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

当前位置:主页 >>美女图片

美女毛气死(抗战时,她削辫子剃光头,宁肯挨饿也不给日寇和汉奸演戏)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6-08|点击次数:


抗战时,她削辫子剃光头,宁肯挨饿也不给日寇和汉奸演戏

【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许昌戏曲(下)】

声势大振:民国许昌戏曲,隐藏惊艳传奇‖老家许昌

文‖马炎心 贾凤翔

(欲欣赏《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许昌戏曲(上)》精彩内容,欢迎点击以下链接:许昌戏曲:清代进入兴盛期,背后故事几人知?

民国时期,许昌新兴著名梆子班社“二油梆”和“一道辙”。

民国六年(1917),许昌城内一个大油梆戏班满足不了需求,便有城内四条街的经商者共建“公庆班”,也叫“四街戏”,人称“二油梆”,与大油梆相抗衡。

《许昌县志》记载:“中华民国十一年(1922)……而通俗教育之著者,厥惟一般之旧剧。初时仅有衙署东壮、南壮、快马、皂隶四班蚜养之大油梆,吏、户、祀、兵、刑、工六房所养之南阳调,兵快(即捕役)所养之罗戏,四隅所养之汉调二簧。民国以来大油梆又分一班,名为二油梆。城关东站添设戏园两处,城内亦建筑一中山剧场,均属对于通俗教育最有力者。惟各班所演旧剧,未能改良,社会受影响极大,几乎全部旧剧化。”

名旦阎立品曾在二油梆担任掌班兼主演。她原名阎桂荣,曾因拒绝国民党许昌警备司令逼婚和富商牛冠五金钱利诱,被关进监牢,受尽折磨,后被开明绅士朱又廉保释。

抗战时,她削辫子剃光头,宁肯挨饿也不给日寇和汉奸演戏

开封、许昌等地的民众教育馆、商会等赠给她“品端艺精”“立身不使白玉玷,品高当与青云齐”的匾额条幅,从此她的名字便由桂荣改为立品。

1946年,桑振君来二油梆搭班并任主演。桑振君早期曾与陈素真、常香玉并列为豫剧旦角“三鼎甲”,后与常陈崔马阎并列为豫剧六大名旦之一。其闪、滑、抢、离、跳、衬的演唱方法是豫剧界公认的绝活,唱风委婉细腻,珠圆玉润,字乖韵巧,百唱不竭。演出的角色涉及青衣、花旦、闺门旦、刀马旦、老旦、丑旦等多种旦行。优秀作品有《对绣鞋》《打金枝》《白莲花》等。

30年代初,许昌城内各行业工会纷纷兴起,其中有个起卸业工会(即搬运工会)。因当时的运载工具主要是独脚轮小车,因此人们称之为“小脚帮”,后呼为“一道辙”。搬运工人为了取乐,自筹资金办起梆子戏班,人们称为“一道辙”戏班。主要演员有陈素真、唐喜成、吴碧波、吴冠军、朱恒心、朱恒太等。

抗战时,她削辫子剃光头,宁肯挨饿也不给日寇和汉奸演戏

陈素真在豫剧六大名旦中出生最早,成名最早。其文武生旦不挡,唱念做打俱佳,台步行走如飘,水袖功、辫子功、扇子功和穿衣功美妙绝伦。她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开创了豫剧舞蹈化、技巧化、形式美之先河。《三上轿》本是送客戏,经过她加工整理,自创新音,成了看家戏。

清朝遗老邹少和在《豫剧考略》中称赞:“豫剧向无坤伶,近十年来始有之。就中陈素真者,为坤伶之翘楚。珠喉玉貌,举止娴雅,能造新音,尤工表演,一时以豫剧中之梅兰芳视之。”

此外的梆子班社还有:

