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奶牛乳房炎的病凶及防治方法【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奶牛乳房炎的病凶及防治方法

刘兴旺

(辽宁职业学院,辽宁 铁岭 112099)

奶牛乳房炎是乳腺组织受到病原菌及化学、物理因素刺激而引发的一种炎性疾病。文章综述了奶牛乳房炎的各种病因和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措施。

奶牛乳房炎是乳腺组织受到病原菌及化学、物理因素刺激而引发的一种炎性疾病。以乳房肿大、疼痛、泌乳减少或停止和乳汁变性为特征。是奶牛的常见疾病之一,在生产中的发病率高达40%,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

1 病因

1.1 微生物和病菌因素

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比较复杂,有细菌、真菌、支原体、病毒等80多种,一般情况下,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在临床型乳房炎中占70%以上,其次是化脓性棒状杆菌、坏死杆菌、绿脓杆菌等。各种微生物的感染程度因地区不同而异,环境或体内的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通过乳头管、乳房外伤或血液进入乳房,使乳房受到了感染而引起乳腺发炎[1]。

1.2 饲养管理不当

1.2.1 外界环境因素:如奶牛场环境卫生条件差,牛舍不清洁、不消毒;牛床、运动场潮湿;垫草不及时更换;不及时冲洗、消毒挤奶器;挤奶前不清洗乳房或一块毛巾擦洗很多牛等都会引起奶牛的乳房炎。

1.2.2 榨乳技术:若挤奶员挤奶技术不熟练或操作不规范,会使乳头黏膜上皮损伤;机器挤奶时间过长,负压过高或抽动过速,也会损伤乳头皮肤和黏膜;挤奶前手未洗干净,挤奶机器不配套,清洗乳房的水更换不及时等也是引起本病的诱因。

1.2.3 奶牛饲喂不合理:对于高产奶牛,高能量、高蛋白质的日粮有利于提高产奶量,同时也增加了乳房的负荷,使机体的抵抗力降低,从而引发乳房炎。而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在抗感染中能起重要作用,如补充亚硒酸钠、VE、VA会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2]。

1.3 继发于某些疾病

如胃肠疾病、饲料中毒、生殖器官炎症等疾病毒素的吸收。

2 临床症状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临床型和隐形乳房炎。

2.1 临床型乳房炎

为乳房间质、实质或间质实质组织的炎症。特征为乳量减少、乳汁变性、乳房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温热、疼痛。根据病情长短和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乳房炎。

2.1.1 最急性乳房炎:病情严重,发展迅速。患病乳区肿胀严重,乳头也随之肿胀,皮肤发红或发紫。触摸时感觉乳房发热、疼痛,整个患病乳区质地坚硬如石,挤不出奶,或仅能挤出一两把黄水或淡的血水。患病牛持续发烧,体温升高至41.5~42℃,心率及呼吸增加,精神不振,食欲废绝。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奶牛生命安全,死亡率达10%以上。

2.1.2 急性乳房炎:病情较最急性缓和,患病牛乳区肿胀,皮肤发红,乳房发热、疼痛明显,有硬块、常拒绝检查。产奶量下降,乳汁呈灰白色,内混有凝块、絮状物。奶牛全身症状较轻,精神尚好,体温稍高或正常,食欲减退,如能及时治疗,也可以比较快的痊愈,患病乳区不会遗留形态和机能异常。

2.1.3 亚急性乳房炎:发病缓和,发病乳区病理变化较轻;食欲、体温、脉搏等全身反应都正常;乳汁稍稀薄,颜色基本正常,常见最初几把奶内含絮状物或凝块。体细胞数增多,ρH值偏高。这类乳房炎只要及时治疗便可以痊愈。

2.1.4 慢性乳房炎:由急性转变而来,病程长,反复发生。一般患病乳区临床症状不明显,也不表现全身症状,但产奶量下降,药物反应差,疗效低,头几把乳汁有块状物;患病严重乳牛乳汁放置后能分出乳清和内含脓汁;乳房有大小不等的硬结。由于此病反复发作,可导致乳腺萎缩,乳头变小。

2.2 隐性乳房炎

隐性乳房炎肉眼看不出乳房和乳汁的异常变化,无临床症状表现,但患病牛产奶量减少,奶的品质下降,乳中细菌数、体细胞数增加,ρH7.0以上,呈偏碱性;导电值也发生变化[养殖网:www.novmv.com/]。

3 预防措施

3.1 保持环境卫生

良好的卫生环境是预防乳房炎的关键。因此,要保证牛舍良好的卫生条件,设计合理,畜舍通风良好、背坡向阳;保持牛床清洁,垫草及时更换,粪便及时清理。要定期对牛舍及运动场进行消毒。经常刷拭牛体,尤其是母牛的后躯,保持乳房清洁。做好夏季奶牛防暑降温和冬季的防寒保暖工作,使牛生活在舒适、安静的环境中,减少疾病的发生,进而提高其生产性能。

