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提高母牛繁殖率的措施【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6|点击次数:

提高母牛繁殖率的措施

提高母牛繁殖率的措施【库百科养殖网】

赵长生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兽药饲料监察所 130700)

近年来,我国基层母牛数量减少,导致存栏数减少,制约了养牛产业的发展。在标准化规模牛场中,提高母牛繁殖率显得十分重要。

1 完善养殖档案,保证母牛比例

标准化规模牛场要有详实的生产记录,这既是国家要求,也是生产管理必须的条件。记录好能繁殖母牛的系谱、年龄、产次、初生重、遗传特性、产后疾病以及配种日期等信息能够为今后的饲养管理提供依据,便于日常管理和淘汰生产性能差的母牛,保证基础母牛的质量。一般情况下,牛场应该提高3~9岁母牛的比例,因为此阶段的母牛繁殖能力较强,在一般发达国家比例在50%以上,较高的能繁母牛比例是扩大养殖规模的基础。

2 提高粗饲料质量,优化饲料配方

牛是反刍动物,粗饲料的质量至关重要,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种植或购买一些紫花苜蓿或羊草,条件较差的也要制作一些青贮玉米秸秆或黄贮秸秆,以保证粗饲料中的维生素的含量,提高粗饲料的适口性。母牛繁殖需要均衡的营养,精料补充料要能够补充充足的蛋白质、矿物质元素、维生素等。母牛缺少胡萝卜素能引起流产、胎衣不下和犊牛弱小,缺少锰、锌、碘能引起母牛发情延迟和减退,缺少钙和维生素D容易引起产后瘫痪,所以养殖场一定要根据当地饲草料情况合理的搭配饲料配方,保证母牛生长繁殖的需求。

3 强化饲养管理,提升母牛体质

在饲养管理中,空怀期的母牛应该保持适当的膘情,过肥或者过瘦都影响母牛发情和排卵。妊娠期和围产期应该设立单独的圈舍,放牧时不要驱赶,防止惊吓和相互顶撞。同时,杜绝采食冰冻、发霉的饲料和冰碴水,避免由于人为原因造成流产。妊娠期的母牛要保证适当运动和接受充足的阳光,可每天在运动场运动2~3小时,预防产后胎衣不下和产后瘫痪。在产前3星期开始,每天给母牛补充1 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E有助于减少胎衣滞留,保证乳房的健康,以提高母牛的体质。

4 做好发情鉴定,适时人工授精

一头母牛错过一个发情期就浪费20天左右的饲料,(www.613935.com)若养殖户疏忽则损失更加严重,所以繁殖改良人员一定要做好发情鉴定。发情时母牛性情狂躁不安、阵叫,阴唇红肿、胀大,从阴门内流出透明条状液体。排卵一般在发生在发情结束后10~15小时,所以输精时间要尽量控制在排卵前12小时以内,最迟不要超过排卵后4~6小时。配种结束后要做好记录,预防遗传性疾病。新购进的冷冻精液一定要进行活力检测,保证精液质量。对长期不发情的母牛要及时进行检查,及早进行药物治疗,对丧失繁殖能力的母牛要及早淘汰。

5 按时妊娠诊断,防止母牛空怀

母牛配种后,不再发情,性情温顺,步态沉稳,食欲增强,膘情好转,多为妊娠表现。妊娠诊断主要是早期进行,一般指配种后20~30天进行妊娠检查。主要包括直肠检查法和巩膜血管诊断法、直肠检查法,在配种30天进行,直肠触摸已妊娠的母牛,子宫角不对称,孕侧子宫角增粗,并有液体波动感。触摸孕侧卵巢,感觉体积变大,黄体明显突出,较硬,而非孕侧卵巢体积变小、无黄体。巩膜血管诊断法,配种后20天,在眼球瞳孔正上方巩膜表面,有明显纵向血管1~2条,细而清晰,呈直线,少数有分枝或弯曲,鲜红色,则可判断为妊娠,其准确性在90%以上。

6 做好产前准备,预防产后疾病

母牛在临产前2~3天应置于产床单独饲养。产舍应该严格消毒,地面应铺以干草、清洁的垫草,并保持安静的环境。临产前要对母牛的外阴部进行清洗、消毒,准备毛巾、刷子、绷带、消毒药等材料,做好接产准备。分娩结束后要加强对母牛的管理,可以用红糖和益母草煮水,益母草250克,加水1 500克,煎成水剂后,加红糖1千克和水8千克,饮用温度40℃左右,提高母牛产后体质。同时可补喂优质的干草和胡萝卜等块茎饲料,促进母牛身体恢复。发现母牛出现难产症状要及时进行辅助,夏季超过15小时,冬季超过24小时胎衣不下,就应该进行人工剥离,剥离时要净、快、轻,避免产后感染。有可能出现子宫炎症的母牛可以用生理盐水或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冲洗,并用土霉素4~5克或金霉素2~3克,溶于500毫升生理盐水中,一次灌入子宫内,隔天一次,直到胎衣排出,阴道分泌物清亮为止,同时可以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抗生素防止感染。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