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

当前位置:主页 >>昆虫养殖 >> 蜜蜂

长白山中蜂【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长白山中蜂

长白山中蜂(ChangbaishanChinesebee)俗称野山蜜蜂,曾称“东北中蜂”。其特点是工蜂前翅外横脉中段常有一小突起,肘脉指数高于其他中蜂。为中华蜜蜂的一个类型。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中心产区在吉林省长白山区的通化、白山、吉林、延边、长白山保护区5个市、州以及辽宁东部部分山区。吉林省的长白山中蜂占总群数的85%,辽宁占15%。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1

长白山中蜂分布区系长白山区及长白山余脉区域,东部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隔图们江、鸭绿江与朝鲜相邻。分布区内山岭起伏,河谷环绕。长白山主峰海拔2691m,山区盆地海拔80m。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6~6.3℃,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42.6℃;无霜期110~153天。年降水量636~998mm,全年相对湿度70%~72%。

分布区内河流较多,降水充沛,土质肥沃,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野生蜜源植物丰富。主要蜜源有椴树、槐树、山花;辅助蜜源植物有数百种:4月的侧金盏(图1)、柳树,5月的槭树、稠李、忍冬,6月的山里红、山猕猴桃、黄柏,7月的珍珠梅、柳兰、蚊子草,8月的胡枝子(图2)、野豌豆、益母草、月见草,9月的香薷、兰萼香茶菜等,为长白山中蜂繁殖和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蜜粉源条件。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1

长白山中蜂是其分布区内的自然蜂种,它是在长白山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中华蜜蜂的一个类型。

长白山中蜂饲养历史悠久,唐代已有采捕中蜂蜜的记载。明代,长白山区的女真族和汉族聚居地已出现了用空心树桶饲养中蜂的生产活动(图3)。清代,朝廷在长白山设立了“打牲乌拉”机构及蜜户,世袭专职从事采桶野生蜂蜜和桶养中蜂的贡蜜生产活动,在中蜂密集和生产蜂蜜的地方[https://www.novmv.com/],留下了如蜜蜂岭、蜜蜂砬子、蜜蜂顶子、蜜蜂沟等地名。20世纪20年代,吉林桦甸等地提倡应用活框蜂箱饲养中蜂,使传统饲养的中蜂和活框饲养的中蜂并存(图4)。

(二)群体规模与变化情况

20世纪初,长白山中蜂饲养量较多,其后随着生态资源的变化,数量逐年减少。长白山区和小兴安岭地区传统饲养的长白山中蜂1983年有4万多群,2001年降为1.98万群,2008年约有1.9万群。

长白山中蜂数量一直在减少,现仅分布于长白山区20几个县、市,且蜂群密度下降,有的县仅有几百桶,是中蜂数量最少的生态型,处于濒危一维持状态。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形态特征

长白山中蜂的蜂王个体较大,腹部较长,尾部稍尖,腹节背板呈黑色,有的蜂王腹节背板上有棕红色或深棕色环带(图5)。雄蜂个体小,呈黑色,毛呈深褐色至黑色(图6);工蜂个体小,体色分两种,一种为黑灰色,一种为黄灰色,各腹节背板前缘均有明显或不明显的黄环,肘脉指数较高,113工蜂的前翅外横脉中段有一分叉突出(又称小突起),这是长白山中蜂的一大特征(图7)。其他主要形态特征见表1。

1

(二)生物学特性

1

长白山中蜂育虫节律陡,受气候、蜜源条件的影响较大,蜂王有效日产卵量可达960粒左右。抗寒,在-20~-40℃的低温环境里不包装或简单包装便能在室外安全越冬。

春季繁殖较快,于5~6月份达到高峰,开始自然分蜂。一个蜂群每年可繁殖4~8个新分群;活框箱饲养的长白山中蜂,一般每年可分出1~3个新分群。早春最小群势1~3框蜂,生产期最大群势12框以上,维持子脾5~8张,子脾密实度90%以上(图8);越冬群势下降率8%~15%。

(三)生产性能

1.蜂产品产量 长白山中蜂主要生产蜂蜜。传统方式饲养的蜂群一年取蜜一次,年均群产蜜10~20kg;活框饲养的年均群产蜜20~40kg,可产蜂蜡0.5~1kg。越冬期为4~6个月,年需越冬饲料5~8kg。

2.蜂产品质量 传统方式饲养的长白山中蜂生产的蜂蜜为封盖成熟蜜,一年取蜜一次,水分含量18%以下,蔗糖含量4%以下,淀粉酶值8.3以上,保持着原生态风味。

四、饲养管理

长白山中蜂定地饲养占95%,定地与小转地结合饲养仅占5%。一般养蜂户饲养2~20群,中等蜂场饲养30~80群,大型蜂场饲养100~200群。

85%以上的长白山中蜂采用传统方式饲养,15%以下为活框饲养。冬季多数为室外越冬,少数为室内越冬。

五、品种保护与研究利用

20世纪90年代,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和自然交尾方法,从长白山中蜂中选育出黄系和黑系。

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自20世纪80年代对长白山中蜂资源进行了调查,并于1994—1998年先后建立长白山中蜂试验场、保种场,利用天然隔离优势建立了长白山中蜂核心保护区。2004—2007年对长白山中蜂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研究,发现长白山中蜂与其他中蜂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同点。2008年长白山中蜂收入蜜蜂基因库保存。

长白山中蜂已于保种初期建立品种登记档案,设立系谱图、种王卡片、种蜂繁育记录等。

1997年11月1日吉林省技术监督局发布《中华蜜蜂》地方标准(DB22/887—1997)。

六、品种评价

长白山中蜂具有繁育快、维持强群、采集力强、抗逆性强、性情温驯、抗寒等优良性状,是珍稀的遗传资源,具有研究和开发利用前景。

标签: 蜜蜂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