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粮油种植

我国油菜种植产业发展现状[致富早班车]【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我国油菜种植产业发展现状[致富早班车]

1、主持人:听众朋友、农民朋友们,早上好!我是节目主持人杨林。欢迎您收听今天的《致富早班车》节目。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是直接关系到社会民众日常生活的三项大事,随着国家对米袋子、菜篮子工程的日益巩固和发展,油瓶子工程开始越来越受到重视了。油菜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在我国生产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居世界首位,随着农业产业化不断发展和土地的流转集中,油菜生产已经步入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阶段。种植油菜的农户如何更好的融入到发展迅猛的农业产业中,如何在生产模式变化的今天依然获得不错的收益,我想了解整个油菜产业的发展现状,了解未来发展趋势是必不可少的知识。那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我们今天也是请到了这方面的专家——全国油料作物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组成员、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周广生老师,来为大家做一个详细地介绍。

好,现在周老师已经来到了我们的演播室。周老师,您好!

专家:听众朋友、农民朋友们,大家好!

我国油菜种植产业发展现状[致富早班车]【库百科养殖网】

2、主持人:周老师,欢迎您!我国是油料作物种植大国,同时也是食用植物油消费大国,可以说植物油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所以油菜产业的发展情况对于我国农业发展、社会发展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是吧?

专家:是的。本世纪以来,我国食用植物油的国内供需缺口越来越大,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进口国,食用植物油成为我国第一大的农产品进口项,进口依存度已超过60%,自给率不足40%。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均为世界首位,每年可为我国提供450万吨左右食用油(占全国植物油总产量40%以上)和600万吨以上优质蛋白饲料,同时也是生物燃料、医药、化妆品、冶金等行业的重要工业原料,为我国1亿多种油农民提供近360亿元的农业生产收入。油菜产业对保证我国食用植物油脂和饲用蛋白质的有效供给,促进养殖业和加工业发展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

3、主持人:好,既然这么重要,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介绍一下吧。请您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的历程吧。

专家:1949年前后,我国油菜生产在产量和面积上都处于低水平,且种植分散,管理粗放,商品率低,不能自给。当时,除1934年的种植面积超过了4800万亩,其余年份的油菜种植面积仅3000~4000万亩,单产也只有30公斤左右。1949年后,由于农作物布局调整,油菜种植面积与1934年相比,下降趋势非常明显。为了促进油菜生产,保障我国食用油的有效供给,从1960年至今的50年间,在科技创新的强有力支撑下,通过品种变革,我国油菜生产实现了由低产向中产、中产向高产、高产向优质高产的三次跨越发展历程。第一次跨越(1964-1979年):低产向中产;第二次跨越(1979 -2000年):中产向高产;第三次跨越(2000 -2010年):高产向优质高产。

4、主持人:这么说,我国油菜生产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而且是发展越来越好,这是十分喜人的。您提到我国油菜第一次跨越是在1964年开始的是吧?

专家:1949年前后,我国长江流域等油菜主产区以白菜型油菜为主,病害重,面积、总产、单产均较低。据统计,从1950至1963年的15年期间,我国油菜亩产、面积、总产平均分别为28.5公斤/亩、2585.3万亩和73.7万吨。我国油菜生产的第一次跨越是通过甘蓝型油菜替代白菜型油菜来完成的。自1964年开始,通过以“胜利油菜”为代表的甘蓝型油菜替代白菜型油菜,我国油菜单产、种植面积和总产迅速发展到1979年的58.0公斤/亩、4141.3万亩和240.2万吨,与1950至1963年近15年间的平均数据相比,单产、面积和总产分别增长了103%、60%和226%,在国际社会对我国实施经济封锁和我们闭关锁国的情况下为保障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5、主持人:看来第一次跨越还是十分惊人的,从平均亩产57斤一下子增产到116斤,我国的科研工作者也是做出了不懈的努力。那第二次跨越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专家:随着甘蓝型油菜逐步替代白菜型油菜,我国油菜生产低产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品种产量潜力低仍是制约我国油菜生产的主要因素。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油菜科研工作者进行了相关技术攻关。经过近20年努力,我国油菜生产成功实现了第二次跨越。至2000年全国油菜单产、种植面积和总产分别达到了101.2公斤/亩、11241.5万亩和1138.1万吨,比1979年分别增长了74.5%、171%和374%。

6、主持人:就像周老师说的[https://www.613935.com/],第一次是解决我们自己基本用油的问题,第二次是对产量的更高要求。那第三次跨越呢?

专家:随着国际油菜生产向双低优质化发展,我国商品菜籽逐渐失去国际竞争力。2000年后,通过大力推广和普及双低高产油菜品种及保优栽培技术,到2010年我国油菜的双低率达到了90%以上,全国油菜单产、总产分别达到了118.3公斤/亩、1308.2万吨,比2000年分别增长了16.9%、14.9%,面积达11055万亩,较2000年略减1.7%,基本实现了油菜生产由高产到优质高产、由单纯注重产量向产量与质量并重的第三次跨越。

7、主持人:看来第三次跨越更像是一次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是吧?那第三次跨越对我国今后油菜发展有着什么样的重要意义呢?

