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粮油种植

“水稻—芹菜—番茄”一年三熟栽培技术【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水稻—芹菜—番茄”一年三熟栽培技术

我县近几年推广的“一稻两菜”种植模式变效益低的小麦生产为效益高的水稻蔬菜生产,不仅克服了稻麦连作制度的不合理性,还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稻-菜-菜”轮作种植模式在我县的适用范围已超过1333hm2,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1 效益分析

1.1 经济效益

采用“稻-菜-菜”轮作种植模式,水稻平均单产600kg/667㎡,产值1300元,扣除农药、化肥、种子、水电等费用400元,纯收益900元;芹菜平均产量4000kg/667㎡,平均产值4000元;番茄产量5000kg/667㎡,产值7000元,两菜产值合计11000元,扣除建棚材料费3000元和种子、化肥、水电费等项开支800元,纯收益7300元/667㎡。“一稻两菜”三熟模式每667㎡年纯收益可达8200元。

1.2 生态效益

稻菜轮作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一方面,稻菜轮作可以抑制多种病虫草害的发生、压低病虫草基数;另一方面,种菜的田块施用有机肥料较多,土地用养结合,土壤养分平衡,有机质含量增加。据测定,麦改菜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均比稻麦茬提高。连续2年采用“稻-菜-菜”模式种植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24%、全氮含量为0.0092%、速效磷含量为75.4mg/kg、速效钾含量为82.5mg/kg,与对照相比,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增加了0.33%和0.032%,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64.2 mg/kg和44mg/kg;连续4年采用“稻-菜-菜”模式种植的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增长42.9%、75%、6.5倍和1.5倍。由于土壤养分增加、结构改良,菜后的水稻不仅稳发稳长、成穗率高、穗大粒多、产量较高,而且速效化肥用量少、稻米品质好。

2 种植模式

前茬水稻在4月底5月初育秧,6月中旬移栽,10月上旬收获;中茬芹菜在8月上旬育苗,10月下旬~11月上旬移栽,11月下旬盖拱棚,12月初开始上市,3月上旬收获结束;接茬番茄在12月下旬育苗,3月上中旬移栽,5月下旬上市,6月中旬收获结束。

3 栽培技术

3.1 水稻栽培

菜茬水稻移栽后不仅早发而且稳发,成穗率高,穗大粒多,但后期结实率较低。要夺取更高的产量,在栽培上就必须采取“促、控、防”的综合措施,即前期促早发而不猛发,中期控制株型、防止倒伏,后期忌断水过早、以防早衰。

3.1.1 培育壮秧

采取肥床旱育秧措施。严格按照旱育秧的技术标准进行苗床培肥,旱育旱管,使秧苗矮化,增蘖促壮。秧龄40d的秧苗,叶龄7~8叶,苗高20~24cm,杂交稻单株带蘖2~3个,常规粳稻单株带蘖1.5个以上。

3.1.2 减少化肥用量,合理施用肥料

菜茬水稻要根据前茬施肥水平和品种类型合理施肥。常规粳稻品种比较耐肥,不施化肥虽能取得较高产量,但生长量显然不足;而杂交水稻叶片生长宽且披垂,易贪青、迟熟、倒伏。(www.613935.com)因此,粳稻品种要取得更高的产量就必须施用适量的速效氮肥,氮肥用量比麦茬稻要。

3.1.3 采取宽行窄株,建立合理群体

粳稻行距为26~27cm、株距为12cm,每667㎡开2.2万穴,每穴2~3苗,基本苗为6万~6.5万,高峰苗不超过32万,最终成穗在24万以上;杂交稻行距为30cm、株距为12cm,每667㎡开1.7万~1.8万穴,单株栽插。

3.1.4 科学水浆管理,推广节水栽培

坚持浅水耙耱、薄水分蘖的原则。当全田总茎苗数达到预定穗数的80%时(粳稻20万~22万,杂交稻15万~16万),开始分次轻搁田;搁田至叶龄余数3.0后,以浅水层为主,转间歇灌溉,至成熟前7d断水,切忌断水过早。