3.2 严格执行挤奶操作制度

手工挤奶时应采取拳握式,乳头过短可用滑下法,患有乳腺炎的牛要采用人工挤奶,产后15 d以内的牛不适合机械挤奶,否则容易导致乳腺炎的发生。机械挤奶时,要严格执行挤奶操作制度,挤奶前要认真清洗、热敷、按摩乳房,开始挤奶时要认真检查头两把奶,观察乳汁是否正常。机械挤奶前后都要对机械设备进行清洗消毒,并定期进行消毒和维修保养。

3.3 合理配置日粮

根据奶牛的营养需要合理配置,营养要平衡,各阶段精、粗饲料搭配要合理,提供充足的维生素,营养全面供应,在分娩后期为了减轻乳房的膨胀,可以适当控制饮水和多汁饲料的喂量。

3.4 加强对干奶牛乳区的护理

干奶期预防,是乳房炎控制中消除感染最有效的措施,所以,保护好干乳期奶牛的乳房,对预防乳房炎至关重要,停奶时,向乳房内注入长效抗生素类药物;在干奶最初1周内,每天进行1次乳头药浴,药液注入前要清洁乳头,乳头末端不能有感染,能很好的预防乳房炎发生。

3.5 加强围产期奶牛的管理

妊娠母牛在分娩前7~10 d,应每天进行1次乳头药浴,乳房水肿在初产母牛中较多发,遇到这种情况,要控制日粮中食盐的含量,改机械挤奶为人工挤奶[3]。

3.6 加强隐性乳房炎的检测

可以使用CMT诊断,对两个加号以上的隐性乳房炎的奶牛进行隔离治疗。

3.7 及时治疗、淘汰病牛

对于现场观察和使用药品检测出有乳房炎的奶牛进行及时隔离,完全治愈后才能进入挤奶厅进行挤奶。对于久治不愈的病牛要及时淘汰,以免传染给健康奶牛。

4 治疗措施

对乳房炎的治疗越早越好,首先是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病牛舍清洁、干燥、其次减少多汁料和精料饲喂,减轻对乳房的负担。如果是继发病,则应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4.1 药物疗法

4.1.1 乳房内注入药物,是治疗奶牛乳房炎常用、简便、有效的方法。注入药物前、术者手、乳头,均要进行严格消毒,乳房内的乳要挤进,如果有浓汁要挤出,如果浓汁不易挤出,可用2%~3%苏打水使其“水化”再挤。每患畜用青霉素50万U,链霉素0.5 g,溶于50 mL蒸馏水中,再加入0.25%的普鲁卡因溶液10 mL经乳导管注入,2次/d。

4.1.2 肌肉或静脉注射抗生素,主要是用于全身症状明显或急性乳房炎的病牛,可用青霉素350万IU或阿莫西林200万~300万IU,链霉素4 g,1次肌肉注射,每日两次,四环素按每日5~10 mg(kg体重),分两次静脉注射。

4.1.3 静脉注射普鲁卡因液,可用青霉素、链霉素各100万~300万IU,加3%普鲁卡因10~20 mL、生理盐水40~60 mL,进行会阴静脉和外阴动脉注射,效果较好。

4.1.4 慢性乳房炎的治疗,一般采取局部刺激疗法,采用樟脑、鱼石脂软膏或碘甘油,将乳房洗净擦干后涂于患处,效果明显[4]。

4.1.5 中草药疗法,常用的中成药有乳炎消油剂、消炎膏、乳房外用消肿散。中药常用的有蒲公英、瓜蒌、金银花、连翘、木通、香附、陈皮、柴胡、当归、川芎、益母草、桃仁、红花、王不留行、黄芪、甘草等[5]。不管哪一种剂型,都应在中兽医理论指导下,采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牛制宜的原则,选择对奶牛乳房刺激性小、疗效明显的中草药治疗。

4.2 封闭疗法

封闭治疗主要包括乳基封闭和会阴神经封闭两种治疗方法。可以用0.25%~0.5%的普鲁卡因150 mL,进行乳房基部注射,再配合全身注射抗生素进行治疗,以减少发病乳区的疼痛,加强患病乳区乳腺细胞的新陈代谢;也可以同时加入160万U青霉素+100U链霉素进行乳基封闭治疗生[6]。

4.3 按摩疗法

每次挤奶前做15~20 min乳房按摩,浆液性乳房炎自下而上,卡他性乳房炎为了防止炎症的扩散,由上部向下部按摩,在发病后2~3 d,乳房按摩的同时配合热敷,用热毛巾浸以硫酸镁液热敷按摩,促进并改善血液及淋巴液循环,恢复乳腺管道的通透性,促进乳汁及炎症产物快速排出[3]。但纤维素性、出血性、蜂窝炎性乳房炎禁忌按摩。

参考文献

[1] 张俊芳.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云南畜牧兽医杂志,2008(04):35-37.

[2] 刘兴祥.奶牛乳房炎的防治.畜牧兽医科技信,2008(02):55.

[3] 徐国一.鹿占森.李岩东.奶牛乳房炎的防治.养殖顾问,2011(02):87-89.

[4] 李玉鸿. 农区奶牛乳房炎的中西医综合防治.畜禽业,2008(06):62-63.

[5] 魏钊.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畜牧兽医杂志,2008(02):25-26.

[6] 闫凤英.高明.郑巍.奶牛支原体性乳房炎的诊断及防治.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08):62.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