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粮油种植

柳江县水稻新品种H两优991栽培技术【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柳江县水稻新品种H两优991栽培技术

H两优991是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用HD9802S×R991(R991源自“晚3/R527//明恢63/测64-7”)配组育成的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2011年通过广西品种审定(桂审稻2011017)。在柳江县种植早稻全生育期122d左右,晚稻全生育期108d左右,表现出丰产性好、群体生长整齐、熟期适中、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米质较优等特点。该县于2011年引进试种,至2013年累计种植面积410hm2。

1 种植表现

1.1 产量

柳江县于2011年引进试种10hm2,分别在洛满、里高等有代表性的6个乡(镇)种植,各试点都表现比对照种增产,经测产验收平均产量早稻7 575.3kg/hm2,比对照T78优2155增产7.68%;晚稻7 218.0kg/hm2,比对照T78优2155增产8.12%。 2012年在8个乡(镇)示范推广100hm2,平均产量7 335.45kg/hm2,比对照T78优2155增产7.05%;2013年全县示范推广300hm2,经对洛满镇凤山村晚稻种植的10hm2示范样板测产验收,平均产量为8 317.95kg/hm2,比对照T78优2155增产8.58%。3年的种植均表现丰产性好、高产稳产。2012年和2013年参加在柳江县凤山村实施的《柳州市水稻新品种展示项目》展示,经有关专家对参展品种进行田间综合测评验收,该组合2012年评为好,2013年评为很好。

1.2 主要性状

株叶型适中,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剑叶直立,通风透光性好,群体生长整齐,熟期转色好,叶鞘基部绿色,叶片绿色,颖壳、稃尖黄色,无芒。有效穗262.5万/hm2,株高117.3cm,穗长23.1cm,每穗总粒数158.5粒,结实率78.9%,千粒重23.7个。

1.3 生育期

2011年早稻3月19日播种,7月19日成熟,全生育期122d,晚稻7月7日播种,10月23日成熟,全生育期108d;2012年早稻3月21日播种,7月21日成熟,全生育期122d,晚稻7月10日播种,10月25日成熟,全生育期107d;2013年早稻3月23日播种,7月22日成熟,全生育期121d,晚稻7月5日播种,10月21日成熟,全生育期108d;与当地超级稻主导品种五优308生育期相仿,熟期适中。

1.4 抗性

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在全县均可种植。据田间调查,耐肥抗倒,在全县不同土质的肥田、瘦田都可种植,且都能获得较高产量;纹枯病、稻瘟病轻度发生,未发现白叶枯病和检疫对象的病害。

1.5 米质

H两优991米质较优、米饭软,口感好。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米质检测结果,糙米率77.7%,整精米率65.3%,粒长6.8mm,长宽比3.2,垩白米率22%,垩白度4.2%,胶稠度85mm,直链淀粉含量13.9%。

2 H两优991高产栽培技术

2.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根据当地生产季节确定播种期,根据天气状况选择合适时机播种。在柳江县种植,播种期早稻3月20日左右、晚稻7月10日左右。秧田选择中等肥力、排灌方便、不易受涝、水源清洁、阳光充足、杂草少的田块。大田用种量22.5kg/hm2,秧田播种量225~300kg/hm2,稀播匀播,用强氯精浸种消毒,杀灭种子带菌,早稻采用拱架塑料薄膜覆盖保温育秧,晚稻采用拱架尼龙网布覆盖湿润育秧,采取“以水控苗、以肥促根、以根促蘖”的措施培育壮秧:施腐熟农家肥15 000 kg/hm2,复合肥375 kg/hm2作底肥,一叶一心期用50%立枯净1.5g/m2喷撒防治立枯病;二叶一心期施尿素60 kg/hm2作断奶肥、喷施浓度为300mg/kg的多效唑控苗;移栽前5d施尿素、氯化钾各75 kg/hm2作送嫁肥。移栽前3~5d喷施送嫁药;出苗期保持秧畦湿润,畦沟无水,以增强土壤通气性;出苗后到揭膜前,(www.613935.com)不灌水上畦,以促进发根;揭膜时灌浅水上畦,以后保持秧畦上有浅水,若遇寒潮灌深水护苗。

2.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早稻要求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以上时移栽,秧苗才能正常发根成活。H两优991秧龄弹性小,栽插过迟、秧龄过长容易引起早穗现象,早稻秧龄应不超过30d,晚稻秧龄应不超过20d为宜。该组合分蘖力中等,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中上等肥力田块种植30万穴/hm2,株行距13.3cm×23.3 cm,一般田块种植37.5万穴/hm2,株行距13.3cm×20 cm,每穴插2粒谷苗,基本苗为150~200万/hm2,争取有效穗数270~300万/hm2。

2.3 重施基肥,早施追肥

施肥的原则是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以利分蘖早生快发,后期酌施穗肥,在足穗的同时,攻大穗大粒。基肥施农家肥15000 kg/hm2、钙镁磷肥600 kg/hm2、尿素150 kg/hm2、氯化钾150 kg/hm2;促蘖肥于移栽后第5~7 d结合化学除草施尿素90 kg/hm2;壮蘖肥于移栽后12~15d施尿素112.5 kg/hm2、钾肥112.5 kg/hm2;看禾苗长势适量补施促花肥,在幼穗分化始期至五期施尿素60 kg/hm2、钾肥60 kg/hm2;巧施壮尾肥,齐穗后用磷酸二氢钾3 kg/hm2、尿素7.5 kg/hm2兑水750 kg喷施。

2.4 科学用水,合理灌溉

在整个水稻生长期间,除返青期、孕穗期、抽穗扬花期和用药施肥时田间保持一定水层外,一般以无水层或湿润灌溉为主,使土壤处于富氧状态,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总的原则是:前期浅水分蘖,中期足苗晒田,后期干湿壮籽,成熟期保持田间湿润。泥皮水插秧,返青期水层2~3cm;分蘖期水层2cm以内,禾苗封行够苗即排水露晒田,一直晒至田边有鸡爪裂,田中间不陷脚,复水并保持湿润,对土壤渗透力强,保水不良的稻田,为保水保肥、促进禾苗生长发育,一般不需要晒田;孕穗期田间保持湿润;抽穗扬花期早稻保持湿润,如遇日平均气温30℃以上、最高气温35℃以上时,则灌深水层5~6cm,减轻高温对结实率的不利影响,晚稻保持浅水层2cm以内,如遇寒露风天气,则灌深水层5~6cm;灌浆乳熟期至黄熟期干湿交替,保持田间湿润状态;收获前5d断水,不宜断水过早,否则影响结实率和充实度。

2.4 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口农药及时防治,有条件的地方推广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防控病虫,主要防治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病虫危害。

2.5 适期收获

适期收获,确保增产增收。收获过早籽粒没有充分成熟,秕粒、青粒多,出米率低,米质差;过晚容易落粒、倒伏、米质发暗无光泽。当水稻植株大部分叶片由绿变黄,稻穗失去绿色,穗枝梗变黄,85%~90%实粒黄熟,是最佳收获期。

作者简介:

何少梅(1965-),主要从事农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广西柳江县种子管理站

基金项目: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柳州综合试验站项目(CARS-01-71)

标签: 粮油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