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牛莫尼茨绦虫病的病原与诊治【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牛莫尼茨绦虫病的病原与诊治

关向晖 (黑龙江省大庆市畜牧兽医局 163311)

1 病原及生活史

牛绦虫病是由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寄生在牛小肠里引起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在我国常见的莫尼茨绦虫有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后者多寄生于犊牛。两种虫体在外观上相似,均为乳白色,头节小,圆形,上有四个椭圆形吸盘,无钩,无顶突,节片宽而短,成熟节片内有两套生殖器官,每侧一套。卵巢和卵黄腺在节片两侧相互构成菊花状环形。睾丸数百个,分布于整个节片内。子宫成网状,生殖孔各向一侧开口。在节片后缘有节间腺。扩展莫尼茨绦虫的节间腺呈环状,疏松地排列于节片后缘,其两端几乎可达纵排泄管。

贝氏莫尼茨绦虫形态上与扩展莫尼茨绦虫极为相似,但节片较宽,节间腺的排列密集呈短带状,分布于节片后缘的中央部。寄生于小肠内的成虫,其孕卵节片脱落后,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环境中或在牛肠道内被破坏,放出虫卵,每个节片中含1~2万个虫卵。带六钩蚴的虫卵被土壤螨吞食后,在其体内经过发育变为侵袭性的似囊尾蚴。含有似囊尾蚴的土壤螨随同牧草一起被牛吞食而引起感染。似囊尾蚴进入牛肠道发育为成虫,扩展莫尼茨绦虫发育成成虫约需37~40天,贝氏莫尼茨绦虫需50天。

2 致病机理

绦虫长1~5 米,一头牛体内可寄生数十条虫体。虫体聚集的部位常引起肠腔狭窄,影响食糜通过,可引起肠道部分管腔扩张和卡他性炎症。当虫体扭结成团时,可发生肠阻塞、套叠、扭转或破裂。莫尼茨绦虫一昼夜可生长8厘米,这就需要夺取宿主大量营养,影响了幼畜的生长发育。虫体的代谢产物能破坏肠内食糜的养分,加剧病牛营养的丧失。虫体的代谢产物对宿主呈现毒性作用,可使肠管、淋巴结、肠系膜和肾脏等组织器官发生显著的病理变化,出现增生或变性,心内膜出血,心肌变性等。幼畜发育迟缓,抵抗力降低,有时可出现抽搐、回旋运动等神经症状。

3 症状

本病主要侵害45日龄~8月龄的犊牛,成年牛一般为带虫者,症状不明显。犊牛感染后,表现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渴欲增加,发育不良,贫血,腹部疼痛和臌气,还发生下痢。有时便秘,粪便中混有绦虫的孕卵节片。有时虫体聚集成团,病牛发生肠阻塞而死。有的出现神经症状,如痉挛、肌肉抽搐和回旋运动。病牛末期卧地不起,头向后仰,口吐白沫,精神极度萎顿,反应迟钝甚至消失,终至死亡。

4 诊断

本病诊断主要依据在犊牛粪便中可查到绦虫孕卵节片或其碎片,粪检中发现虫卵。孕卵节片呈黄白色,多附着于粪表面。感染初期,莫尼茨绦虫尚未发育成熟,病畜粪便中没有孕卵节片和虫卵,此时可用药物进行诊断性驱虫。尸体剖检时检出虫体也可作为诊断依据。

确诊需要进行粪便的病原检查。检查孕卵节片时(www.613935.com),可用肉眼观察或用水清洗后检查粪便中是否有乳白色节片。必要时可用饱和盐水漂浮法作虫卵检查,其方法是取可疑粪便5~10克,加入10~20倍饱和盐水混匀,通过60目筛网过滤,滤过液静置半小时到1小时,使虫卵充分上浮,用一直径5~10毫米的铁丝圈与液面平行接触,蘸取表面液膜后将液膜抖落在载玻片上,覆以盖玻片即可镜检。对因绦虫尚未成熟而无节片或虫卵排出的患畜,可进行诊断性驱虫,如服药后发现有虫体排出且症状明显好转,也可确诊。

5 防治

预防时应消灭病原及其传播媒介。消灭病原的主要方法是进行预防性驱虫。对当年出生的犊牛在放牧季节都应进行驱虫,最好在成虫前期进行2次驱虫。根据土壤螨怕强光、怕干旱、喜湿的生态特性,实行科学放牧。避免在低洼潮湿的草地上放牧。加强粪便管理,粪便应经生物发酵后才能使用。

对本病治疗的常用药物有以下几种:硫双二氯酚,按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配成悬浮液,一次口服。病牛“灭绦灵”(主要成分为氯硝柳胺),病牛按每千克体重50毫克,配成悬浮液,一次口服。羟溴柳胺,病牛按每千克体重65毫克,一次口服。吡喹酮,犊牛按每千克体重100毫克,一次口服。丙硫苯咪唑,病牛按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一次口服。苯硫咪唑,病牛按每千克体重5毫克,配成悬浮液灌服。1%硫酸铜溶液,犊牛按每千克体重2~3毫克,用药品灌服后给予泻剂硫酸钠,可加速绦虫排出。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