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牛、马骨软症的鉴别诊断和防治方法【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牛、马骨软症的鉴别诊断和防治方法

1发病原因

当供应的饲草饲料中所含的钙、磷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如钙多磷少或磷多钙少,均能造成机体钙、磷的不足,最终逐渐将骨中的钙、磷调出,造成骨骼中的钙、磷不足而发生骨软症。

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磷(尤其是钙)的肠道(十二指肠)吸收和在骨中的沉着。如持久舍饲不见阳光或连阴数月少被日光照射,均能导致维生素D的缺乏。即使钙、磷供应充足,也能导致发生骨软症。

当胃有卡他或炎症时,分泌的盐酸减少,或乳糖摄入量减少,都影响十二指肠的pH值,使之对钙、磷吸收的减少。

气候对该病也有重要的影响。因土壤中的钙在被作物须根末端所分泌的有机酸(如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葡萄糖酸等)溶解后才能被吸收。如遇到中雨、大雨或连绵雨和溃涝,则会由于有机酸被冲淡(包括已溶解的钙)向土壤深层渗透(在土壤深处形成砂疆),严重影响农作物对钙的吸收,而这些作物秸秆正是次年的饲草,所以次年会产生以缺乏钙为主的骨软症。反之,磷在土壤中的存在比较少,如果土壤中的有机磷含量在lOmg/kg左右(正常应为35mg/kg),有的地块含磷量等于零。与钙的吸收相反,有机磷必须有水溶解后才能被吸收。如果农作物生长在久旱的情况下,就很难吸收土壤中本就缺乏的磷,因而在久旱的次年必然会发生以缺磷为主的骨软症。在骨软症呈现流行性状态时,为分辨是缺钙或缺磷为主,把当地的气象状况加以分析考虑,对诊断是非常有益的。

单胃草食动物采食草酸含量较多的饲草(如萝卜叶、大黄叶、羊酸模、酸模、肉叶刺茎藜等),因为机体内不能燃烧的草酸将与钙相结合,形成草酸钙而不被肠道吸收即排出体外,即使每天有适量的钙补充也能发病。

蛋白质饲料是家畜不可缺少的,但如给量过多,其酸性分解产物(硫酸、磷酸、脂肪酸)部分与钙相结合而排出体外。同时饲料中有适当的脂肪有利于钙的吸收利用,但脂肪过多或过少都使钙盐的利用不佳,都可促使发病。

2.临床症状

马属动物和牛具有共同的症状是消化被扰乱和异嗜,如喜舔墙、舔桩,甚至啃墙、啃桩、啃槽、吃泥土。曾见马群啃吃含钙的泥土(灰色土),也曾见脱缰的病马衔整块砖跑。病畜吃草量时多时少,很不均匀,吃草慢,咀嚼声低或咀嚼无声。

马:膀凹狭窄,有时仅可容纸片。下颌肥厚,有的可达2~3cm。严重时鼻梁至颧部的俊秀棱角不见,粗大而有呆笨感有如兔头。有时排出浑浊尿,或1天排1~2次清尿,严重时完全排清尿而不见正常的浑浊尿。有的关节粗大,行进时四肢强拘。一般刚m畜舍精神好,运步亦快,甚至想跑。如果牵引5km,最初1.5km所牵的缰绳呈弯曲状,证明马行速度稍快于牵马人。再行1. 5km缰绳平直,表示马与人的行进速度持平。走最后2km时,马的速度比人慢,不稍用力拉马即不想走。平时站少卧多,严重时卧下不是先后躯、后前躯稳妥着地,而是突然倒下,有如重物落地发出“轰”声,病越重响声越大,甚至隔墙也能听到。曾见一产后病畜卧倒起立时需一人提尾,一人提笼头,四人用原垫马腹下的布袋向上提,方能使马站立,并依靠倚于布袋才能躺下。

牛:除吃草慢有异嗜外,行步强拘,常出现跛行,将尾梢叠折时因骨质柔软有如绵绳之折叠,严重时久卧如瘫痪(尤其在产前或产后),跳沟或摔倒时易发生腰椎骨折。如畜舍不干燥,在寒冷季节易继发风湿症。

3防治措施

应对饲喂马、牛的所有饲草饲料中钙、磷含量进行分析计算,一般钙、磷比例以2:1为合适(黄牛可为2.5:1.O,奶牛1.5:1.O)。不足的钙、磷必须用骨粉(正常骨组织的钙、磷的比例为0. 65:0.52)或其他含钙、磷较多的饲料弥补,使之适合比例的需要。

对于骨软症致病的原因,是缺钙、缺磷或钙、磷比例失调,或缺乏维生素D,必须弄清楚,而后才能正确选用药物,在没有分析仪器的情况下,对于当地的气象,尤其在病前一年的雨量多少必须考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病畜的治疗除恰当的补钙、补磷和维生素D外,还应注意恢复消化功能和注意风湿症的并发。

如是以缺钙为主的骨软症,用5%氯化钙100~200mL、10%葡萄糖500 mL静注,每天1次,连用5~10天。或用乳酸钙30~50g、鱼肝油丸(每丸含维生素Al万IU,维生素D10001U)10~20丸,每天1次,连用10~15天。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