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粮油种植

抗病白皮甘薯新品种新栗【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抗病白皮甘薯新品种新栗

新栗是以浙紫薯1号为亲本,通过芽变选种而育成的鲜食与加工兼用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于2015年6月通过了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抗病白皮甘薯新品种新栗。

甘薯,又名山芋、地瓜、红薯等,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具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

新栗甘薯萌芽性好,出苗量多,苗床及大田长势强,茎蔓长,气生根多;叶片心形带齿,叶片、茎、叶柄均为绿色;薯块长纺锤形或纺锤形,表皮光滑,薯皮白色,薯肉淡黄色,薯块大小整齐;结薯集中,个数较多,平均单株结薯6.3个,平均单薯重172.4克;薯块干物率32.7%,淀粉含量21.0%。新栗田间未出现根腐病、蔓割病、黑斑病和薯瘟病病株,高抗茎线虫病,抗根腐病和蔓割病,中抗黑斑病。平均每亩鲜薯產量3000公斤左右,薯干产量980公斤左右。储藏期间病、烂薯较少。熟食细腻香甜,炸片颜色金黄,适合鲜食及加工。

甘薯是我国继水稻、小麦、玉米和马铃薯之后的第五大粮食作物,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和抗性强等特点。紫甘薯富含花色苷,是天然色素,也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以紫甘薯浙紫薯1号及其白皮黄心突变体新栗为研究材料,从植物学特征、生理特性、主要农艺性状、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并对突变体进行了遗传鉴定,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与浙紫薯1号相比,突变体新栗萌芽早,芽的颜色变浅,茎的颜色由紫变绿,茎变粗,节间变短,分枝数变少,株高变矮,薯块表皮颜色由紫色变成白色,薯肉颜色由紫色变成淡黄色,其他性状没有变化。浙紫薯1号和新栗净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Pn-PAR)呈相似的二次曲线关系,浙紫薯1号光补偿点在26μmol·m-2·s-1,光饱和点在1430μmol·m-2·s-1;新栗光补偿点在30μmol·m-2·s-1,光饱和点在1600μmol·m-2·s-1,新栗对强光的耐受性显著强于浙紫薯1号。浙紫薯1号和新栗净光合速率-C02响应曲线(Pn-C02)呈相似的二次曲线关系,浙紫薯1号C02补偿点在24μmol·mol-1,CO2饱和点在886μmol·mol-1;新栗C02补偿点在44μmol·mol-1,C02饱和点在1154μmol·mol-1,新栗对C02的需求高于浙紫薯1号。浙紫薯1号和新栗的Pn日变化均呈典型双峰曲线,有午休现象。新栗茎的激素GA3含量显著低于浙紫薯1号,可能与新栗茎变粗、节间变短有关。新栗块根的激素Z含量显著高于浙紫薯1号,可能与快根的膨大有关。新栗产量达2737kg/667m2,比浙紫薯1号增产45%,差异显著,新栗单株结薯数5.1个,单株薯重0.984kg,两个品种薯形均为纺锤型。浙紫薯1号块根总花色苷含量明显高于新栗,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块根含有8种花色苷单体,而新栗未检测到花色苷单体。新栗的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均比浙紫薯1号要高,但蛋白质含量降低。

2、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与浙紫薯1号相比,新栗块根的花色苷生物合成相关转录基因IbMYB1和结构基因CHS、CHI、F3H、DFR、ANS、3GT的表达量不同程度下调。3、流式细胞检测结果表明新栗的染色体倍性没有变化;克隆获得了浙紫薯1号和新栗IbMYB1编码区全长基因各1个,序列全长均为1300个碱基,两者同源性达99%,与Genbank中其他IbMYB1序列同源性达99-100%;PCR检测发现浙紫薯1号含有2种类型IbMYB1基因:IbMYB1-1和IbMYB1-2,新栗只有IbMYB1-1。因此,新栗是由于突变造成了IbMYB1-2的缺失,IbMYB1不能转录和翻译,花色苷合成受到抑制。

标签: 粮油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