专家:第三次跨越的实现使新育成的油菜品种品质得到进一步改善,芥酸和硫苷含量均达到了国际双低标准,传统的高芥酸菜油变成营养好的低芥酸菜油,菜饼由肥料成为高价值的高蛋白饲料,菜籽的利用价值显著提升;含油量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十五”后期与“九五”初期相比,育成国审品种的含油量提高了近3个百分点,国审冬油菜品种中双11号和春油菜品种秦杂油4号的含油量分别超过了49%和50%,为今后我国优质油菜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主持人:欢迎回来,您现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致富早班车》,今天我们为您介绍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现状。为我们作介绍的专家是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周广生副教授。刚刚我们了解了我国油菜生产的发展过程,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油菜的生产现状。周老师,应该说我国种植油菜的面积还是比较大的,是吧?

专家:是的。我国常年油菜面积平均740万公顷。我国油菜种植面积与总产排在前3位的是湖北、湖南、四川。湖北省油菜面积与总产连续10多年居全国第一位,油菜产量约占全国的1/5,占世界的1/18。江苏油菜种植水平较高,亩产达到160.15公斤/亩。

9、主持人:今后我国油菜产业发展趋势又是什么?

专家:在经历了三次跨越式发展历程后,我国油菜生产进入了爬坡阶段。油菜种植面积、总产在不同年份间的波动加大。从2010年至今,由于农村劳动力呈现结构性紧缺,劳动力、生产资料的价格大幅上涨,加之油菜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导致我国油菜种植的比较效益偏低,农户种植油菜的积极性下降,长江流域冬闲田面积居高不下。这说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生产需求。为此,我国在科研和推广方面加强了油菜机械化生产的研发与示范,油菜生产开始由手工向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型。

10、主持人:应该说机械化生产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种植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各种作物机械化发展程度并不相同。那我国现在油菜生产机械化装备情况如何呢?

专家:国内油菜机械化装备不断升级,尤其是收获机械研发成效明显,收获损失率由以前的12%降低到目前的8%左右。改进了联合收割机割台,优化了脱粒滚筒的脱粒元件的形式和组合形式,研发了机械化分段收获技术与装备,改进了履带自走式捡拾脱粒机和分段收获自走式割晒机,明显减少了收获损失,提高了作业流畅性和作业效率。割晒机和捡拾脱粒机分段收获的总损失率不超过6%,与之前相比有了明显降低。开展了播种机排种自动检测技术和收获机脱粒滚筒自动监测技术研究,尝试浮动凹板防堵的方法取得初步成功。

11、主持人:说完了机械化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油菜品种的发展情况。周老师,我国油菜品种研究水平如何?

专家:总体来讲,我国油菜杂种优势利用和高含油量育种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我国油菜单产水平能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杂交油菜品种的普及是主要原因。目前,我国油菜品种杂交化率已达到60%以上,国家审定品种的产量达到175-200公斤/亩的水平,大部分品种含油量超过44%(少数品种超过49%),抗病性、抗逆性显著提高,为油菜单产和含油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12、主持人:目前我国油菜品种选育的方向是什么?

专家:油菜品种选育方向:我国品种选育工作成效非常明显,获得了一批高产、适用于机械化栽培的新品种,创制了含油量高达64.8%的高含油量材料,刷新世界油菜含油量最高纪录。育成了一批适合三熟制地区的特早熟品种并进行了较大面积示范推广。创制了高产、高油分、高油酸、黄籽、抗病、抗倒、抗寒、抗旱、抗裂角、抗渍、耐迟播材料。

13、主持人:周老师,通过您前面的介绍我感受到,现在我国油菜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现在仍然还存在不少问题,制约其的发展,是这样吗?

专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5点:

1.冬油菜种植面积占可利用面积比例相对较小,主要种植区域集中在长江流域;

2. 油菜单位面积产量和产油量较低,影响综合效益,我国油菜籽平均单产比欧洲平均产量要低20%~50%;

3. 种植油菜的成本较高:我国油菜生产一般以传统人工操作,用工费用占生产成本的60-70%;而加拿大等国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劳力成本不到3%;

4.种植油菜用肥量较高,而高效除草剂、防病药剂研究及利用较少;

5.油菜品质改良仍需进一步提高。

14、主持人: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有没有比较有效的解决措施呢?

专家: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解决上述问题:

1.扩大面积:充分利用长江流域冬闲田、沿海滩涂及与幼龄林木、果树等,间套种发展油菜生产。此外,因地制宜的发展北方冬、春油菜生产。

2.提高单产:继续选育强优势的杂交组合,一般产量可比现有常规品种提高15%以上。现在科学家正选育抗逆性强、高含油的理想株型品种。此外应采用配套的高产高效的栽培管理措施,发挥产量潜力。

3改善品质:提高菜籽含油量[https://www.613935.com/]、提高油酸含量等可以增加油菜生产效益,从而拉动油菜产业发展;

4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用机械化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可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5政策建议:近年来农业部为促进油菜生产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如种植补贴、农机补贴、油菜主产县补贴、实施储备收购价和托市收购补贴等。这些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今后各地还要进一步加大对油菜生产的投入。

15、主持人:欢迎回来,您现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致富早班车》,今天我们为您介绍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现状。为我们作介绍的专家是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周广生副教授。刚刚我们了解了我国油菜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感受到,由于农村劳动力的紧缺,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以及油菜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等原因导致我国油菜产量并不高,是吧?

