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渤海黑牛【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6|点击次数:

渤海黑牛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原产于山东省滨州市,中心产区包括无棣县、沾化县、阳信县和滨城区,在山东省的东营、德州、潍坊三市和河北沧州市也有分布。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滨州市位于山东省中北部,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渐次过渡到渤海湾。以小清河为界,南部属泰沂山区,总体地势平缓,海拔8~800m;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低平,海拔1~20m。年平均气温13.1℃,7月高温季节26℃左右,1月低温季节-4℃左右;无霜期185~194天。年降水量579~633mm,70%的降水集中在6~9月份,属温带东亚季风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土壤主要有褐土、潮土和盐土,也有少数砂姜黑土和风沙土,面积很小。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棉花等,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历史上蒙古草原游牧民族曾多次南迁至滨州地区,加之当地人民有偏爱黑色牛,渤海黑牛极有可能是蒙古牛中的黑色牛与当地牛杂交,经长期选育形成。产区靠近齐国古都临淄,春秋时期的卫国人宁戚曾长期任齐国大司田,著有《相牛经》,是我国最早的畜牧专著,说明当地很早就重视牛的选育,并积累了丰富经验。滨州市多数地区地势低洼,尤其是沿海红黏土区,耕作、运输均需力大耐劳的牛,群众喜选重心低、挽力大、耐力好的牛,逐渐形成了该品种“抓地虎”的特性。历史上,产区有往天津、青岛等地出售肥育膘牛的习惯,群众对牛产肉性能的选育也较重视。在当地地理、气候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下,经过群众长期的选优去劣和精心饲养管理,逐渐形成了目前的渤海黑牛。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近20年来渤海黑牛的存栏量逐渐下降,1987年为5.65万头,1999年降至4.5万头,2001年降至2.5万头。2006年主产区存栏渤海黑牛2.213万头,其中公牛1530头、母牛2.06万头。 由于饲养管理条件的改善和多年的育种工作,与20世纪80年代比较,渤海黑牛的体尺、体重有所提高。在产肉性能方面,《中国牛品种志》中渤海黑牛公牛的屠宰率为53.0%、阉牛为50.1%,2002年测定结果与1982年基本一致。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渤海黑牛体质结实,结构紧凑。低身广躯,呈长方形,后躯较发达。被毛呈黑色或黑褐色,但腹下允许有少量白毛,蹄、角、鼻镜多为黑色。头矩形,头颈长度基本相等。角轻小,多龙门角。胸宽深,背腰长宽、平直,尻部较宽、略呈方尻。四肢开阔,肢势端正有力,蹄质细致坚实。公牛额平直,眼大有神,颈短厚,肩峰明显;母牛清秀,面长额平,四肢坚实,乳房呈黑色。

2.体重和体尺渤海黑牛成年牛体重和体尺见表1。

(二)生产性能

1.产肉性能渤海黑牛初生重公犊(24.7±0.8)kg,母犊(24.4±4.3)kg。未经肥育情况下,公牛、阉牛屠宰率53.0%,净肉率44.7%,胴体产肉率82.8%,眼肌面积79.9cm2,肉骨比5.1。在良好饲养条件下,公牛24月龄体重可达350kg。14~18月龄公牛、阉牛在中等营养水平下短期育肥,平均日增重达1kg左右。滨州市畜牧兽医局2002年对6头未经育肥公牛进行了屠宰测定,结果见表2。

2.役用性能特定土壤条件下渤海黑牛日耕耙工作量可达6亩,在载重量相当于自身体重1.14-1.45倍的情况下,5km挽速平均为5.4km/h,lOkm挽速平均为5.2~5.4km/h。

3.繁殖性能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渤海黑牛性成熟年龄公牛为9~10月龄,母牛为8~10月龄。母牛适配年龄1.5岁,发情周期(20.0±6.0)天,妊娠期(278.9±5.7)天;产后首次发情期平均为83.0天。母牛常年发情,以7~8月份配种、5~6月份产犊较多。常见一年一胎或三年两胎,繁殖利用年限8~9年。公牛适配年龄1.5~2岁,利用年限5-7年,一次射精量5.47mL。

四、饲养管理

无棣、沾化两县的滨海草地较多,采用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饲养方式,全年有接近一半的时间放牧;其他县(区)则以舍饲为主。放牧期仅晚间补以饲草,舍饲期饲草主要有青干草、玉米秸秆、麦糠等,铡短调制为花草饲喂。农闲时补少量精料或不喂精饲料,农忙时每天每头饲喂1~2kg精饲料。犊牛在哺乳期一般自由采食成牛草料或跟随成牛放牧,很少早期补饲,多在6月龄前后断奶。本品种繁殖以本交为主,杂交利用则采用人工授精。

五、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采取保种场和基因库保护。2000年滨州市启动渤海黑牛基因保护工程,组建了渤海黑牛核心群。2002年在核心群的基础上建立了渤海黑牛原种场,开展了渤海黑牛冻精和冻胚生产技术研究,已生产渤海黑牛细管冻精5000支,冻胚数百枚。2002年以来开展了渤海黑牛品种登记,由山东省渤海黑牛原种场负责建立并实施。渤海黑牛1988年收录于《中国牛品种志》,2000年列入《国家畜禽品种保护名录》,2006年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六、品种评价

渤海黑牛是我国少有的黑毛色地方良种牛资源,商品肉牛在香港市场颇受欢迎,并以被毛、蹄、角、鼻镜全黑而被誉为“黑金刚”,适当引入外血,加以系统选育,有望培育为有特色的地方肉用品种。目前种群数量仅2万余头,应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本品种选育,改进饲养方式,强化产业化经营,以利于品种发展。在非保种区可以选用安格斯牛、黑毛和牛、黑利木赞牛等黑毛色品种牛开展杂交利用,开发特色优质牛肉产品。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