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肉牛伊氏锥虫病的发病原因 肉牛伊氏锥虫病的防治措施【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肉牛伊氏锥虫病的发病原因 肉牛伊氏锥虫病的防治措施

肉牛伊氏锥虫病是一种原虫病,也叫做肿脚病、苏拉病,是由于血液内寄生有伊氏锥虫而导致。该病往往呈慢性经过,病牛临床上主要特征是出现间歇性发热,反复若干次就会导致机体发生贫血、浮肿,体质消瘦,以及出现一系列神经症状等。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有效治疗,通常在几天或者几星期内发生死亡。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肉牛伊氏锥虫病的发病原因 肉牛伊氏锥虫病的防治措施。

1、病原特性

伊氏锥虫一般呈单态型,但在某些情况下会呈现多态性,大部分虫体呈细长型,且呈柳叶状略微卷曲。虫体长度为14~33μm,宽度为1.5-2.2μm,且前端较尖,后端钝圆,并从生发体生长出一个游离鞭毛,呈螺旋式沿着虫体表面向前不断延伸,并通过膜连接到虫体。鞭毛远端呈游离状,且游离部分长度在6μm左右。在虫体运动时,鞭毛会不停旋转,从而使膜也随之呈现波动,因此也叫做波动膜。虫体中央存在一个椭圆形的核,也可称为主核,后端存在呈小点状的动基体,且与虫体后端之间具有1.5μm左右的距离。胞浆内存在染色质颗粒或者少量空泡,核的前端往往为核的染色质颗粒。血片进行姬姆萨染色后,虫体的动基体和核会被染成深红紫色,鞭毛被染成红色,波动膜被染成粉红色,而原生质被染成淡天蓝色。寄生有虫体的红细胞往往呈粉红色或者鲜红色,略微带有黄色。

2、发病机理

肉牛出现发病的直接因素一般是采食污染有虫体的饲料或者杂草。伊氏锥虫主要在病牛的血液和造血器官内寄生。该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由于虫体的适应能力较强,在潜伏初期就会快速适应内部器官环境,还能够快速增强其抵抗外部环境的能力,从而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在潜伏期无法杀死虫体。病程中后期,虫体开始快速繁殖,此时使用普通的药物已经无法完全杀死伊氏锥虫,同时部分死亡的虫体又无法直接分解被排到体外,而是在死亡后会分解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危害机体的造血红细胞,进而使组织红细胞被破坏,最终引起肉牛出现发病。

另外,当寄生在血液内的虫体进行快速增殖时,会生成大量的有毒代谢产物,先是损伤机体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体温明显升高,并出现运动障碍。由于损伤造血器官,导致机体发生贫血,同时红细胞发生溶解,从而出现贫血、黄疸等症状。病牛发生急性感染时,会在数星期到数月内发生死亡,而发生慢性感染时,往往能够生存数年之久。

3、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病牛体温呈现典型的间歇热,即初期体温明显升高,达到40~41.5℃,经过2~3天恢复到正常水平,然后体温再次升高,不断反复。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机体逐渐消瘦,被毛干枯,皮肤表面粗糙并存在鳞屑,呼吸困难;眼睑发生浮肿,两眼羞明并大量流泪.眼结膜先是发生充血,之后发生黄染或者呈苍白色,并存在瘀血,结膜、瞬膜存在出血点或者出血斑,并流出脓性分泌物。部分病牛的四肢无力,运步失调,举步艰难,行走不稳,排尿量减少,体表淋巴结发生肿大。有些病牛的胸部和四肢下部发生水肿。耳尖、四肢关节以及尾尖皮肤发生龟裂,有血样或者黄色液体流出。

病死牛尸体消瘦,皮肤和可视黏膜发生黄染。皮下往往发生水肿,呈黄色胶胨样,尤其是腹部和四肢皮下组织发生明显胶胨样水肿。体表淋巴结发生肿大,切面呈髓样浸润,血液稀薄,血凝不全。胸、腹腔积聚过多的浆液性液体,胸、腹膜上存在出血点,肌肉湿润变得浑浊;心脏明显肥大,心肌发生变性,质地柔软且脆弱,心外膜及心包存在出血点;肝脏发生肿大,表明粗糙,比较浑浊,质地较脆;脾脏发生肿大,表面存在出血点;肾脏发生肿大且比较浑浊,表面也存在出血点;皱胃和网胃黏膜发生点状出血。

