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肉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临床症状以及防控措施【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肉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临床症状以及防控措施

肉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也叫做红眼病,是对肉牛造成严重危害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牛主要特征是眼角膜和结膜出现明显的炎症,同时大量流泪,接着角膜变得浑浊,形成乳白色的浑浊物。尽管该病不是一种致死性传染病,但因会扰乱机体视觉,并对局部产生刺激,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养牛业的经济效益。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肉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临床症状以及防控措施。

1、流行特点

任何年龄和性别的肉牛都对该病具有易感性,其中犊牛比较容易发病。该病可经由牛间头部摩擦和咳嗽、打喷嚏传播,且蝇粪或者某种飞蛾也能够机械传播该病。另外,饲料被病牛的鼻分泌物和眼泪污染后也可能传播该病。另外,病牛治愈后,其鼻分泌物和眼分泌物中依旧在数月内含有病原。一般来说,牛群暴发该病的常见因素之一是引进带菌牛或者病牛。该病主要在湿度较大和气候炎热的夏秋季节容易发生,而其他季节具有相对较低的发病率。牛群只要出现发病,就会快速传播,往往呈地方性流行。对于青年牛群,该病的发生率能够达到60%-90%。

2、临床症状

病牛表现出精神明显萎靡,食欲不振,眼睛大量流泪,眼睑发红且明显肿胀,经常甩头,并将患眼揩树擦桩或者用后蹄扒踢患眼等。发病初期,病牛发生病变的眼睛畏光,大量流泪,眼睑发生肿胀,并伴有疼痛感,角膜周围血管发生充血,瞬膜和结膜明显红肿,或者在角膜上出现灰色或者白色小点,并形成溃疡,引起角膜瘢痕及角膜翳。通常先是一侧眼睛发生病变,接着双眼都发生感染。流眼泪的病牛症状较轻,开始时眼睛发红、羞明,不停流泪,并有大量的黄稠分泌物附着在眼角处,严重时会导致眼睑外翻,存在大量血丝,胬肉增生,眼睑严重肿胀如梨,遮闭眼睛会由于痒痛难受而表现出浮躁,往往会将患眼揩树擦桩或者用后蹄扒踢,长时间之后就会形成溃疡,并有脓性分泌物(眼屎)及血清样液体流出。没有流泪的病牛症状严重,胬肉突出后会不断伸展,先是将白眼(巩膜)完全遮盖,接着会侵害黑睛(角膜),导致角膜严重浸润而发生白膜障,走动时蹄部抬高,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完全失明。

3、实验室诊断

病料采集。在病牛发病初期,使用无菌棉拭子采取鼻液、结膜囊内的分泌物作为病料,添加在肉汤中及时送到实验室检查。同时,将病料制作涂片,用于染色。

染色镜检。病料涂片经过革兰氏染色及姬姆萨染色进行镜检。发现菌体经过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具有荚膜,但无法形成芽孢,且不能够自行运动。

分离培养。在肉汤中使用铂耳接种针蘸取少量病料,于巧克力琼脂平板或者其他适宜的培养基上采取涂布或者划线接种,放在37℃条件下进行24-48 h培养。发现能够长出圆形的灰白色菌落,呈半透明状,表面光滑,边缘整齐。如果将其接种在鲜血琼脂平板上,会出现B溶血。

动物接种试验。取病料标本或者培养物在牛或者小鼠的结膜囊内涂擦,2-3天后就可发现接种动物出现结膜炎。或者取纯培养物给豚鼠或者小鼠进行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注射,经过2-6天就可发现注射处发生坏死,并伴有结膜炎,出现休克。

