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规模奶牛场综合增产配套技术【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规模奶牛场综合增产配套技术

1 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近年来,全国各地奶产业发展迅猛,各地农牧部门为了提高奶牛场的产奶量,不同地区根据各地的奶牛质量提出了6吨、7吨、8吨奶工程。规模奶牛场应该与当地农牧部门联系,积极参与到奶牛场综合增产的项目中,严格按照农牧部门制定的项目要求实施,达到增产的目的。如果农牧部门没有此项工程,规模奶牛场可以聘请当地农牧部门以及奶牛专家制定适合自己牛场的长期增产规划。

2 建立合理的奶牛群体结构。规模奶牛场的合理结构为,成母牛60%。成母牛指初产以后的牛,在成母牛群中,1~2胎母牛占母牛群总数的40%,3~5胎母牛占牛群总数的40%,6胎以上占20%,老弱病残牛应淘汰,规模奶牛场淘汰率可达20%~25%,以保持牛群高产稳产。青年牛指18~28月龄的牛,即初配到初产的牛,应占整个牛群的13%。大育成牛指12~18月龄的牛,即12月龄到初配的牛,应占整个牛群的9%。小育成牛指6~12月龄的牛,应占整个牛群的9%。犊牛指出生至6月龄的牛,对于出生的母犊牛要根据其父母代生产性能和本身的体型外貌进行选留,作为后备母牛进行培育,其他犊牛要尽快销售,留作后备母牛的犊牛应占整个牛群的9%。

养殖规模超过1000头的奶牛场,要建立自己的核心群,因为核心群是带动全群发展的核心,是指导后备牛选留标准的重要依据。从牛场成母牛中选择遗传性能和生产性能优良的30%的牛组成本牛场的核心牛群。核心群中在不同年龄胎次中的比例为1~2胎占60%,3~5胎占25%,6胎以上占15%,核心群牛除因年老和死亡外,一般不淘汰。核心群牛的后代,除个别发育不良的外,全部留养。

3 奶牛品种改良。近几年来,国家推广了荷斯坦能繁母牛实施良种补贴项目,规模奶牛场及园区都可以使用到国家良种补贴项目的冻精,奶牛场在选择冻精时,要查看系谱,通过系谱可以知道所使用的公牛三代内亲缘关系,如果待配母牛是这头公牛的近亲,则应避免使用。另外,养殖户要做好繁殖记录,合理选用冻精,不一定非要选择价格昂贵的进口冻精。

奶牛场要抓好奶牛的发情观察,规范配种、接生等操作,由具备配种资格的技术人员进行配种。奶牛产后40天起及时观察奶牛发情,60天开配,确保奶牛产后100天之内配种成功,杜绝空怀现象。同时做好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等产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高配种率。通过不断优化奶牛个体品质,提高牲畜的个体产量和群体质量,实现数量与质量的双赢。

4 奶牛饲料的配置。要贯彻“以牛为本”的思想,给奶牛提供足量的优质粗饲料,保证奶牛采食优质粗饲料满足自身维持高产的需要。对于一天产20千克牛奶的奶牛来说,喂给15~20千克的青贮饲料,加上3千克的苜蓿,加上2千克的干草,冬季每日再饲喂2~5千克的胡萝卜,这是比较合理的一个粗饲料的配方。宁夏地区由于缺乏优质的青干草,饲草品种主要以青贮玉米为主,日饲喂量要达20~25千克,有条件的规模场可以补充一些豆科牧草,如:苜蓿。夏秋季节刈割一些禾本科牧草饲喂奶牛,冬季可以大量贮存胡萝卜饲喂奶牛。

规模奶牛场在选择农副产品的时候,要因地制宜。比如奶牛场靠近啤酒厂,啤酒糟是奶牛的良好的饲料,一天一头牛饲喂10~15千克左右,能降低一部分蛋白质饲料的用量。又比如北方地区近几年建设了不少果汁厂,果渣就是奶牛的优良粗饲料,每天一头牛饲喂10~20千克果渣可以适当提高产奶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5 TMR(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的推广。TMR技术是根据奶牛在不同生长发育和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按照营养专家设计的日粮配方,用特制的搅拌机对日粮个组进行搅拌、切割、混合和饲喂的一种先进的饲养工艺,这种工艺能够保证奶牛饲料的营养均衡性。可显著提高养殖场的饲养管理和生产水平,节约饲粮、饲料,降低饲料成本,实现增产并改善牛群健康状况,从而改善和提高牛奶的品质。在规模奶牛场推广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www.613935.com)以确保奶牛日粮营养平衡、全价,保证料槽清洁卫生、每天24小时有料,奶牛可自由采食。

