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肉牛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症状、鉴别诊断及防控【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肉牛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症状、鉴别诊断及防控

摘要:肉牛巴氏杆菌病也叫做出血性败血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是由于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而导致,牛以及其他家畜和家禽都能够感染发病。病牛主要特征是往往突然出现高热、急性胃肠炎、肺炎,以及皮下组织水肿和内脏器官存在广泛性出血。如果没有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就会严重危害肉牛养殖业发展。

1病原及流行特点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引起该病的病原,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呈短杆状或者球杆状,两端钝圆,生有荚膜,但没有鞭毛。经过美蓝染色或者瑞氏染色,菌体出现两极浓染。接种在血液琼脂培养基上,能够长出水滴状的小菌落,且不会出现溶血现象;接种在麦康凯培养基上,无法长出菌落,无法分解乳糖,从而能够与溶血性巴氏杆菌进行区分。该菌具有较弱的抵抗力,普通的消毒药都能够使其灭活,在阳光下直射10min,或者在60℃作用10min,都能够使其灭活。

家畜中通常是牛、猪、绵羊、兔比较容易出现发病,另外山羊、驴、马、骆驼、鹿、猫、犬以及水貂等也能够感染发病。在禽类中,主要是鸡、鸭以及火鸡具有最高的易感性,鹅、鸽相对较弱。通常情况下,不同畜禽种间基本不会相互传染。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牛及其产生的分泌物、排泄物,还有携带病菌的牛只。该病主要通过两个方式造成感染,一种是病牛经由消化道、汗液排出能够产生强力毒素的病菌,并会污染饲料、水源以及饲养环境,由此导致同舍其他肉牛发生感染。另一种方式是经由呼吸道以飞溅的唾液造成感染,还可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病菌。该病通常是犊牛容易发生,主要是2~4月龄期间非常容易发生,而成年牛通常呈散发。该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主要在气候发生剧变,冷热交替,过于潮湿、闷热以及多雨的季节比较容易发生。

2.临床症状

病牛的主要症状是停止采食和反刍,精神沉郁,黏膜快速发生出血。根据其他症状,还分成水肿型、急性败血型、肺炎型三种类型。

水肿型:病牛不仅会具有以上普遍症状,还会发生水肿。通常是头部、颈部发生水肿,且会出现炎症反应,加之咽喉部发生该变化而引起呼吸困难。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治疗,会快速扩散至舌头、附近器官以及前胸。病牛还会出现喘气,严重呼吸困难,甚至不能够自行站立,最终往往由于呼吸不畅而发生死亡。

急性败血型:病牛体温相对较高,精神沉郁,停止采食,对外界的反应迟钝,眼睛发生充血,反刍停止,且由于腹部极其疼痛而很难自行站立,粪便出现异样,通常排出不成形的稀粪,还有血液,并散发非常臭的味道。同时,病牛心跳加速,往往没有及时采取治疗就会发生死亡。

肺炎型:病牛是肺部存在积水,使呼吸受到压迫,眼睛充血,肺部伴有疼痛感,体温明显升高,流涎液混杂脓液,持续干咳,也是该病最常见的类型。病牛由于肺部不畅而使其感到疼痛,刺激泪腺,促使眼部神经发生收缩,粪便出现异常。

3鉴别诊断

炭疽:牛巴氏杆菌病主要是导致浆液性水肿,而炭疽主要是导致出血性水肿。另外,炭疽会导致病猪脾脏发生明显肿大,尸僵及血液凝固不全,而巴氏杆菌病则不会导致脾脏发生变化,尸僵及血液凝固完全。

气肿疽:牛气肿疽引起的肿胀主要是在肌肉丰满的腰、臀、臂以及股处,且用手按压之发出捻发音,切开后能够看到气泡,并散发酸败臭味;巴氏杆菌病通常是导致头部、咽喉部、颈部以及胸部出现水肿,且按压肿胀出不会发出声音,切开存在胶胨样浸润,不会散发臭味。

4防控措施

药物治疗:牛场有肉牛发生该病时,要立即对病牛进行隔离,并对其污染的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并采取有效治疗。一般来说,巴氏杆菌菌株对链霉素和青霉素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治疗该病主要是选择使用这两种西药,同时配合使用适量的中草药,治愈率较高。对于患有水肿型的病牛,可静脉滴注640万IU青霉素和500万IU链霉素,同时肌肉注射30mL 30%的安乃近,连续使用3天,当其症状有所减轻,体温降低,且肿胀变小后,可取海金沙、黄芩、射干、苦参、银花、麦冬各30g,加水煎煮后灌服,每天1剂,连续使用3天,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如果病牛症状严重,可皮下注射适量的患牛血清,通常成牛用量为60~100mL,犊牛用量为30~50mL,同时配合静脉注射由适量0.5%的葡萄糖以及四环素(按每千克体重使用50~100mL)组成的注射液,每天2次,治疗效果明显。另外,病牛还可按每千克体重分别肌肉注射3~5mg 2%氧氟沙星针剂、2~4mg复方庆大霉素针剂,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当病牛恢复正常采食后,则可取60g苦参,20g甘草,海金沙、山豆根、银花、麦冬、射干各30g,加水煎煮后内服,每天1次,连续使用4天,基本能够痊愈。

计划免疫: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是适时接种疫苗,尤其是经常发生该病的地区,通常每年都要进行牛出血性败血症氢氧化铝菌苗免疫注射,通常是体重小于100kg的牛只皮下注射4mL,体重在100~200kg的牛只皮下注射10mL,体重超过250kg的牛只皮下注射15mL。如果牛群没有定期进行免疫预防,通常每间隔3~5年就会暴发1次该病。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