专家:一是受制于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为确保粮食安全,国内放松食用植物油油料生产、以进口食用植物油保证粮食生产的声音时有出现。油菜虽然主要是南方冬季作物,但多年来全国播种面积、总产量均未出现明显增加;

二是受制于大量进口国外食用植物油及其油料,国内油料的种植效益下降,农民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就油菜而言,生产效益极低,部分地区的农户种植油菜仅仅出于满足自身生活需求;

三是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出加快,导致农业劳动成本不断上升,油菜生产面临劳动力不足的严重制约。与小麦等作物相比,我国油料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而且收获等环节的劳动强度很大,如油菜每亩用工达10-12个人工日,比同季的小麦多5个人工日左右;

四是国际油脂加工企业大量进入中国,正在逐步控制国内食用油市场话语权,国内菜籽油加工企业面临严酷竞争。目前,跨国粮商在我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已参股控股64家,占总股本的66%。外资企业的强势介入,将从进口主导权、价格主导权、消费引导权等方面冲击中国油菜产业的生存根本。

16、主持人:周老师,我这里有个疑问:我国国民食用植物油消费水平10年能翻一番,而油菜产业为什么却没有出现这样的大发展?

专家:一方面,我国有大约2亿亩适于冬油菜种植的冬闲田至今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根据现有生产效率,2亿亩若能得到有效利用,可以带来约2245万吨油菜籽、折合成的881.3万吨菜籽油的潜在供给,直接提高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36.3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目前,国内油料作物仅提供植物油消费总量的37%左右,63%以上需进口,而且进口来源地集中在少数国家。高进口依存度和高进口来源地集中度潜藏着巨大的产业安全隐患。10年前,我国还能保证菜籽油的自给自足,但近年来,也已经成为油菜净进口国,2012/2013年度油菜籽进口量更猛增到320万吨,菜籽油的进口依存度已然达到最高的42.3%。

再一方面,国内菜籽油加工企业普遍开工不足,经营难以为继。据中国粮油信息网统计,2011年1-6月,国内各大油脂加工集团平均开工率为58%。中国油菜籽加工企业开工率不足60%。

17、主持人:您这样一介绍我就明白了。据我了解,目前我国油菜籽的加工、出口企业非常多。那下面您能不能介绍一下我国油菜籽加工产业发展情况呢?

专家:我国油菜籽加工企业主要分布于油菜籽产区的长江流域、西南和西北地区,以加工国产原料为主。也有部分企业以加工进口油菜籽为主,这些企业主要分布于江苏和浙江沿海地区。

长江流域油菜籽加工企业主要集中于湖北、安徽、江苏和湖南地区。湖北是我国最大的油菜籽主产省,油菜籽加工企业主要集中于武汉、荆州、荆门和襄樊等地区,全省油菜籽加工量约占全国的 15-17%。安徽地区油菜籽加工企业主要集中于六安、滁州、巢湖、芜湖等地区,全省加工量约占全国的 14-15%。江苏地区油菜籽加工企业主要集中于南通、苏州、镇江、无锡、盐城、淮安等地区。湖南地区油菜籽加工企业主要集中与岳阳和常德。

西南地区的四川是我国第二大油菜籽主产省,其油菜籽加工企业众多,但规模普遍较小。

西北地区是我国春播油菜籽主产省,当地油菜籽压榨企业主要集中于内蒙、青海和陕西地区。

18、主持人:看来油菜籽加工企业还真是不少,那他们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呢?

专家:我国油菜籽加工企业数量多,分布广泛,但大部分规模偏小,效益偏低。

目前国内菜籽加工企业规模不一,日压榨菜籽能力 100 吨以上的规模企业有 250 家左右。其中,日压榨菜籽 500 吨(含 500)以上的大型企业在 50 家左右,约占规模以上菜籽加工企业的 20%;日压榨菜籽 200-500 吨的中型企业有80 家左右,约占规模以上菜籽加工企业的 32%;日压榨菜籽 100 -200 吨的小型企业 有120 家左右,约占规模以上菜籽加工企业的 48%。

除此之外,日压榨菜籽能力在 100 吨以下的企业超过 150 家,在四川、贵州等地区还存在部分日压榨菜籽 10 吨以下的榨油作坊。在主产区,菜籽加工企业的规模应当在 300 到 800 吨之间,每一个地级市,有 2 到 3 家企业,这是最经济的生产方式。但目前的情况是,基本上每个县都有几家日加工能力 100 吨以下的企业,农村的小作坊更是不计其数。

总之:企业数量过多,分布过散,加剧了企业间低水平无序竞争,造成油料资源的浪费。

标签: 粮油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