6 挤奶技术及挤奶次数。全面推广鱼骨式挤奶台,实行机械挤奶。首先,挤奶前要对奶牛进行健康检查,观察或触摸乳房外表是否有红、肿、热、痛症状或创伤。其次,对乳头进行药浴,选用专用的乳头药浴液,药液作用时间要保持在20~30秒。如果乳房污染特别严重,可先用含消毒水的温水清洗干净,再药浴乳头。第三,挤奶前用毛巾或纸巾将乳头擦干,保证一头牛一条毛巾。第四,挤奶结束后,要迅速进行乳头药浴,停留时间为3~5秒。

关于挤奶次数的问题,各地区、各牛场争议很大。2008年以前,宁夏地区规模奶牛场推行的都是一日3次挤奶技术。三聚氰胺事件后,蒙牛、伊利两大奶业集团,为了提高牛奶品质、提高奶牛福利待遇和降低牛场职工劳动强度,在宁夏各地推行了一日2次挤奶技术,对于一日挤3次奶的牛场拒收牛奶,所以宁夏的规模奶牛场目前都是推广的一日2次挤奶技术。

三次挤奶比两次挤奶牛奶产量多10%~15%。一般来说,日单产20千克以下的,两次挤奶影响不大。若日单产在20千克以上的肯定是三次挤奶好。宁夏境内规模奶牛场日产奶量都超过20千克,推行一日3次挤奶技术刻不容缓。

7 奶牛疾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各规模牛奶场要根据当地情况以及疾病流行情况,针对不同的牛群,制订合理、有效的免疫措施和免疫程序进行防疫,及时进行动物疫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做好口蹄疫、炭疽、衣原体、焦虫等动物疫病的免疫注射工作,保证免疫密度达到100%。为提高奶牛的免疫抗体水平,杜绝各类疫情的发生,要加大规模奶牛场免疫抗体水平的检测,保证免疫抗体水平达到70%以上。实行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制度,凡按国家规定实行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对免疫过的奶牛加挂免疫耳标,并建立免疫档案。

从外引进牛时,一定要取得引进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证明和布氏杆菌、结核病实验室检验阴性结果证明。奶牛在起运前检疫、运输时检疫和到达目的地后检疫,并且到达目的地后要隔离观察15~30天,确定为健康后,方可混养。规模牛场要配合当地畜牧主管部门每年都要对所饲养的奶牛进行“两病”的检疫,做好净化工作,及时淘汰阳性牛。

8 建立、健全规模奶牛场各项管理制度。规模奶牛场的各项制度主要包括:场长职责、门卫职责、职工守则、采购人员职责、财务制度、畜牧技术人员职责、饲养人员职责、饲养人员职责、繁殖配种制度(人工授精员责任制度)、卫生防疫与消毒制度、饲料使用控制措施及制度、环境保护措施及制度、兽药使用控制措施及制度、挤奶厅的环境要求和卫生控制制度等。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提高规模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这些制度不仅要张贴上墙,还必须让场内所有人员熟记于心,落实到行动上去,按制度规定去做,一切制度化。

9 积极参与DHI检测。DHI为“奶牛场牛群改良计划”的英文缩写,也称奶牛记录体系。DHI报告提供了20多项数据信息,主要包括:序号、牛号、分娩日期、泌乳天数、胎次、测定奶量等。

规模奶牛场要积极与农牧部门联系,参与到DHI检测项目中来。参与DHI检测,实质上是规模奶牛场由经验管理、被动管理转变为数据管理、主动管理,由传统管理实现现代管理的一次大变革。它是通过测试奶牛的奶量、乳成分、体细胞数,并收集有关资料,经分析后,形成的反映奶牛场配种、繁殖、饲养、疾病、生产性能等的信息,围绕这些信息可以进行有序、高效的生产管理,亦可为奶牛场饲养管理提供决策依据。通过检测我们可以知道牛群的健康情况。像隐性乳房炎等问题都可以预防;也可预判产奶量,了解繁殖情况。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