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粮油种植

赣北水稻种植双季抛秧增产增效技术【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赣北水稻种植双季抛秧增产增效技术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双季抛秧高产技术是新型轻简高效技术模式,该技术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解放了农村劳动力,符合农业发展节本增效的基本要求。水稻双季抛秧高产技术是新型轻简高效技术模式,具有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等技术特点。该技术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解放了农村劳动力,符合农业发展节本增效的基本要求。都昌县作为赣北稻区的产量大县,大力推广水稻双季抛秧技术,近五年全县水稻双季抛秧率达49.2%。双季平均亩产突破了1000公斤,单产平均增幅达6.8%。其主要增产增效技术分析如下:一、科学选用良种是增产的前提 从2008年起,都昌县水稻双季抛秧工作注重了良种应用,在开展新品种对比试验的同时,科学筛选了当地主导品种;同时进行了品种生育期科学搭配,总结出了生育基本搭配公式:早稻全生育期+晚稻全生育期≤225天。实践证明,通过这种模式搭配,二晚可确保在9月20日前安全齐穗,可实现双季双高产。早稻品种先后选用了“先农37号”、“金优458”、“淦鑫203”,晚稻品种先后选用了“先农4号”、 “五优308” 、“五丰优T025”、“荣优225”等超级稻品种。所选用的双季稻品种各项产量性状均优于其它品种,表现出良好的增产优势,成为当时全县水稻生产上的当家品种。二、增加抛栽密度是增产的关键 合理密植是双季稻增产的重大技术措施。在合理密植上,生产上必须注重了三个方面:一是适度增加用种量。针对过去的生产用种量现状,都昌首次提出了“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思路,早稻抛秧用种量每亩增加至2-2.5公斤,晚稻抛秧用种量增加至1.5公斤;二是提高育秧质量,主抓成秧率,早稻大面积推广了旱床育秧技术,晚稻主抓了湿润育秧,全县双季抛秧软盘育秧成秧率得到了有效提高,平均成秧率超过了85%;三是提高抛栽密度,首先是增加抛秧盘,每亩大田秧盘保证了65-70片(434目),其次是确保抛栽密度,早稻每亩保证了2-2.2万蔸,晚稻每亩保证了1.8-2万蔸。平均每亩比常年增加了5000蔸以上,总有效穗比常年增加了1.5万穗,实现了“小蔸匀蔸”的增产目标,每穗有效粒数和结实率都有了明显提高,充分发挥了主穗和早期低位分蘖的大穗增产作用。三、推行配方施肥是增产的基础 都昌县2006年开始实施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工作,2007年在全县全面铺开,每年检测水稻土样3000个左右,根据土样检测结果[www.613935.com],采取“以土定产、以产定肥、因缺补缺”的指导思路,平均每年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3万份以上,指导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0万亩以上。同时大力推广了“玉露牌”水稻专用配方肥,首次提出了“百斤肥千斤粮、大配方小调整、一亩一包配方肥”的简化配方施肥方案,对促进全县水稻平衡增产起到了重大作用。四、实施晒田控苗是增产的杠杆 晒田控苗是水稻增产的重要杠杆,2006年起,都昌在全县提出了大力推广水稻晒田控苗技术,针对以往不晒田控苗和晒田控苗不到位的情况,专门就水稻科学晒田工作召开了100名乡镇技术指导员培训班,并进行了现场培训,制定了晒田原则,制定了晒田标准。通过调查,都昌水稻晒田到位率达到了80%以上。实现了“壮秆大穗”的增产目标,成穗率得到了有效提高,后期病虫害也得到了有效抑制,基本达到了“健康栽培”要求。五、开展综合防控是增产的保证 病虫害综合防控是水稻增产的基本保障。在防控方面主要抓住了三个方面:一是明确了防治重点,注重了“三虫二病”(即暝虫、稻纵卷叶虫、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的防治;二是强化了防控措施,大力推广了专业化统防统治,建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观念,全县已建立各种专业化防治组织17个,每年专业化防治面积达20万亩左右。同时大面积推广应用了电子杀虫灯、生物农药、性诱剂、稻田耕沤治螟等“绿色植保”技术;三是改进了预报方法,大力推进了《病虫情报》进村入户,每年要发放《病虫情报》20期左右,每期要印发3000多份。通过一系列的防控措施,有效地降低了病虫害损失,确保了病虫为害损失率低于3%。

标签: 粮油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