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

当前位置:主页 >>美女图片

三意社美女(缅怀│听全巧民讲那过去的故事)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6-05|点击次数:

2019年10月11日晚,老一辈秦腔表演艺术家全巧民逝世,这位82岁的秦腔老人留给人们无尽的哀思。她在长达70年的艺术生涯里,孜孜不倦,刻苦求索,由学员到演员,再由演员成长为广受赞誉的秦腔大家。在晚年遭遇病痛缠身,却依然与时间赛跑,为青年一辈传授技艺。

缅怀│听全巧民讲那过去的故事

各界人士哀悼全巧民(摄影:尚洪涛)

全巧民逝世后,学生们愈发感念她曾经地悉心指教,戏迷观众也更加怀念她塑造的一个个鲜活形象。而今,这也只能成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难以磨灭的永久回忆。

作为一名年轻人,我是幸运的,走上工作岗位与这些秦腔大家有了诸多交集。《夜话秦腔》六年的专题节目中,“秦腔非遗传承人”“名家说戏”“名师高徒”等多个专题数次采访了全巧民老师。她说着当年演绎的精彩剧目,她提及传承的种种境况,谈到过往,有艺术的辉煌,也曾有些许的伤感。几十年的时光流去,当这位老人从容地谈起曾经,每一位听者都会有所启迪。

缅怀│听全巧民讲那过去的故事

缅怀│听全巧民讲那过去的故事

做客陕西戏曲广播

1949年5月20日,古城西安获得了新生,迎来解放。随后,有着38年发展历史的西安易俗社开始招收第十四期学员,此次招收与以往不同,打破常规开始招收女学员。经过几轮招考,全巧民成为易俗社第14期学员。

缅怀│听全巧民讲那过去的故事

学艺期间留影

每谈起学艺,一位位恩师总是被她提及。“我的启蒙老师是田少易老师,练功排戏都管,排的第一出戏是《藏舟》,第一次演出,底下观众的掌声吓得我船桨扔地上了,田老师赶快跑上台给大家解释,也知道刚刚的掌声叫叫好,因此叫一次好我就蜷指头数一次。心想着,今天叫了这么多次好,不会挨打吧,结果戏完了第一个打的就是我!”

缅怀│听全巧民讲那过去的故事

2012年探望恩师凌光民

“后来,凌光民老师回社了,专门挑了一块木板,上面写了四个字——望而生畏,还说,这是给我准备的。后来凌老师给我们排《貂蝉》,演出的时候,凌老师让我和詠华一人演一场,完完整整地演!我去求老师,戏都会了,就是后边的绸子弄不好,老师不答应,说这次你就是躺在舞台上,也得把戏给我演完!我想了一晚上,去木工房拿了两根木棍,很轻松地就舞出来了。心想着戏演完了这顿打是少不了,结果老师看了一眼转身走了!我从这时候开始觉悟了,天不亮就开始练习,这是我第一次进步!”

缅怀│听全巧民讲那过去的故事

《绿绮记》剧照

1956年,由西安易俗社、三意社、尚友社的青年演员为基础成立西安市秦腔青年实验剧团。这个剧团虽然持续了不到一年,却让全巧民收获了一辈子演戏的诀窍。

“当时贺孝民老师给我们排练《绿绮记》,陈妙华演司马相如,我演卓文君,记得有一个细节,司马相如弹一曲《凤求凰》离去,卓文君要有反应,我问贺老师应该怎样?贺老师回答说让我自己想。我想起排《白蛇传》时,凌老师教白蛇抱着许仙的伞,我把琴抱上,被贺老师否决了。有一天,我突然一阵莫名的冲动,猛地往琴上一扑,老师激动了,连喊了几声‘好’,为了纪念这一进步,还专给这个动作拍了剧照。”从此以后,全巧民演戏有了自己的思考,开始钻研角色,戏窍大开的她在秦腔舞台上大放异彩。

缅怀│听全巧民讲那过去的故事

秦腔电影《三滴血》剧照

提及全巧民,任何一位秦腔观众都会率先想起秦腔电影《三滴血》中的贾莲香,这仿佛是她的名片,也仿佛是秦腔的名片,她所饰演的贾莲香似乎成为一个永远难以逾越的高峰。“60年拍电影的时候省市领导赵伯平、张锋伯非常重视,王妈头上的一个帕子赵书记都不放过,让演员把黑帕子换成瓦蓝色的,黑色不合适。”

缅怀│听全巧民讲那过去的故事

秦腔电影《三滴血》剧照

就是这样一部被人们公认的经典,全巧民自己在很长时间都不敢观看。“我就是在场子里看了个样片,自己以后再不敢看,总觉得不满意,因为既有电影导演又有舞台导演,动作的表演幅度还是不一样,这样一来就把很多的戏曲程式破坏了。贾莲香说‘连轻重都按不住’的时候,本来应该是一个小孩子的动作,导演让来个身段,结果我就走了一个大人的身段,后来总觉得不合适,心里总感觉有遗憾!”