4、防治措施

药物防治。该病通常在每年的6~9月份发生,可适时使用锥灭定、安锥赛预防盐来预防发病。肉牛使用安锥赛预防盐进行预防时,要根据体重的大小来确定用量,一般体重小于200 kg的可在颈侧中央皮下注射10 mL;体重在200~350 kg肉牛的用量为15 mL体重超过350 kg肉牛的用量为20 ml_。肉牛使用锥灭定进行预防时,可按体重使用0.5~1.O mg/kg,经过稀释后进行深部肌肉注射。对于已经发病的肉牛,要立即进行隔离,并使用贝尼尔(血虫净)治疗,一般按体重使用4 mg/kg,添加适量注射用水配制成10%溶液后用于肌肉注射,并配合静脉注射大约1000 mL5%葡萄糖生理盐水、20 mL 10%安钠咖。如果病牛症状严重,可重复用药2-3次。另外,可取30g泽泻,100g马鞭草,100g锦鸡儿,50g田皂角,100g淡竹叶,30g贯仲,60g生地黄,80g黄荆子,60g茯苓,50g苦参,50g黄柏,100g白花蛇舌草,50g黄芩,50g茵陈,50g当归,60g南瓜子,50g鱼腥草,100g虎杖,35g白术,50g车前草,50g厚朴,50g苍术,40g瞿麦,50g龙胆草,50g半边莲,50g薏苡,1 50g白英,30g篇蓄,加水煎煮后取药液给病牛灌服,每天1剂,连续使用5剂。同时,注意配合喷药,杀死吸血昆虫,防止传播该病。

预防措施。养牛户要定期对牛群进行全面检查,取血样标本进行检测,以及时发现感染该病的肉牛,从而立即进行隔离,防止易感牛群感染该病,避免暴发该病。对于从外地引进的动物以及各种畜产品都要经过相关部门的严格检疫。

伊氏锥虫病原

伊氏锥虫属于锥虫科锥虫亚属。虫体细长,呈卷曲的柳叶状,长度一般为15~34微米,宽1.5~2.5微米,平均25微米×2微米。前端尖,后端钝,中央有一较大的椭圆形核,后端有一点状的动基体。动基体也叫运动核,由位于前的生毛体和后方的副基体组成,鞭毛由生毛体长出。鞭毛与虫体之间有薄膜相连,虫体运动时鞭毛旋转,此膜也随着波动,故称波动膜。一般以姬姆萨染色效果较好,核和动基体呈深红色,鞭毛呈红色,波动膜呈粉红色,原生质呈淡天蓝色。伊氏锥虫的繁殖在宿主体内进行,一般沿体轴做纵分裂,由1个分裂为2个。伊氏锥虫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很弱。在干燥、日光直射时很快死亡,消毒药液或常水能使虫体立即崩解,50℃5分钟死亡。

临床症状

伊氏锥虫病潜伏期为4~11天。

急性病例多为不典型的稽留热(多在40℃以上)或弛张热。发热期间,呼吸急促,脉搏增数,血像、尿液、精神、食欲、体质等均有明显新变化。一般在发热初期血中可检出锥虫,急性病例血中锥虫检出率与体温升高比较一致,而且有虫期长,慢性病例不规律,常见体躯下部浮肿。后期病马高度消瘦,心机能衰竭,常出现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为步态不稳,后躯麻痹等。骡对本病的抵抗力比马稍强,驴则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多为慢性,即使体内带虫也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且常可自愈。

病理变化

尸体消瘦,黏膜呈黄白色。皮下及浆膜胶样浸润,全身性水肿、出血、淋巴结、脾、肝、肾、心等均肿大,有出血点。在血液中可检出吞铁细胞。

防治

在疫区及早发现病畜和带虫动物,进行隔离治疗,控制传染源,同时定期喷洒杀虫药,尽量消灭吸血昆虫,对控制疫情发展有一定效果。必要时可进行药物预防。

治疗本病的药物有:萘磺苯酰脲、喹嘧胺、三氮脒、氯化氮胺菲啶盐酸盐。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