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粮油种植

大豆新品种丹豆17【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大豆新品种丹豆17

丹豆17(原代号丹2003-89)是丹东农业科学院大豆所利用外引品种中豆32作母本、自选品系丹92025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于2015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大豆新品种丹豆17。

丹豆17于2015年通过了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27天,平均株高89.1厘米,有限结荚习性,紫花,披针叶、有灰毛,褐脐;分枝1.6个,主茎节数19.8个,单株荚数71.1个;完整粒率93.7%、虫食粒率2.6%、褐斑粒率1.0%、紫斑粒率0.1%、霜霉粒率0.4%、未熟粒率1.0%、其他粒率1.1%,百粒重18.8克;每亩平均产量为227公斤左右。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连续两年检测,该品系子粒粗蛋白质含量42.83%(干基),粗脂肪含量19.93%(干基)。

丹豆17在辽东及辽南地区一般在5月1日前后播种较适宜。每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作底肥。行距60厘米、穴距26~28厘米,等距点播,双株留苗,每亩保苗8000~10000株。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丹豆17大豆品种原品系号为丹2003-89,由丹东农业科学院于2003年以中豆32为母本、丹9202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2003年配制杂交组合,收获F0种子25粒,编号为F1089。2004年田间编号F1022,2005年田间编号F2069-1,2006年田间编号F3135-2,2007年田间编号F4057-1,2008年田间编号F5046-1。2009-2010年参加所内品种鉴定试验;2011-2012年参加所内新品系比较试验;2013-2014年参加辽宁省区域试验;2014年参加省生产试验;2011年开始在省内试种、示范。该品种在2014年底完成全部试验程序。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形态特征 该品系为有限结荚习性,紫花,披针叶,灰毛;平均株高89.1cm,分枝1.6个,主茎节数19.8个,单株荚数71.1个;完整粒率93.7%,虫食粒率2.6%,褐斑粒率1.0%,紫斑粒率0.1%,霜霉粒率0.4%,未熟粒率1.0%,其他粒率1.1%,百粒重18.8g,褐脐;生育期127d。

2.2 品质及抗性特征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连续2年检测,该品系子粒粗蛋白含量42.83%(干基),粗脂肪含量19.93%(干基)。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接种鉴定,该品系对大豆花叶病毒SMVⅠ号株系表现为中抗(MR),病情指数为23.20%。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沈阳)检测,该品系中未检出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Bt终止子、Bt基因、BAR基因、Cp4-epsps、35S-CTP4,检测结果为阴性。

3 产量表现

3.1 产比试验 2011-2012年在所内新品系比较试验中,2年每667m2平均产202.5kg,平均比对照增产22.5%。其中,2011年每667m2平均产196.6kg,比对照品种丹豆11号增产18.9%;2012年平均产208.4kg,比对照品种丹豆11号增产26.1%。

3.2 区域试验 2013-2014年参加辽宁省区域试验,经过2年6点12点次试验,每667m2平均产209.8kg,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15.5%,居复试品系第1位。其中,2013年6个试验点,每667m2平均产193.6kg,比对照品种增产13.7%,居该组参试品系第4位;5个点增产,增产幅度为4.2%~28.0%,1个点减产9.9%。2014年6个试验点,每667m2平均产226.0kg,比对照增产17.2%,居该组参试品系第1位;6个点均增产,增产幅度为2.1%~44.5%。

3.3 生产试验 2014年6个试验点,每667m2平均产227.4kg,比对照丹豆11号增产14.9%,居该组参试品系第1位;6个点均增产,增产幅度为2.5%~33.5%。

3.4 生产示范 2011年以丹豆11号为对照品种,在丹东地区凤城市草河区、蓝旗镇、鞍山市岫岩县3点做比较试验,每667m2平均产186.5kg,3点增产幅度分别为21.3%、17.8%、24.5%。

2012年以丹豆11号为对照品种,在丹东地区凤城市草河区、蓝旗镇、鞍山市岫岩县3点做比较试验,每667m2平均产190.3kg,3点增产幅度分别为28.6%、23.2%、23.6%。2年每667m2平均产188.4kg,比对照增产23.5%。2013-2014年在省内各地试验示范中表现优异。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选地与种子处理 该品系单株生产力较高,宜选地势平坦,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选择子粒饱满的种子,剔除病斑粒、虫食粒、杂质等。种子质量应达到:纯度高于98.0%,精度高于98.0%,发芽率不低于85.0%,种子含水量不高于12.0%。精选过的大豆种子用大豆种衣剂包衣,用于防治病虫害;还可以进行硼钼微肥及菌肥拌种。

4.2 整地播种 以秋翻(或耙)春旋耕为好。辽东及辽南地区通常在5月1日前后播种较适宜。一般每667m2施优质农家肥2000kg、磷酸二铵15kg作底肥。行距60cm,穴距26~28cm等距点播,双株留苗,保苗8000~10000株/667m2。花期每667m2追施尿素10kg增产效果明显。当土壤5cm地温稳定通过7~8℃时即可播种,2500℃以上积温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可以选择气吸式播种机,垄距65~70cm,每hm2播种量60~70kg,保苗达到25万~30万株。

4.3 田间管理

中耕 当大豆子叶拱土时,进行铲前深松,深度20~25cm。出苗后及时铲蹚,做到两铲三蹚,伤苗率小于3%,于大豆封垄前结束,后期拔净大草。

化学除草 土壤墒情正常时,可以在大豆播后3~7d进行封闭处理。每hm2用50%乙草胺乳油2250~3000mL+20%氯嘧磺隆60g兑水225~300kg。大豆出苗后,杂草2~4叶期,每hm2用12.5%烯禾啶750~1000mL+48%异草松600~750mL+25%氟磺胺草醚600~700mL兑水200~300kg喷雾。

灌溉 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大豆分枝期和开花结荚期遇干旱及时灌水。灌溉量:分枝至开花期30mm,开花至结荚期30~40mm,结荚鼓粒期30~35mm。

病虫害防治 大豆灰斑病于8月上旬,每hm2用70%甲基硫菌灵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kg,兑水450~600kg喷雾;蚜虫用2.5%氯氟氰菊酯225~300mL,兑水350~450kg喷雾;大豆食心虫如在8月上旬发现有集体飞行时,用10%氯氰菊酯300~400mL,兑水400~500kg喷雾。

4.4 收获与储运

人工收获在落叶达到90%时进行;机械联合收割在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进行。脱粒后进行机械或人工清选,产品质量符合大豆收购质量标准三等以上、水分低于13.5%时,单独储运。

标签: 粮油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