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

当前位置:主页 >>美女图片

应县约美女(美女之乡“皇后之城”,煤都大同挣扎和求存)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6-07|点击次数:

秋日午后,行走在大同老巷里,不时有身材高挑的邻家女子擦肩而过。她们粗施粉黛却风姿绰约,较东北女子添两分妩媚,比江浙佳人多三分英气。

惊讶之下一搜史料,才发现大同女子自古以貌美贤良出名,出了20多个皇后,被誉为皇后之乡。

比如唐高祖李渊的母亲元贞皇后,持家严慈,抚育出一个盛唐。再比如北齐高欢的妻子娄昭君,爱恋还是戍卒的高欢,相濡以沫,终于帮助他成就帝业。大辽景宗耶律贤的妻子萧燕燕,是与宋朝签订澶渊之盟的女强人。另外还有辽宋夏金元第一女词人萧皇后萧观音,说实话位的词写得真烂,看来只能是长得特别好看了。

最有名的还是《游龙戏凤》里,正德皇帝北征路过大同遇到的李凤姐,果然一入大同误终身。当然这个是根据事实改编的,但可见在当时文学家心中的地位。

大同还是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位列7大名都之一,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同在中国工业史上地位也非同寻常,是国家一五计划的重点建设城市。

可塞上明珠大同,今人提起他只知道“煤都”,十年来,人口减少了20多万,成为很多人回不去的故乡。

美女之乡“皇后之城”,煤都大同挣扎和求存

一、皇后之城

在古代中国,有一条神奇的400毫米降雨量线。它一侧适宜种田,孕育出农耕文明,另一侧则是游牧经济,另一侧牧民随水草而居,扬鞭放牧,弯弓狩猎。

大同的年平均降雨量恰恰是400毫米

大同被誉为一代都城(北魏),三代京华(辽金元三代陪都),两朝重镇(明清时为边防重镇)。在1982年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里,大同位列7大名都之一,与西安、洛阳等并列,因为是塞上名城而更显特别。

大同为何多美女?

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描述:北魏孝文帝从大同迁都洛阳时,很多本地宫女不愿意随迁。到了洛阳后,孝文帝知道这些人故土难离,恩准宫女配给浑源县和应县的边防将士。猛将配美人,后代当然漂亮,至今浑源县志还有“路过浑源州,回家把妻休”的俗谚。

在400米降雨量线的大同,自古就是汉胡民族杂居融合地带,历史上在大同生活过的民族高达数十种之多。从遗传学角度上看,民族与种族的融合,很可能有利于产生聪明美貌的后代。

另外,自北魏王朝建都大同,之后还历经辽金陪都200年之久,不仅荟萃全国各地的诗礼簪缨之族,当然也汇聚了全国各地的胡汉美女,演变成佳丽如云的中国"皇后之乡"。

美女之乡“皇后之城”,煤都大同挣扎和求存

北魏修建的云冈石窟

二、大同皇后的嫁妆

既有佳人,美则美矣,为何却能当上皇后。因为她们背后站着庞大的塞外家族,茫茫草原乃至中亚的丝绸之路名城都成为她们的嫁妆。

美女之乡“皇后之城”,煤都大同挣扎和求存

大辽传国九代,皇后皆出萧氏。背后原因在于大同萧氏强大的家族实力,财源丰厚,兵多将广,在辽的地位相当于耶律的合伙人。

李渊的母亲元贞皇后出自关西顶级门阀大同独孤氏,其父亲独孤信被封卫国公,三个女儿分别是北周明皇的皇后,隋文帝杨坚的皇后,以及李渊的母亲。雄厚的家族势力,让人总结得独孤氏得天下。

大同自古多出豪门,因为其位于塞上,起到连接中外的作用。这里一方面汉文明熏陶,有礼仪文书教化,有农耕民族的组织力和生产力;另一方面,这里的家族不失塞外游牧民族的彪悍豪气和进取精神,他们往往经商,在明清时期大同晋商的生意还贯通草原,做到了莫斯科。

大同多出皇后,而对于古代中国政权,大同这座城市也往往起到“皇后”的作用,成为陪都重镇。

大同自古被誉为“北方锁钥”,扼晋、冀、蒙之咽喉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云中即使今日大同,也是汉高祖被围白登之地。得大同则中原安,失大同则战乱不休。

