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粮油种植

棉花与小茴香间作栽培技术【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2-04-25|点击次数:

棉花与小茴香间作栽培技术

为提高棉花种植效益,南疆部分植棉县进行了一系列种植模式探索。棉花与小茴香间作是南疆棉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种植模式,2006年开始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示范,2007年小范围推广,2008—2009年在兵团南疆多个植棉团场应用。2009年沙雅县引进棉花与小茴香套作模式进行小面积试验。沙雅县地处塔里木盆地边缘,光照充足、热量丰富,≥10 ℃积温大于4 100 ℃,年平均降水量小于55 mm,蒸发量高达2 700 mm以上,属典型灌溉农业区。该区棉花生产面积较大,生产水平较高,棉花—小茴香套作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提高生产效益。现将棉花—小茴香套作技术总结如下。

1棉花与小茴香间作效益

南疆棉区棉花多数采用超宽膜机采棉宽窄行种植方式,宽行60~66 cm。棉花生育前期(约60 d)棉株生长缓慢,株体小,地面裸露面积较大;小茴香生育期短(75 d左右)、根浅、株矮,二者共生期间相互影响小。棉花间作小茴香田间操作技术简便、省工、投资少;同时,在棉花苗期也可起到固沙防风作用。此种模式既能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光热和土地资源,又能显著提高棉田经济效益。在不影响棉花产量的情况下,小茴香产量平均为1 200~1 800 kg/hm2,为农户增加经济效益3 000元/hm2。

2栽培技术

2.1田间配置方式

棉花采用2.1 m宽幅的超宽膜,宽窄行种植,棉花株行距配置方式为(66+10) cm×11 cm。在两膜之间裸地处间作小茴香,小茴香和棉花同时播种。小茴香7 d出苗,棉花10 d出苗[1-2]。

2.2播前准备

小茴香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一般以砂土地或砂壤土为宜,如能在土层深厚、土壤比较肥沃、地下水位较低、灌溉排水方便的地块套种效益更好。棉花选择高产、优质、抗病的中早熟品种,如兆丰1号、豫棉37、新陆中32等。小茴香种子比较小,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把墒度比较适中的土壤过筛,与种子混拌均匀,种子与土壤的比例是1∶10(以体积计算)。

2.3播种

3月20日至4 月10 日均可播种,但以3 月25日至4月5日为最佳播种期,播种后膜孔不要覆土,否则会造成不出苗或出苗率低;小茴香种子小,幼苗顶土力弱,要浅播,深度以1.5~2.0 cm为宜;播种方法有机械播种和人工播种2种。采用机械播种时需在棉花播种机上膜的宽行增加1组播种器(不带覆土框),使棉花和小茴香播种一次性完成;小面积播种可用人力滚筒播种。为了增加小茴香的产量,可适当调整宽、窄行行距,使窄行行距为15~20 cm,宽行行距为65~70 cm。要求在宽行只种植1行小茴香,否则会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3];播种量一般为6.00~6.75 kg/hm2。播在膜的宽行中间,株距10~12 cm,保苗14~18株/穴,保证实际留苗30万株/hm2以上,播种后膜上不能覆土。

2.4共生期田间管理

对错位的小茴香进行人工放苗;小茴香出苗整齐后,人工进行定苗,栽植14~18株/穴;在小茴香生育阶段,人工锄草1~2次,草情严重时需要增加除草次数[4];在棉田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量增施尿素75~150 kg/hm2。结合棉田叶面追施磷酸二氢钾2次,每次用量2.25 kg/hm2。5月中旬,小茴香出苗1个月后,地老虎发生较重,为害根部,要及时喷药防治地老虎。5月下旬至6月,棉花虫害主要是蚜虫、棉叶螨,应特别注意棉叶螨的防治。小茴香整个生育期需水量不大,而棉花苗期、蕾期需水也少。壤土不需滴水,砂壤土可少量滴水[5]。

2.5小茴香收获后大田管理

在6月中下旬开始人工采收,小茴香连根拔起,运回宽敞地摊晒,碾压扬净库存。对碱性大的棉田,没有收获前不能放水,以免死苗,砂性地在收获前可以少量放水。小茴香收获后及时加强棉田管理。一是滴水滴肥。小茴香收获后,棉花进入初花期,需水、需肥量开始增大,可大量滴水滴肥,棉花滴灌专用肥滴肥量为75~120 kg/hm2。二是适量化调。根据棉花长势和天气用缩节胺适量化调,每次缩节胺用量7.5~15.0 g/hm2。三是适时早打顶。随着天气的变暖,本着“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适时早打顶。后续棉田管理同常规棉田[6]。

标签: 粮油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