90%敌百虫配成200倍液,喷到切碎的鲜草或菜叶上拌均匀,在傍晚时,撒在垄沟或垄台上。这种方法适用于发生面积较小的地块。二是做毒土。用75%辛硫磷配制300倍液,喷在细土上拌均匀,撒在垄台苗眼附近。三是喷雾。用75%辛硫磷配制1 000倍液,在傍晚时进行地面喷洒。

3、草地螟

草地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一种暴食性害虫。以幼虫在大豆叶间取食叶肉,残留表皮及叶脉,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及产量。严重时可造成缺苗断垄,甚至大面积吃光绝产。

3.1形态特征

成虫为灰褐小型蛾子,体长8~12mm,翅展20~28mm,前翅生有黄白色条纹和斑纹,后翅生有不明显淡黄白色条纹。卵椭圆形,白色,卵面稍凸起,底部平。幼虫头黑色有白斑,前胸盾板黑色,有3条黄色纵纹。虫体黄绿或灰绿色。幼虫共有5龄,老熟幼虫停止取食入土作茧。茧长筒形,直立于土表下。蛹淡黄色。

3.2防治方法

当田间调查,大豆每100株有幼虫30~50头,旬平均气温20℃左右,大部分幼虫在3龄期,进行防治。用2.5%敌杀死乳油300~450mL/hm2,或37%杀虫先锋乳油280~350mL/hm2,或4.5%高效氯氰菊酯1 000~1 500mL/hm2,对水150~250kg/hm2喷雾。

4、大豆食心虫

大豆食心虫俗名小红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以幼虫蛀入豆荚食害豆粒,轻者虫食率2%~5%,重者达7%~10%以上,严重影响大豆品质和产量。

4.1形态特征

成虫是暗褐色小蛾,体长5~6mm,翅展12~14mm,前翅杂生灰、黄、褐色,前缘有外斜的10余条黑紫色短斜纹。卵为椭圆形,稍扁平,黄褐色。初孵化的幼虫淡黄色,头部黑色;入荚后的2龄幼虫体色乳白;4龄幼虫逐渐变为鲜红色;脱荚入土后的幼虫由红变黄。蛹为长纺锤形,赤褐色,体长5~7mm。茧有越冬茧和羽化茧之分。

4.2防治方法

4.2.1农业防治。①远距离轮作。大豆食心虫只为害大豆,其越冬场所是豆田,成虫飞翔能力很弱,不能远距离飞翔。在距前茬大豆田1km以外种植大豆,可降低虫食率90%左右。②深翻土壤,秋收后及时进行秋翻,增加越冬幼虫死亡率。③选用优良品种。由于食心虫成虫产卵喜多茸毛豆荚,无毛品种的豆荚较有毛品种豆荚上的卵少,受害轻,因而可选用无毛品种,可减轻虫害。

4.2.2化学防治。当田间成虫盛发期,连续3d累计100m双行蛾量达100头以上,或平均100荚卵量达20粒开始防治。①敌敌畏熏杀成虫。方法是将玉米瓤每1cm分断成1节,浸入敌敌畏原油中浸泡,然后将吸足药液的玉米瓤按每隔4垄、每前进5步的密度夹在大豆分枝上。②防治幼虫。用2.5%敌杀死乳油300mL/hm2,或30%桃小灵乳油400mL/hm2,或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1 500mL/hm2,对水150~300kg/hm2喷雾1次即可。

5、大豆蚜

为害特点:大豆蚜多集聚在大豆的幼嫩部为害,受害叶片卷缩,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矮小,结荚率低。苗期受害重时整株枯死。

发生特点:大豆蚜以卵在鼠李枝条的芽侧或缝隙里越冬,5月中、下旬迁入大豆田为类幼苗,形成点片发生,7月上、中旬发生盛期,正值大豆开花盛期,也是造成大豆减产的主要时期。

防治方法:

(1)乐果毒土扬撒:每亩用40%乐果乳油50毫升,均匀对入10-15公斤潮湿细砂土,均匀扬撒于田间。

(2)喷粉:1.5%乐果粉或5%西维因粉剂,每亩用药粉2-2.5公斤。

(3)3%呋喃丹微粒剂根施,每亩2公斤,可兼治大豆苗期害虫和胞囊线虫。

6、大豆胞囊线虫病

大豆胞囊线虫病又叫大豆根线虫病,谷称“火龙秧子”,是辽宁中、西部大豆产区的衙要病害,常造成严重减产。

症状识别:大豆要线虫病只为害大豆根部。病株明显矮化,叶片变黄,分板减少发育延迟。拔起病株可看到根系不发达,要瘤稀少,并且可见根上附有许多白求恩色小颗粒(病原线虫雌虫体)。轻病株地上部常常没有症状,但期根部出有许多孢囊,重病株则萎黄枯死。

发生特点:病原线虫以胞囊在土壤中越冬,胞囊里的卵可以存活3-4年以上,春季气温转暖后卵开始孵化,幼虫2龄开始侵染大豆根组织,在根中发育,发育成熟悉的雌虫腹部膨大,突破大豆根表皮外露,与雄虫交尾后,卵不排出体外,留在雌虫体内(变成胞囊)在土壤中越冬,每年发生3-4代。线虫在田间传播主要通过农机具和人畜的活动携带含有线虫或胞囊的土壤。

防治方法:

(1)轮作:与禾谷类等非寄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轮作年限越长,效果越显著。

(2)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3)药剂防治:3%克百威(呋喃丹)颗粒剂每亩5公斤,或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每亩8公斤,或10%力满库颗粒剂每亩3-4公斤,用细土拌匀后施入土中。上述药剂严禁加水制成悬殊浮液直接喷洒。

标签: 粮油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