缅怀│听全巧民讲那过去的故事

缅怀│听全巧民讲那过去的故事

2011年参加易俗社剧场修缮后庆典演出

1963年,全巧民离开了西安,远赴新疆。随后,古典戏禁演,她也开始演出现代戏。1976年,38岁的全巧民在新疆带起了学生,在乌鲁木齐市文化局艺术班任教。

“我绝对唱戏不唱到40岁,到了40岁还演小花旦叫别人把我都笑了,我就下决心改行,当了老师。当时看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方掬芬的一个朗诵,和几十年前演《以革命的名义》里面小孩的时候声音简直还是一样。我心想方掬芬能办到,我比她还小,我也就能办到,就开始练,一定要改变我,打破原先的演出方法,重新塑造一个全巧民!”

缅怀│听全巧民讲那过去的故事

1998年参加赈灾义演

决心重塑自己的全巧民一直练到1980年重回陕西。回到易俗社的第五天,就开始演出了,《三滴血》《柜中缘》《拾玉镯》等剧目越唱越红了,1981年,还随西安市秦腔赴日演出团把《柜中缘》唱到了日本。

“我们把原来的《柜中缘》进行了压缩和精简,特别在做活上下了功夫,与《拾玉镯》有所区分,《拾玉镯》的孙玉娇借鉴了京剧《花田错》的纳鞋底,是应付着去做活,《柜中缘》的许翠莲是给新女婿做活,内心是向往的。在日本演出《柜中缘》的时候,一位日本观众讲做针线活已经在生活中很少见了,看到做活想起了自己的妈妈。”

缅怀│听全巧民讲那过去的故事

缅怀│听全巧民讲那过去的故事

与作家叶广芩采风

2009年6月,已经退休16年、72岁的全巧民将王天民数十年前传授的《洞房》搬上了舞台。“小时候排戏总是老师追着我们排,封至模先生要给我和王保易排《卖酒》《杀惜》,一见到封先生我们就跑了,戏没排成,后悔死我了!《洞房》《烤火》也就是王天民老师那时候排的。《烤火》演了,《洞房》一直没演!”

回忆起当年排戏的种种场景,全巧民总是历历在目。“戏比较温,一排戏我们就瞌睡,每次给我和芷华排这出戏,王老师总是要买几个糖,哄着给我们排戏,排了很长时间。”

缅怀│听全巧民讲那过去的故事

与恩师王天民合影

随着年龄的增长,全巧民愈发觉得《洞房》的珍贵。“在新疆就想着给学生排,他们年轻拿不下来,九十年代给学生排,学生嫌戏温,不愿意排。09年传承人展演就刚好是一个机会,2月份文化厅开会让报剧目,我就报了《洞房》。”就这样,连续四个月72岁的全巧民和78岁的杨文颖单纯为了这一件事情在工作。

“整整四个月,每天我和他先排一遍,他回家之后我在家里再来一遍,吃完饭出去散步边走边琢磨再来一遍,散完步在楼下的小空地再完整地走一遍,一天四遍,天天如此!”直到2009年6月演出当天收获了观众的认可才让全巧民久悬的心放了下来,此次演出,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出戏的魅力。学的人,全巧民不愁了!

缅怀│听全巧民讲那过去的故事

2009年参加非遗传承人展演(摄影:尚洪涛)

缅怀│听全巧民讲那过去的故事

2009年演出《洞房》,时年72岁(摄影:尚洪涛)

演出以后,全巧民病倒了。数次病危,肺纤维化、高血压、糖尿病多重疾病困扰着她,老人家开始抢时间排戏了。“那段时间,雷打不动的,八点到十点在网上给研习社排,纯粹是在网上排的,决定他们要参加易俗社的百年庆典,他们提前半个月来到了西安,在学校借了一间办公室又为他们实地排练。那时候为啥那么急,病重呀,确实是抢时间,因为医生已经给我判了死刑!包括给齐爱云排,每次排练我老头都架起摄像机在录,最后录了一厚摞的光盘。”

缅怀│听全巧民讲那过去的故事

缅怀│听全巧民讲那过去的故事

为学生网络排戏

缅怀│听全巧民讲那过去的故事

缅怀│听全巧民讲那过去的故事

缅怀│听全巧民讲那过去的故事

缅怀│听全巧民讲那过去的故事

抱病为学生排戏

2016年,陕西秦腔流派传承发展中心举办了第二期传承班,王天民先生的《洞房》也在传承之列,年近八旬的全巧民再度为青年演员手把手传承这一剧目。

“排以前我就给他们讲,规规矩矩按王天民先生的路子来,把棱坎磨平!这样教学生还是第一次,一次性排出来了四组,整体都不错,没有白费心,打造了四个美女!而且比我前几年演出提高了,因为传承还是要提高、要发展!”

缅怀│听全巧民讲那过去的故事

(摄影:尚洪涛)

她还说:

“我教戏不要学生一分钱,让她们欠我的,不要我欠他们的,收了他们的钱我问心有愧!”

“坟里那么多鬼,都是病死的,不是累死的,宁可排戏把我累死!虽然病着,我依旧愿意排戏,主要还是责任!”

“教丁小玲是报王天民的恩情,教范莉莉是报范紫东的恩情。他们俩就是例子,每个学生都这么教,一样对待!”

“一些学生拜你就是挂你的名,我的学生里也有,但是我必须给你教,必须给你排戏,你不学不成。”

“学生们的孝心就是来跟我排戏,来给我提东西我就骂,把戏学好了、演了,我给你磕头!”

编辑/杨瑶 审核/王梅

标签: 美女图片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