民国十年(1921),襄城县颍桥镇成立戏班。

民国十七年(1928),梆子戏沙河调帅旦易湘山(易少)和杨凤书(鳖妮)流入许昌,以声调高昂、吐字清晰取胜。同年长葛南席金堂社科班建立。

民国二十年(1931),长葛三清班建立。

民国二十三年(1934),长葛万乐社科班建立,豫剧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先后荟集许昌,各流派互相交流,打破梆子戏固有局面,将艺术推向高潮。演出剧目有《对花枪》《雷音寺》《二龙山》《反西唐》《南阳关》《秦雪梅》《秦琼打擂》等。各流派演员有刘海荣、刘玉梅、梁振启、靳凤枝、朱玉仙、赵长法、彭海豹、王润芝、赵义庭、田岫岭、唐喜成、李镜花、李多妮等。

民国三十五年(1946),鄢陵县马栏拐刘再枝、刘红钦组建“乐群剧社”。

抗战时,她削辫子剃光头,宁肯挨饿也不给日寇和汉奸演戏

越调剧种三个分支的情况:活跃在湖北西北部的一支最后一个班子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在老河口解体;活跃在陕南安康一带的一支至抗日战争末期逐渐衰落;只有河南本土这一支依旧活跃。

民国时期,越调和梆子一样,改变了清代男演员一统天下的局面。民国二年(1913),越调史上第一位女名伶李桂红入襄城县七班戏越调班,登台演出《火焚绣楼》《借闺女》,一举成名。她扮相俊美,嗓音甜润,群众中至今尚流传民谣:“不管啥戏多好听,不胜桂红哼两声。”

李桂红的参演,确立了襄城县七班戏在越调戏班中的龙头地位。七班戏便是今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越调展演部的前身。

李桂红给越调剧种带来了一场大革命。在李桂红之前,越调只演宫廷戏。这种情况有个旁证:有清一代,统治者以“有伤风化”之名禁演过若干剧种,计有清戏、秦腔、罗戏、乱弹、围鼓戏、铙钹戏、花鼓戏、二夹弦等,但无越调(或月调)。是统治者不知有此剧种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那只能有一个结论,越调尚不“有伤风化”。由此可知,清代越调剧目是宫廷戏。

抗战时,她削辫子剃光头,宁肯挨饿也不给日寇和汉奸演戏

李桂红大胆引进外剧种的剧目,这些剧目多为生活戏。此后,越调艺人就把原有剧目称为“正装戏”,将引进的剧目称为“外装戏”。为适应越调演出,她将这些戏进行改编。经她改编流传至今的戏有《青龙山》《五凤山》《王金豆借粮》《打豆腐》《小八义》等,皆为唱工戏。她还能将听到的故事编成戏搬上舞台。

越调为适应男演员的嗓音,原来唱的是C调或D调。但女演员嗓音高,李桂红出现后,变成了F调。在对戏时,甚至唱#F或G调。后来南阳也有了女演员,才升为E调。根据北上南下的习俗,人们将许昌一带的越调称为“上路越调”,而将南阳一带的越调称为“下路越调”。

越调原来的主弦是四股弦,李桂红大胆尝试,引进坠胡将杆截短后做主弦,确有轰动效果。后南阳越调虽也引进了短杆坠子,但主弦仍是四股弦。为此,南阳越调艺人自称唱的是“大越调”,而将李桂红唱的称为“小越调”。

李桂红将坠子的一些唱腔糅进越调乱弹中,别有韵味。如《斩杨景》中佘太君“出自东方”一段唱,似娓娓叙说家常,流畅自然,朴实耐听。从此,越调原来的以流水板式为主变为以乱弹为主,直至今日。