3.1.5 综合防治病虫害

做好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搞好药肥(素)混喷。

3.2 芹菜栽培

3.2.1 育苗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和节约成本,可在玉米行间育苗,利用玉米叶和玉米秆遮阴。夏玉米6月上旬播种时,预留宽窄行,大行宽90cm,小行宽35cm,8月上旬在玉米大行间育芹菜苗。芹菜种子小、胚芽顶土力弱、出苗慢,因此要精细整地,苗床面积按移栽667㎡大田用种量150g计算。将芹菜种子用清水浸泡24h,使种子充分吸水,然后揉搓种子,淘洗数遍至水清为止,然后将种子装在湿棉布袋内冷藏催芽,80%以上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播后覆土0.5~1cm,土层不可过厚,否则出苗困难。

3.2.2 移栽与管理

在幼苗4~5片真叶、高15~20cm时应及时移栽。移栽前做宽1.2m的畦,畦长不低于35cm,毎667m2施5000kg土杂肥和50kg三元复合肥,深翻后耙平,行株距为10cm×8cm;栽后立即浇水,过2~3d再浇一次水,7~8d缓苗后应适当控水蹲苗并中耕松土,以促进发根和分化幼叶;蹲苗7~10d后,毎667m2施尿素15kg,随水追肥。11月下旬,视天气冷暖情况建成宽6~8m的大、中拱棚,在强寒流到来前覆盖薄膜,盖膜后畦内蒸发量减少,因此浇水不可过多,保持土壤湿润即可;盖膜前后应严密喷药1~2遍以防蚜虫,午间温度高时应及时通风换气,棚内温度白天不超过25℃、夜间不低于5℃。采收前1个月,叶面喷施50ppm赤毒素2次,2次间隔15d左右,中间追肥一次,毎667m2施尿素15kg,选晴天随水追肥。芹菜株高达45cm以上时,根据市场行情随时采收上市。

3.3 番茄栽培

3.3.1 培育无菌壮苗

育苗前要严格调配营养土,选择3年内未种过茄科作物的肥沃园土6份、优质腐熟圈肥4份,毎1m3营养土加腐熟鸡粪25kg、过磷酸钙1kg、草木灰10kg,加75%百菌清250g、辛硫磷100g,充分拌匀闷堆5~7d,然后装入苗床,浇足底水,待水渗下后播种已催芽的种子。催芽的方法是:先用10%磷酸三钠浸种20min,之后洗净药液,再用50~55℃温水浸种,然后放在25~30℃条件下催芽。番茄的播量为3~4g/m3(干种子),播种后覆营养土1.5cm,然后覆上地膜,并建拱棚,当棚内夜温低于10℃时,要用草苫覆在拱棚外面。2~3片真叶时要分苗一次,分苗前炼苗,分苗后温度要高,分苗活棵后降低温度,定植前逐渐加大通风量。

3.3.2 定植与管理

选择冷尾暖头的晴天定植。每畦栽2行,2行之间留宽20cm、深10cm的小沟,行距为50cm,株距为25cm。定植后浇暗水,不可过大或过小,水渗后覆土将秧苗栽好,覆地膜。定植后应及时通风调温,保持白天温度为25℃、夜间温度在15~17℃之间;4月中旬~5月上旬,若白天的气温达到20℃以上,可将膜掀开,但下午4时要把膜盖好压实;5月10日以后,若夜间最低气温超过15℃且已稳定数日,可以把膜揭掉。缓苗后,选晴天9~11时进行膜下暗灌。第一花序坐果后,集中追肥一次,毎667m2施三元复合肥25kg,并浇一次大水。此后,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保持土壤见干见湿。番茄的灰霉病、早疫病、叶霉病发生较重,发病时,毎5~7d用瑞毒霉、溶菌灵等药物交替防治1次。

标签: 粮油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