大同是丝绸之路在中国东端最重要城市之一。“五色琉璃胜似玉”,早在北魏时期,大同从大月氏人学到了铸制技术,光泽甚至比西域原产地更美,成为五色琉璃产地。

到了元朝,更有从中亚、甚至欧洲络绎不绝的商人来此经商定居,进一步促进了大同的繁荣。

塞上的青草,中亚的黄沙,西伯利亚的冰原,甚至霍尔木兹海峡的骇浪,都是大同这座 城之皇后的庞大嫁妆。

尤其是北方越强大,大同的就越重要,比如有一个强大的苏联时。

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大同就被列为国家一五计划的重点建设城市。此时大同不仅有煤,它还拥有中国华北第一个大型水泥厂——大同水泥厂、华北最大的现代化糖厂——大同糖厂、全国最大的矿务局——大同矿务局等有重大影响意义的企业。

当时大同市内重要的工业企业有大同煤矿集团、大同电力机车厂、大同齿轮厂、山西橡胶厂、山西柴油机厂、大同第二发电厂、大唐云岗热电厂等,哪一个单独拎出来都是响当当。

就算延续到1984年,大同还被国务院列为13个全国较大的市之一,与重庆、大连等比肩。

但到了2021年,全国GDP排第13的青岛的国民生产总值14136亿元。同年,大同的是1686.0亿元,约是人家去掉万亿后零头的1/3。


三、人口持续流出,大同你怎么了

上个月大同公布了《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放出了下面这张图。

美女之乡“皇后之城”,煤都大同挣扎和求存

从这张图中,看出了大同的人口流失速度越来越快。

在初中阶段,招生人数只比毕业人数少几百人。而普通小学校,招生人数已经比毕业生少了3465人,占招生数的12%。

到了学前教育阶段,招生数已经比毕业生少了6543人,占招生数的33.7%!!

大同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验证了笔者的推断。根据公告,大同全市常住人口为3105591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间减少了212466人,减少6.40%。

除了人口锐减,大同老龄化也越来越严重。十年之间,大同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8.7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6.03个百分点。

大同你怎么了?

成也因为地缘,盛况不再很大原因是也是地缘,茫茫草原上再没有强大的游牧和商业帝国,甚至连苏联也已不再。也因此,大同迅速成链接中原文明与游牧文明的钥匙和桥梁,蜕化成沿海经济发展新引擎的边缘之地。

大同曾经丝绸之路东端的顶级重镇,但以它的外贸行业为例,去年大同市进出口货物贸易额69.69亿元。还拿青岛跟它比,去年青岛市外贸进出口总值8498.4亿元,约为大同的122倍。

从地缘桥梁沦落到边缘之地,大同发展的最大依恃也变成了煤炭。

大同坐拥丰富的煤炭资源,此前许多年,煤炭行业的销售收入、上交税金及从业人员均占全市的50%以上,大同市也出现了"一煤独大"的格局,煤炭采掘业成为全市单一的支柱产业。

但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也给大同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现实问题。

根据公开资料,长期高强度开采使大同市煤炭资源即将进入枯竭期。大同煤田总面积1827平方公里,虽然总储量376亿吨,但其中308亿吨为较难开采的下部石炭二叠纪煤炭资源,埋藏较深,地质条件复杂,开采技术要求高,地方很难进行大规模开采。近年来,大同市面临资源濒临枯竭、下岗人员人数增多等问题。

有一个细节是,之前大同曾有个绰号是“匪城”,一方面是关外城市民风强悍,另外煤炭行业效益不好许多工人下岗,导致社会治安出了问题。

因此,"煤都"走上了艰难的转型之路。


四、从“煤炭黑”到“大同蓝”

“居然到了山西,天是透明的蓝,白云更是流动得使人可以忘记很多的事,更不用说那山山水水,小堡垒,村落,反映着夕阳的一角庙,一座塔,景物是美到使人心慌心痛……”1934年,林徽因同梁思成在山西考察古建筑,在给友人的信件中这样写道。

一提起大同环境,很多人下意识就会皱眉头。但近年来大同加快了治理,给读者这么一段数据:

“十三五”时期,大同市加快化解过剩煤炭产能,全市累计关闭煤矿33座,核减产能煤矿4座,共退出产能3140万吨,全市60万吨以下矿井全部退出,煤矿数量压减到59座。到2020年底,全市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90.7%,产能稳定在1.3亿吨、产量1.2亿吨左右。

