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粮油种植

青贮玉米高寒地区地膜栽培试验【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青贮玉米高寒地区地膜栽培试验

玉米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发展畜牧业的优质饲料和重要的食品、医药、化工原料。同时由于玉米具有丰富营养、单产高、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和生产成本低等特点,而且玉米品种类型多,适应多种生态环境及栽培条件,从海拔20m的洼地到海拔3 700m的高原均有玉米栽培,因此玉米也是世界上分布较广的作物之一。但是玉米为中温作物,需要大于10℃的积温2 000℃以上。一般玉米由平原地区引入西藏以后,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生育期明显延长,而所需要的积温与平原地区相近或略高。目前西藏种植玉米的地区海拔高度都在3 700m以下。因此在海拔4 300m左右,大于10℃的积温1 159℃的阿里地区栽培玉米,本试验旨在不断努力探索、研究和总结出高寒地区种植青贮玉米栽培的新技术。

1 试验地的自然条件

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 500m左右,素有“高原上的高原”之称。由于草原利用方式和技术比较落后,天然草场饲草总量严重不足,完全依赖天然草场、靠天吃饭的传统畜牧业之路已走向尽头。本试验研究阿里地区拓展农牧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破解“粮食安全”,保护生态与环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开辟新途径。试验于2013年5~9月,在西藏阿里地区草原站实验基地进行。本试验区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季风气候,空气稀薄,气温低,水汽含量少,降水稀少,太阳辐射强,日照丰富,风大风频,霜期长。本试验区平均海拔4 300m,年平均气温0.1℃,5~9月平均气温9.5~15.8℃,日平均气温≥10℃的日数为80.3d左右。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持续天数170.2d。≥0℃、≥5℃、≥10℃年积温分别为1 533℃、1 389℃、1 159℃、无霜期95d左右,年平均降雨量73.4 mm,降雨集中在8月份,年总辐射为80.62×108J/m2。试验地土壤为沙壤土,耕层浅薄,土壤肥力较低,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来源

实验材料为从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引进的雅玉7949,以及从黑龙江引进的玉米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密度为4 500株/亩。

2.2 试验方法

选取平整的地块,田间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行株距为0.65m×0.22m,种植密度4500株/亩,黑色地膜覆盖,施底肥复合肥15kg/亩,直接播种种植,在整个生育期间灌水6次,施肥3次,松土1次,结合一次深松培土。调查并记录其生育期,株高,叶片数等。初花期刈割,齐地刈割,刈割小区全部植株称重,并留样测定干重和品质测定。

2.3 试验内容

2013年因受极端气候影响,比往年气温回升晚,因此5月23日开始播种,6月2日出苗,每15天观测以下性状:株高、叶长、叶宽、叶片数、茎粗。

3 调查项目

3.1 物候期调查

详细记载各品种育苗日期、出苗期(玉米萌发后的幼苗露出地面达50%)、苗期生长势(观察苗子生长情况)、拔节期、孕穗期(50%植株出现剑叶为孕穗期)、开花期(50%主茎抽雄)、枯黄期(当植株的叶片有2/3枯黄时为枯黄期)。

表1 玉米各品种的生育期

3.2 植株性状记录

株高调查方法:刈割时,将植株拉直,测量其长度,每小区测量10窝,计算平均值。分蘖调查方法:每小区数10窝,取平均值。叶片数叶调查方法:每小区数10窝,取平均值。茎粗(cm)调查方法:刈割时,分别测量其主轴的根部直径长度,每小区测量10窝,分别计算主轴平均值。

表2 玉米各品种的株高记录表

表3 玉米各品种的叶片记录表

表5 玉米各品种的主茎粗记录表

3.3 产量记录

在初花期刈割,齐地刈割,刈割小区全部植株称重。

表6 玉米各品种的产量记录表(kg/株)

4 小结与讨论

表7 玉米各品种的亩产量记录表(kg/亩)

4.1 小结

(1)三种玉米在出苗期的高度变化不明显,生长速度都相对较慢。在进入7月中旬后,生长加快,生长最快的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其次是雅玉7949。开花期最早的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较慢的是雅玉7949。

(2)三种玉米叶片数随植株的增高而增多(www.613935.com),拔节期叶片数的增加最快,随着植株的生长,温度的增高,植株的叶片数不再增加,其茎部的叶片开始脱落。

(3)三种玉米叶片一直到成熟,叶长及叶宽的变化明显,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叶长达到60~65cm,叶宽达到7~8cm,雅玉7949叶长达到100~110cm,叶宽达到10~11cm。雅玉7949拔节期茎粗增长明显,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生长速度较雅玉7949快,能结嫩玉米。

4.2 讨论

阿里地区气候严寒、积温低、无霜短等不利于植物生长等因素,牧草生长缓慢、稀疏,产草量低下,严重阻碍着畜牧业的发展。本试验利用地垄地膜栽培方法在高寒地区开展栽培青贮玉米研究,探索高寒地区优质饲草种植技术方法和模式,探索突破阿里畜牧业发展的瓶颈的新途径。地垄地膜栽培技术,起垄使土质深厚,便于扎根,同时便于铺覆地膜和浇灌;覆膜能改变玉米生长环境,实现高产、稳定,尤其适宜于冷凉无霜期短的地区和降水量少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推广应用。

(1)生态效应。覆膜后,阻隔了土壤水、气、热的传输,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养分的分解,形成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一是增温,黑色地膜覆盖增温效果更明显,整个生育期内土温平均提高3~8℃,促进了玉米的发芽、生长。二是保墒,土壤水分比未覆膜增加3%,同时,阻隔雨水进入和土壤水分扩散,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相对稳定。三是促进土壤养分分解。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促进养分分解,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

(2)生理效应。覆膜后,土壤水、气、热协调,有效养分充足,茎叶根生长旺盛,根系发达。同时干物质积累加快,产量提高。

(3)对产量性状的影响。覆膜后,地温升高,出苗快,缩短了苗期生长,延长了中后期的生育时间,产量提高。

(4)三种玉米很适合该地生长,秸秆产量高,适应强,适应在相似气候条件地区推广种植,可满足高质量青贮生产的需要,为高寒地区畜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饲草料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斌,李盛湖.西藏阿里土地资源.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0.

[2]林杰,王立峰,金清晨.最新农区优质牧草种植保护技术大全.2010年第一版.

[3]王爱荣.青贮玉米的发展现状及栽培技术.现代农业科技,2008(22).

[4]顾茂志,李海平等.西藏农牧业先进实用技术手册 农业分册.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标签: 粮油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