血清学试验。主要对采取琼脂扩散试验、血清凝集试验、荧光抗体技术以及间接血凝试验等对该病进行诊断和鉴定分离的菌株。

4、防控措施

免疫预防。牛群可试用由多种不同免疫原性牛摩拉氏杆菌菌株制成的多价灭活菌苗,一般犊牛接种菌苗经过4星期就能够产生免疫力。

药物治疗。如果病牛症状较轻,可先对眼睛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接着使用2%-4%硼酸溶液进行冲洗,然后再使用浓度为5000万IU/mL的青霉素溶液进行点眼,每天2次,通常经过3-4天就能够恢复。如果病牛出现角膜混浊或者角膜翳时,不仅要对眼睛用生理盐水或者2%-4%硼酸水每天至少进行2次冲洗以及2次青霉素点眼,还要在上下眼睑用5 mL o.5%氢化可的松、80万IU青霉素皮下注射,每天1次,通常5-7天后即可痊愈。另外,病牛也可在对眼睛进行冲洗和青霉素点眼的前提下,眼结膜下注射2 mL醋酸强的松龙混悬液,间隔3天1次,通常用药1-4次就能够治愈。此外,也可对病牛采取自家血液疗法,即在无菌条件下采取病牛2-4 mL静脉血液,然后将其在上下眼睑进行皮下注射。如果病牛症状严重,还可配合内服中药用于清肝明目退翳,可取10 g甘草、20 g枝子、30 g石决明、20 g尤照草、20 g黄连、15 g木贼草、50 g大黄、20 g桔梗、20 g蝉蜕、20 g黄岑、20 g薄荷、50 g菊花、20 g连翘,加水煎煮后给其灌服,每天1剂,连续使用23天,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也可取20 g甘草、30 g青葙子、30 g密蒙花、30 g蒺藜、30 g煅石决明、30 g木贼、30 g草决明、20 g黄连、30 g龙胆草、30 g黄芩、30 g菊花、20 g蝉蜕,全部研成细末,添加适量开水冲调,接着添加适量凉水调制呈温度适宜的糊状,给病牛一次性灌服,幼牛用药量可适当减量,每天1剂,连续使用3-5剂。

肉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特征

病畜的眼结膜和角膜有明显的炎症,伴有大量的流泪,其后发生角膜混浊或呈乳白色。该病发生范围广泛,虽然不是一种致死性传染病,但由于病畜的局部刺激和视觉扰乱,会对养殖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症状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潜伏期一般为3天~7天,发病初期患眼羞明,流泪,眼睑肿胀,疼痛,其后角膜凸起,角膜周围血管充血,舒张,结膜和瞬膜红肿,或在角膜上发生白色或灰色小点。严重者角膜增厚,并发生溃疡,形成角膜瘢痕及角膜翳。有时发生眼前房积脓或角膜破裂,晶状体可能脱落。多数病例起初一侧眼患病,后为双眼感染。病程一般为20天~30天。病畜一般无全身症状,很少有发热现象,但眼球化脓时往往伴有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沉郁和乳量减少等症状。多数可自然痊愈,但往往招致角膜云翳、角膜白斑和失明。在放牧牛羊时,病畜会因双目失明而行走不便,觅食困难。

特点

易发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牲畜主要有牛、羊、骆驼、鹿等,其中以幼年牲畜发病率较高。该病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同种牲畜头部的相互摩擦和其他的密切接触,或通过咳嗽、打喷嚏而传染,蝇类或某种飞蛾也可机械地传递该病。被病畜的泪和鼻分泌物污染的饲料也可传播该病。在复愈牛的眼和鼻分泌物中,牛摩勒氏杆菌可存在数月。因此,引进病牛或带菌牛,是牛群暴发该病的一个常见原因。

该病一旦发生,传播迅速,多呈地方流行性。青年牛群的发病率可高达60%~80%。刮风、尘土等因素有利于病的传播。诊断牛摩勒氏杆菌病是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主要病原,但需在强烈的太阳紫外光照射下才产生典型的症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可加强牛摩勒氏杆菌病的致病作用。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也是一种多病原的疾病,主要由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引起。

防治

①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对牲畜栏舍坚持日日清扫,保持栏舍和牲畜的干燥卫生,并坚持定期消毒,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杀灭或消除病原体,消灭疫病源头。

②当发现有发病牲畜时,应立即隔离病畜,早期治疗。彻底清除栏舍内的牲畜粪便,清扫出来的牲畜粪便,要根据病原体的性质,进行堆沤发酵,掩埋,焚烧或用其他药物处理。清扫后的栏舍地面还需要喷洒化学消毒药或用其他方法,将残留 的病原体彻底消灭干净。

③病畜可用2%~4%硼酸水洗眼,拭干后再用3%~5%弱蛋白银溶液滴入结合膜囊,每日2次~3次。也可滴入青霉素溶液(每毫升含5000单位),或涂四环素眼膏。如有角膜混浊或角膜云翳时,可涂1%~2%黄降贡软膏。

④夏秋季节要注意灭蝇,避免阳光强烈刺激。

⑤该病在牧区流行时,应划定疫区,禁止牛羊等牲畜在疫区出入流动。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