抗战时,她削辫子剃光头,宁肯挨饿也不给日寇和汉奸演戏

李桂红是第一代越调皇后和越调女演员的鼻祖,后来的越调女演员在师承或艺术上都是她的徒子徒孙。相继出现的女演员有赵小梅、刘富芝、魏金玉、杨小凤等。

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真可谓如雨后春笋。有五宝贝——张秀卿誉称大宝贝、杨桂芝昵称二宝贝、陈金英昵称三宝贝、金凤楼昵称假宝贝、李玉华昵称气死宝贝,四小爱——毛小爱(即毛爱莲)、刘小爱、孙小爱、张小爱,三莲蓬——刘莲蓬、陈莲蓬、张桂兰昵称气死莲蓬,二梅——申凤梅昵称大梅、申秀梅昵称二梅,双辫——刘秀荣昵称。这些演员多为许昌人或参与许昌戏班。

1942年,张秀卿将《天水关》中的诸葛亮唱红,把越调剧种的男演女变成了女演男,这是越调剧种的又一次革命。

同年,第二代越调皇后、12岁的毛爱莲将《火焚绣楼》中的洪美荣唱响。其声腔细腻而清脆,吐字清晰而准确,口齿伶俐,字正腔圆,音色饱满,委婉幽雅,耐人寻味。尤其是鼻共鸣音的运用,更有独道之处。其表演细腻而又端庄大方,善演大家闺秀,刻画人物逼真。上路越调的两个重要流派——“豪放派”“婉约派”于此诞生。(当时并无流派名,名字是本文作者后来提出的,已为大家接受。)

抗战时,她削辫子剃光头,宁肯挨饿也不给日寇和汉奸演戏

这个时期也出现不少优秀男演员,如张勋、徐永德、李明玉、叶青林、孙书德、李自杰等,但终不能与女演员平分秋色。越调剧种男演员的一统天下变成了少半个天下。

民国时期,许昌地域内出现的越调班社越来越多。

民国六年(1917),杨小凤、盛文英夫妻办文凤班,后毛爱莲在此学戏。一次文凤班与梆子戏班对戏,越调戏迷到梆子戏场高喊:“那边脱光脊梁唱戏哩!”于是人群涌了过去。由此落下民谣:“大油梆好腔,二油梆好箱,对不过杨小凤光脊梁。”

民国九年(1920)襄城县王嘟噜出资办班,戏班演到漯河、襄樊、汉口等地。同年,叶县彭克俭出资供窝班,收徒三十余人,杨小凤参演声势大振。

民国十六年(1927),襄城县成立下路调越调班石行戏,由石行同业公会供戏,每个石行捐石磨一盘,并添戏箱。主要演员有孙书德、刘秀荣、李明玉等。

抗战时,她削辫子剃光头,宁肯挨饿也不给日寇和汉奸演戏

同年,许昌县张潘乡的张三余、张书监组建窝班,申凤梅于此学艺。同年,鄢陵刘庄组班,到外县、乡演出。同年,襄城县张勋、赵小梅,长葛刘莲蓬到许昌组班。

民国三十一年(1942),毛爱莲任班主组建戏班,申凤梅曾参与演出。四年后戏班正式命名为“兴爱剧社”,唱红河南。此外,年代不详的尚有:长葛同乐社,由工商界所办,著名演员刘莲蓬、张桂兰曾为该班主演。石固镇牛永班。鄢陵坡冯村班。禹县灶爷店班、方岗班、瓦店班、刘沟班、范坡班、顺店班、柳河班。30年代,申凤梅、张桂兰曾到禹县衙门及马车场班、灶爷店班演出,襄城县女演员老闺女曾经参与。

京剧在民国时期甚为活跃。民国十七年(1928),许昌商行王相臣和京戏班主黄民路合资兴建“华顺舞台”。山东曹县黄庆录、白牡丹京戏班,马宏良、马严良、张菊隐京戏班来许昌演出。民国二十八年(1939),李喜胜与江碧华又组建二簧京戏班,主要演员有黄凤麟、陈月升、李少峰、董俊岭等。