关了煤矿33座,压减到59座,意味着36%的煤矿关闭。退出产能3140万吨,意味总产能的20%。

经过多年扎实治理污染后,林徽因时代的蓝天白云又成为大同的日常。

美女之乡“皇后之城”,煤都大同挣扎和求存

去年,大同优良天数达到315天,空气质量排名山西省第一。塞下秋来风景异,天蓝地绿,清爽怡人,在“大同蓝”的映衬下,塞外黄花分外香。

作为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的7大名都,大同几千来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留下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些资源各个拿出来都是国内首屈一指。

1991年5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中国国线景点旅游区,大同毫无疑问榜上有名。区内有世界文化遗产一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其他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00余处。

其中居全国“文物之最”有7处:

云冈石窟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群;

上华严寺大雄宝殿,建筑面积之宏伟,殿顶鸱吻之高大,为全国佛寺之最;

下华严寺天宫楼雕塑艺术,为辽金时期的“海内孤品”;

善化寺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辽金寺院;

九龙壁是我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龙壁;

悬空寺是我国惟一的高空绝壁建筑,也是我国罕见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庙;

雁塔为国内建筑位置罕见的城墙上八角七级空心砖质瞭望塔。

再加上不用赘述的北岳恒山,

大同山水,塞外之绝。

转变了发展思路,再经过大同几届市委市政府以及全市上下比如那位知名市长的努力,大同的旅游品牌越来越响。

疫情前,2018大同旅游总收入达到617亿元!

这对大同是什么概念?该年度大同全市的生产总值也就1271.8亿元!这就是文化赋予一个城市在当代的价值。

疫情期间旅游难免受影响,但可以肯定,疫情过去后大同的旅游业将迅速恢复。

曾经的大同品牌是“煤炭黑”,现在变成了“大通蓝”。


五、在原有能源基础上起高楼

我们现在谈珠三角长三角的发展优势。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完善的产业链,这不是某个市甚至某个省突然拍拍脑袋说要打造某某产业,就能几年甚至几十年间搞起来的。

几十年煤炭产业发展,让大同在电力和能源领域有了较深厚的积累。大同市选择了能充分利用之前基础的新行业。

2021年大同发电量为527.4亿千瓦小时,这么大的发电量,足够供养一个GDP是大同十倍的城市(比如武汉的用电量就大概是这个数)。

有充足且廉价的电力,最适宜发展的是大数据产业。数据中心是高载能产业,24小时不间断用电,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大同可再生能源供应充足,吸引了一大批相关企业。

目前,大同已引进秦淮数据、中联数据、普云数据等项目,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品牌效应和区域带动效应。预计到2022年,大同市数据服务器规模将由现在的20万台增加到80万台,集聚“网、智、数、器、芯”的大数据全产业链将基本形成。

新能源产业也已经成为支撑大同市经济转型的主要产业之一,截至2020年底,大同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达611.3万千瓦,占地区装机总量41.2%。

大同还在着力构建“1 4 6”现代产业体系,即以传统产业煤电为基础,着力打造装备制造、现代医药、文化旅游、新能源4个百亿级产业,围绕大数据、新材料、电子信息、通用航空、现代纺织、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6个新的增长点。


六、为什么不愿回大同

但大同仍旧是许多大同人回不去的大同。

在知乎有一个名为“毕业后,愿意回大同吗?”的帖子,反映了许多离开大同的年轻人想法。

某网友评论,“大同的高等工业没发展起来,私企林立都是小企业,外企摸都摸不见,这造成了不管是大型公司还是工厂都没几个拿不出手,国营单位很多但是普遍还是靠关系进,进去了也工资水平低,混个名头好,所以学文,学工,学理的找个靠谱的机会还是很少。”

另一个已经从外回来大同的网友在下面回复,“已经回来五年,我依旧卯着劲儿想要出去。大同的气候除了干燥,没毛病,人也非常好处,城市建设做足了功课,满大街的美食,天是蓝的云是白的,爽快得很。只有一点,没有人脉寸步难行,发展落后而不自知。”

但也有不少网友选择以后会回大同,某哈师大大二在读学生评论,“我想去北京也是多数大同后生的选择。所以我觉得毕业之后考研成功就继续深造,失败的话先去经济发达的城市走一走看一看,学习到先进的理念再回到大同。”

他评论,“毕竟我大同蓝是别处没有的!”

标签: 美女图片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