河南曲剧在民国时期勃发。

民国十七年(1928),临汝县张久长的大调曲子戏班流入许昌,以地摊演唱,剧目有《祭塔》《劝酒》《柜中缘》等。


民国十九年(1930),由胡定、刘宝才组建的曲子戏班常在漯河、叶县一带演出,鲁山城关赵生、孔继增也组建曲子戏班,活跃在鲁山、宝丰等地。

民国二十二年(1933),禹县李金波由越调改唱曲子戏,他博学众长,成为河南有名的曲剧演员。

抗战时,她削辫子剃光头,宁肯挨饿也不给日寇和汉奸演戏

民国二十八年(1939),洛阳来的曲子演员王国正在许昌兴办曲子戏班,招收学员二十多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张照飞、张其云在许昌开设“聚乐轩茶社”,常邀坠子书演员赵延祥(绰号“黄马褂”)进茶社演出,后改为曲子戏班,这是今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曲剧展演部的前身。

临颍、襄城、西华县七里仓的罗戏班于民国五年达于鼎盛,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民国三十三年(1944),鄢陵县张桥大王庄成立罗戏窝班。

在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戏班的艺人们为抗日救亡积极参加义演募捐。

陈素真、赵义庭、田岫玲于1940年参加“洛阳各界新春募捐游艺会”,主演《涤耻血》《克敌荣归》。

阎立品削去辫子剃成光头,女扮男装流落到偏远农村,宁肯忍饥挨饿也不给日寇和汉奸演戏。

李金波、白永玲组建“抗建曲剧团”,在禹县演出由白永玲、任清芝编写的时装戏《长台关》。

抗战时,她削辫子剃光头,宁肯挨饿也不给日寇和汉奸演戏

李珍荣在许昌二油梆演出由朱又廉编写的《爱国鸳鸯》,此为许昌最早的现代戏。

抗日战争胜利后,许昌、鄢陵、禹县等戏班公演三天庆祝,同时慰劳抗战有功将士。

1948年12月,许昌解放,人民政府成立,一些班社剧团由政府接管,流散艺人纷纷返回班社。有的则重新组织班社剧团,如禹县农民银行行长方立峰等支持,由李金波、白永玲、贾治国等成立了“禹县农民剧团”,首次演出《双官诰》剧目。一些班社剧团也纷纷改换名字:大油梆改为“新许剧团”;二油梆改为“大众剧团”;二簧戏班改为“红光京剧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四纵队十一旅在鄢陵县接管了国民党部队的“娃娃剧团”二十余人,正式成立了“燎原文工团”戏剧队,演唱河南梆子。

民国时期,因古戏楼无法满足观众看戏要求,出现了流动舞台和草棚戏园。流动舞台用木柱、木板搭制,台面由13块板组成,制作简单,装拆方便。草棚戏园为竹木结构,芦席棚顶。舞台比较宽大且有副台。观众席中间设木凳供坐,两侧供站,共可容纳千余人。门前购竹签入场,短签(不对号)为坐,长签为站。许昌城内先后建起华顺舞台、新许戏园、聚英戏园、大众剧园等。

清朝及民国时期许昌戏曲的兴盛,为其在新中国成立后推向高潮奠定了基础。

(全文完)

抗战时,她削辫子剃光头,宁肯挨饿也不给日寇和汉奸演戏

【作者简介】马炎心,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历任中共许昌市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许昌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局长、中共许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等职。系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编写、整理各类剧目近20部,多部参加省级以上赛事并获多项大奖。独自或与人合作出版戏剧、文学和历史研究专著多部,在省内外具有广泛影响。

贾凤翔,曾获河南省高等院校毕业统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全省第一名,进修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现为许昌市老干部大学文学教师。在小说、散文、戏剧、影视、曲艺、诗歌、文艺评论、历史研究、书法、音乐、摄影、演讲、表演诸领域均曾在国家级、省级发表作品或获奖。出书三十余本。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名列《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博客被新浪总部评为全球十大新锐之一。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公众平台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美女图片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